“如此说来,我等更应尽早赴济阴一行了。“薛兰笑道。
“倘若李乾不同意呢?”李封说道。
“你也是李家的人,到时候家主还不是谁的拳头硬谁是家主。”薛兰笑道。
二人相视一笑,默契地点了点头。
济阴城外,一片开阔的练武场上,赵云手持长枪,如龙翔九天,枪影霍霍,凛然生威。
远处,甄荣独自坐在一棵古槐下,手捧《诗经》,却无心阅读,目光时不时投向场中的身影。
“夫人何不去叫将军休息片刻?他练了整整一个时辰了。“吴资走到甄荣身旁,和蔼地说道。
甄荣摇头轻叹:“子龙说身为温侯麾下大将,不能懈怠。每日必得操练数个时辰,方能不负所托。“
吴资捋须笑道:“将军年轻气盛,又初得重任,难免有此心态。不过新婚燕尔,本该缠绵悱恻,却整日操练,确实有些不近人情。“
“吴叔无需多虑,子龙忠心耿耿,我甚是敬佩。“甄荣微笑道,眼中却闪过一丝落寞。
“温侯不是那等迂腐之人。“吴资意味深长地说,“他最厌恶的,就是那些口口声声说什么大义,却泯灭人性之辈。将军初到温侯麾下,或许尚未参透主公心意。“
赵云练完最后一套枪法,收枪而立,这才注意到甄荣的目光。他心中一动,想起吴资曾私下告诉他温侯的为人处世之道——重情重义,不拘小节。
“温侯从不喜欢那些因循守旧之人,他更看重真性情。“吴资的话在赵云耳边回响。
赵云看着树下的甄荣,忽然意识到自己这段日子确实疏忽了新婚妻子。他大步走向甄荣,面带歉意:“娘子久等了。“
甄荣见赵云主动走来,眼中闪过惊喜,连忙站起身来:“夫君练武辛苦,妾身已备好热水沐浴。“
“今日天色尚早,不如我们去城外游湖如何?“赵云温柔地提议。
甄荣喜出望外:“真的可以吗?“
赵云点头,伸手轻轻拭去甄荣额前的汗珠:“娘子陪我来济阴,远离家人,我却整日操练,实在有愧于心。“
二人相视而笑,赵云牵起甄荣的手,向城外走去。远处的吴资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襄阳,汉水,一艘大船沿着汉水缓缓南行。郭勇立于船头,望着滚滚江水,思绪万千。
“荆州是刘表的地盘,我虽为南郡太守,但是刘表正在慢慢蚕食南郡。不知道我能否守下南郡啊。“郭勇喃喃自语。
船舱中,一名随从端来热茶:“大人,船家说到蓝口聚我们可以下船然后走陆路大江陵,也可以水路到达竟陵再转江陵,但是要经过云梦泽,按地方太难走了,还是建议先水路再陆路。“
郭勇点点头,接过茶盏,轻抿一口:“可有温侯的最新消息?“
“据北来商旅所言,温侯在兖州鄄城以两万六千人大破曹操六万两千人。“随从恭敬地回答。
郭勇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好!好!温侯果然神勇。“
他放下茶盏,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小女儿已嫁与温侯,自己也选择追随,全家已与温侯命运相连。然而大女儿与夫人尚在南郡,未能亲见温侯风采。
“若温侯真能成就大业...“郭勇心中盘算,“甄家两女入其帐下,子嗣后宫必占优势。而其他几个女儿也已许配赵云、麴义、夏侯兰等温侯心腹,甄家可谓是全盘押注啊。“
郭勇踱步甲板,望着远处的山水,突然灵光一闪:“大女儿年岁已长,若能配与温侯麾下其他将领或谋士,岂不美哉?“
他摇头苦笑:“可惜女儿太少啊。还是先赶到南郡,将南郡好好守住,后续再作打算。“
夕阳西下,染红了水面,郭勇的身影在船头拉得很长,仿佛也映照出了他心中长远的谋划。
陈留城中,街市熙攘,张超独自漫步于闹市之中。
曾几何时,受臧洪等人鼓动,与兄长张邈一同反抗董卓,意气风发。如今广陵已落入袁术之手,兄长张邈虽为陈留太守,却被曹操架空,自己不得不代兄镇守此地。
“宿命啊,宿命...“张超仰天长叹。
“张将军何故叹息?“一道清朗的声音从身旁传来,张超回首,见一青衣儒生站在不远处,正是刘翊。
“刘太守。“张超作揖道。
刘翊微微一笑:“哈哈哈,我这个太守有名无实啊,虽然是汝南太守,但是我其实一直都没有去往汝南。“
二人寻了一处僻静的茶肆,对坐而谈。
“我本无意入世。“刘翊斟了一杯清茶,缓缓道,“只因遇见温侯,见他创立儒道教,理念与我相契,这才决意追随。“
张超抿了一口茶,神色复杂:“儒道教吗?确是新奇。只是天下大乱,靠一教一义,能成大事乎?“
“温侯常言,兵强马壮易得,人心所向难求。“刘翊神采奕奕,“昔日董卓倚强凌弱,引天下共讨。今温侯以德服人,广纳贤才,岂是董卓可比?“
张超若有所思:“我家兄长举荐刘洪,亦是因其才华横溢。温侯重贤礼士,确是难得。“
“不瞒张将军,我虽为汝南太守,却无一兵一卒。“刘翊苦笑道,“如今得温侯信任,竟有兵马在握,这在从前,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啊。“
张超闻言,目光闪烁:“或许,追随温侯,确是明智之举。“
二人对饮而谈,窗外街市人声鼎沸,恍如另一个世界。
与此同时,在冀州与兖州交界处,另一位儒道教信徒刘劭正在一处乡野祠堂前,向围坐的乡民宣讲。
“温侯创立儒道教,不是为了自己谋利,而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刘劭声情并茂,台下乡民听得入神。
“我等布衣之身,何德何能得见圣主明君?“一位年长乡民问道。
刘劭微笑回应:“温侯曾言,治国如烹小鲜,贵在以百姓为本。他视我等为赤子,我等自当以忠义回报。“
祠堂外,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每个人脸上,映照出他们期盼的神情。在这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渴望找到归属,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