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76章 三国英才:潘璋,马忠;徐干,仲长统

第76章 三国英才:潘璋,马忠;徐干,仲长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知阁下尊姓大名?“仲长统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吕小布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在下吕布。“

“吕布?“众人大惊失色,声音不由自主提高了几分。

吕小布伸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微微一笑:“正是。“

众人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才松了一口气,连忙拱手道:“可是那温侯吕布?“

吕小布淡然颔首:“正是。刚听诸位高谈阔论,我心十分向往。还请各位不要见外。“

几人入座畅谈,酒过三巡,话渐投机。潘璋虽贪杯,却谈吐不凡,滔滔不绝地论及天下大势;马忠言辞谨慎,却字字珠玑,切中时弊;徐干学识渊博,仲长统少年英才,言语间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智慧。

残烛将尽,夜色渐深。几杯浊酒下肚,谈话已入佳境。

仲长统挥袖言道:“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天之运行,有其客观规律,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人们只需顺应天时,尽心耕耘,自然有所收获。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

他环顾四周,继续道:“世人常将自然之变与人间祸福联系,认为天降灾异乃政治不修之故,实乃谬论!创业者夺天下,毁业者亡国,皆因人事所致,非天命使然。信天道而背人事者,是昏乱迷惑之主,覆国亡家之臣也。“

吕小布闻言,轻抚杯盏,思索片刻。窗外夜风卷起一阵树叶沙沙声,如同天地间的低语。他缓缓道:“统兄所言颇有见地。天命确与人事兴衰无关,然'道'却实存于万物之中。万物生灭变化,皆是道意的体现。这种'道',非人格化的神明,而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本身。“

徐干眼中精光一闪,接道:“故学者,求习道也。通过学习,人可达不朽之境,是通向道的不二途径。然此学非解释经典名物、训诂章句,而是追求圣人大义之本心。“

他放下酒杯,正色道:“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明白圣人大义之所极并终生践行,方为君子所为。那些只记诵物名章句,假装博学以求名者,不过是'鄙儒'、'小人儒'耳。“

吕小布双眼微亮,颔首道:“干兄高见。吾亦以为,人天生情性中包含善恶,各人禀赋不同,所含善恶多寡有别。然心有后天学习之能,可去恶存善。人心天生有'智',才智高下有别。圣人与常人之别,不在天性之仁德,而在才智之高下。“

烛火跃动,映照在吕小布刚毅的脸庞上,影影绰绰间似有神明附体。他语气渐强:“才智既可用以追求道义、砥砺德行,亦可造福百姓。在才干与德行之间,当以才干为先,正所谓'唯才是举'。“

他凝视徐干,声音沉稳有力:“如荀子所言,人性本恶,需教育改进,此亦是道的意志。教育,乃是改变人性、扬善抑恶的根本途径。“

四人相视一笑,皆为吕布才学所折服。潘璋举杯向吕小布致敬:“温侯学问深厚,令人佩服!“

马忠也端起酒杯,恭敬地道:“温侯能在此乱世中游刃有余,必有过人之处。不知温侯心中,可有安邦定国之策?“

潘璋放下酒杯,眼中醉意稍减:“自从前朝武帝起,实行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推荐。如今地方长官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好友亲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举荐的都是自己人,我们这些普通人如何才能出头啊。“

吕小布忽然一笑,如春风拂面:“若仍沿用当今之制,外儒内法,以商君书为行政根据,行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之术,实则还有虐民、壹民二术。利出一孔,后以儒家束缚思想,必然导致周期性乱世。“

众人大惊:“什么叫周期性乱世?“

吕小布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历史的迷雾看到遥远的未来:“掌权者第一代或可贤明,然谁能保证其子其孙能保持初心?后者往往只留下压迫罢了。这也是为何前汉不到三百年便战乱四起,本朝也不到三百年战乱纷纷而起。我称此为王朝周期律。“

四人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吕小布,眼中满是震撼与期待。

吕小布不急不慢地放下酒杯,声音低沉而有力:“立国之道,首重制度。“

“制度?“徐干疑惑道,“不是选贤任能、广招人才吗?“

“人才固然重要,然而再好的人才,若无合适的制度约束,亦会迷失方向。“吕小布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眸光犹如黑夜中的星火,“如今天下大乱,非一人之力可挽回。即便曹操、刘备之流能够一统江山,然而其子其孙是否能保持初心?历朝历代,几乎无一例外地遵循'贤明君主—昏庸继任—朝纲溃败—改朝换代'的周期律。若想打破此循环,唯有建立一套不依赖于君主贤明与否的制度。“

四人面面相觑,被这番论述惊得说不出话来。酒肆中其他人的喧嚣声仿佛远去,唯有他们这一席之地被笼罩在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中。

仲长统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地问道:“温侯所言制度,究竟为何?“

吕小布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外人偷听,这才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竹简泛着古朴的光泽,在昏黄烛光下,字迹若隐若现,带着几分神秘气息。

“此乃我所构思的治国新法。“吕小布语气庄重。

四人凑近观之,只见竹简上密密麻麻写满玄奥文字,论述天地规律、人伦大义、治国之道,字字珠玑,令人心神震撼。

“第一法:万民平等,生而自由。“吕小布的声音虽低,却如惊雷震耳,“第二法:权力制衡,贪腐必究。第三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法:言论自由,无罪讨论......“

每念一法,四人的神情就惊讶一分。这些理念在当时简直如天方夜谭,却又在逻辑上找不出破绽。待吕小布念完,徐干已是汗如雨下,仲长统面色潮红,潘璋、马忠更是互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撼。

“温侯所言,若能实现,天下岂不大治?“仲长统声音微微发颤,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展开。

徐干却皱眉道:“然此制度需数代人坚持不懈方能见效,若中途有人作梗,又该如何?“

吕小布微微一笑,如智者般从容:“故而需先建立教化之基。儒家讲仁义礼智信,道家谈清静无为,两家本是一脉相承。吾欲取二家精华,去其繁文缛节,使百姓易于接受。同时,辅之以严明法度,使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在法律之下。“

“好一个儒道合一!“潘璋拍案而起,眼中精光四射,酒意全消,“温侯此策,若能实现,必将万世流芳!“

马忠沉思片刻,忽然问道:“温侯欲行此大计,必会与当世诸侯产生冲突。不知温侯如何应对?“

吕小布目光如电,横扫四人:“以力服人,以德怀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各路诸侯割据一方,貌合神离。我若只争一时之利,或可称王称霸;然欲建万世之基业,则需广纳贤才,共襄盛举。“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四人:“诸位皆是当世英杰,不知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四人神情各异:仲长统眼中燃起熊熊烈火,徐干若有所思,潘璋、马忠对视一眼,露出了然之色。

潘璋猛地一拍桌案,酒杯中的酒水微微晃动:“温侯金口玉言,潘某虽愚钝,却也明白几分。世人皆言袁绍、袁术、刘表等人是当时英豪。今日听得温侯所言,那些人只不过蚍蜉而已!“

马忠眼中精光一闪:“大哥难得清醒时如此明智。“

潘璋不以为忤,反而畅声大笑:“酒醉三分醒,装醉避灾祸。乱世之中,大智若愚者,方能全身而退。“

吕小布微微一笑,端起酒杯向潘璋致意:“方才听闻潘兄借酒消愁,实则乃是明哲保身之策。在这乱世,大智若愚者,往往能活得更久。“

“温侯过誉了。“潘璋正色道,“不过是苟活而已,哪里比得上温侯雄才大略、气吞山河?“

一阵沉默后,潘璋忽地起身,跪地叩首,动作之迅疾,令人猝不及防:“潘璋愿为温侯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马忠见状,也郑重地跪下:“马忠亦愿追随温侯,共创大业!“

徐干、仲长统对视一眼,也同时拜倒:“愿随先生左右,共谋大业!“

吕小布心中一热,急忙将四人扶起,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四位如此肝胆相照,吕某深感荣幸。从今日起,我等同心同德,共创新世!“

酒酣耳热之际,潘璋忽然叹了口气:“温侯大业在即,潘某却有一桩心事难解。“

“但说无妨。“吕小布和声道。

潘璋面露难色:“家中妻子性情刚烈,若知我追随温侯远行,恐有不测。“

众人闻言,不禁莞尔。马忠更是打趣道:“潘大哥这是怕老婆啊!“

“非也!“潘璋正色道,忽然压低声音,“实不相瞒,家母娘子出身世家,满腹经纶。只因女子身份,不便抛头露面,故而常在我面前作贤内助。那些指责我无能、责骂我酗酒的言辞,实则是为我掩护,使我能在这乱世中不引人注目。“

“此话当真?“吕小布惊讶道。

潘璋肃然点头:“大丈夫敢作敢当,焉有欺瞒之理?家母娘子才识过人,胸有韬略。若非她在背后指点,潘某何德何能在这奉告立足?“

众人闻言,俱是震惊。

“原来如此!“徐干赞叹道,“潘兄不仅自身英才,更得贤内助相助,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马忠也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内助'啊!“

吕小布若有所思:“天下女子,多有才华者,可惜时代所限,难展其志。待我成就大业,当破除此等陋习,使巾帼英雄亦有施展才华之地。“

“温侯此言,不愧为千古未有之先见!“仲长统激动得面颊通红。

酒过三巡,吕小布忽问:“诸位若随我左右,家眷安置可有难处?“

四人面面相觑,显然都有顾虑。家庭牵绊,历来是人生大事。

吕小布轻抚颌下短须,眸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已安排大军占据洛阳。若诸位愿意,可将家眷迁往洛阳,我自会安排陈宫等人妥善照料;若诸位仍想保持现状,亦无不可。“

说罢,他取出几张纸,挥毫疾书,行云流水间,龙飞凤舞,数封书信已然完成。他手腕抖动间,墨香四溢,字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此乃信笺,交予陈宫即可。“他将书信分给四人,“诸位家眷持此信抵达洛阳,自有人妥善安置。待时局稳定,再行接来相聚。“

四人接过书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信笺上的墨迹犹带温热,如同吕布此刻炽热的抱负与信念。

吕小布微微一笑,目光如炬:“诸位且回去安顿家眷,三日后与我巨鹿城外会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