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已经慢慢开始炎热。吕小布一行人马自东阿远行,傍晚终至泰山郡外围。吕小布立马远眺,但见奉告城郭高耸,烽火台上守卒如林,城墙阴影如巨龙般盘踞在平原之上。
“李黑、魏续、乐进。“吕小布转身看向三人,声若雷霆却不失沉稳,“奉告为泰山郡治所,守备森严,曹操爪牙已渗透其中。“
他伸臂指向东南方向,继续道:“你三人率部直奔巨平、成县方向等我。巨平,古蚩尤与黎龙驻足之地,千年文明在此发端。“语毕,嘴角微扬,流露出对那片土地的莫名向往。
“巨平也是于禁老家,“他转向众将领,眼神中闪过一丝算计,“倘若遇到于禁的家人,务必善待。于禁此人,日后定会成为我军得力战将。“
魏续眉头紧锁,抱拳问道:“主公独自入城,恐有不测。可有万全之策?“
乐进也皱眉道:“不瞒温侯,薛悌已与曹操达成同盟。表面中立,实则已是曹氏之人。“
金乌西沉,最后一抹血色染红了远方的城墙。吕小布负手而立,战袍猎猎,如同一尊雕像般屹立在黄昏中。
“既知薛悌为曹操之人,“吕小布转身,眼中寒芒一闪,“我自当小心行事。“他将方天画戟交给魏续,接过李黑递来的短刀藏于袖中,“此刀虽小,足以应对突发状况。“
李黑眉头一皱,忽然提议:“主公若执意独行,不如让魏续与乐进率兵先行,我带赤兔马和两百骑兵在城外接应。“
吕小布沉默片刻,目光如炬,似乎将李黑看透。“就依你所言。“
众人对视一眼,悬着的心稍稍放下。温侯勇武天下无双,出城之事自不在话下。有李黑接应,更添一层保障。
待魏续、乐进等人带兵消失在远方尘嚣中,吕小布长舒一口气,策马向奉告城徐徐而去。
奉告城内,街道井然,百姓往来如织。泰山郡在薛悌治下,颇具生机。落日的余晖洒在坊间屋宇上,为这繁华都市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
吕小布行走在熙攘的人流中,他步履从容,心中却在思索如何在这龙潭虎穴中寻找可为己所用之人。
奉告的酒肆格局与他处迥异:多是当街一个“丁“字形的大柜台,柜里预备着热水,可随时温酒。工匠们傍午傍晚散工后,常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若肯多花一文,便可买一碟盐煮笋或茴香豆作下酒之物。若出得起十几文,更能买到荤菜,但这等阔绰之事,短衣帮们大多消受不起。唯有穿长衫的,才能踱进店内隔间,要酒要菜,慢慢地坐饮。
一座名为“醉仙楼“的酒肆前,吕小布驻足观望。店内人声鼎沸,杯盏交错,烟火人间的气息扑面而来。
酒肆内有一人引起了吕小布的注意——他站着喝酒,却偏偏穿着长衫。此人身材高大,青白脸色上的绉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胡须乱蓬蓬的,花白交杂。虽着长衫,却又脏又破,好似十余年不曾补洗。
“潘大哥,你这酒钱还没给,没办法再给你倒酒了?“一声无奈的叹息从酒肆内传出,震得门前行人纷纷侧目。
“好酒……再来一碗……“醉汉声音含糊不清,身形摇摇欲坠如风中残烛。
那人一开口,酒肆内众人便都看着他笑,有人高声调侃道:“潘大哥,你是不是又被你婆姨赶出来了!“
醉汉不应,只对柜台内的伙计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说罢,排出九文大钱。
其他食客故意高声嚷道:“你婆娘是不是又骂你没本事了?“众人哄笑,声浪此起彼伏。
吕小布挑眉,见机而入。他迈步走进酒肆,但见那青衣醉汉被酒家掌柜拽住衣襟,身形摇晃如秋风中的落叶。
“潘大哥,“掌柜面露愁容,语带恳求,“你已欠了三十余贯,这般下去,我这小本生意如何维持?“
醉汉迷离的双眼微微张开,醉眼惺忪中抬头看了掌柜一眼,含混道:“待我……日后富贵……自当加倍奉还……“
“什么加倍奉还?“掌柜闻言,更加无奈,“这话已说了百余遍!每次醉酒便如此夸口,清醒后又不认账。今日若不结清旧账,休想再踏入我店半步!“
一旁食客皆侧目而视,有人摇头,有人窃笑,如同看一场闹剧。
就在掌柜欲将醉汉驱赶出门之际,一个浑厚的声音自人群中响起。
“掌柜的,他所欠钱款,我来代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人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方绢布,掷于桌上。那人身形壮硕,面容坚毅,眉宇间透着几分刚正不阿之气。
掌柜迟疑片刻,上前拾起绢布,展开一看,竟是三十二贯整钱银票。掌柜眼前一亮,连忙点头哈腰:“多谢这位客官,正好三十二贯。“
那人转头看向众人,淡然一笑:“潘大哥虽好酒贪杯,却也有过人之处。去岁我途经此地,遇山贼拦路,命悬一线之际,正是他挺身相救。在座的各位,哪个没有受过他的恩惠?“
众人闻言,笑声戛然而止,不再言语,气氛顿时凝滞。
掌柜也垂下眼帘,轻声道:“潘大哥不饮酒时,确实侠肝义胆;只可惜一沾酒就如此模样,实在可惜。“
吕小布心中对这醉汉添了几分好奇,他走近,向那替醉汉付钱的壮汉抱拳致意。
那壮汉叹息道:“潘兄怀才不遇,胸有韬略却无人赏识,故常借酒消愁。“
不多时,醉汉已然清醒很多。吕小布闻了闻那酒水,发现气味清淡。他暗忖:“如今的酒大多以米麦酿制,酒度不过二十左右,非后世蒸馏烈酒。难怪这醉汉能这般快速醒转。“
醉汉睁开双眼,不觉羞愧,拱手致歉:“多谢马兄又一次解围,潘某无颜面对。“
那壮汉拍拍醉汉肩膀,宽慰道:“潘大哥不必理会这些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二人落座,又要了几碟小菜,再添热酒,低声交谈起来。
忽听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酒肆门帘忽被掀开,一队兵士鱼贯而入,为首一人身着官袍,面容冷峻,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郡督邮高堂隆!“酒肆内众人纷纷起身行礼,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
高堂隆环视一周,沉声道:“奉太守薛悌之命,搜寻杀害王框的凶手胡毋天。有人见过此贼,还请告知。“
店内一片寂静,无人应答。只听得窗外风声呼啸,吹动檐下铁马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高堂隆冷哼一声,带人离去。待其走远,酒肆内众人才松了一口气,重新落座。杯盏声又起,热闹再起。
忽闻隔壁桌传来一声低笑:“表面文章罢了。“
吕小布循声望去,只见隔壁桌坐着两名年轻文士,一个十五六岁,眉清目秀;一个二十五六岁,风姿儒雅。二人正窃窃私语,仿佛洞察了什么天机。
那年长些的青年摇头道:“王框之死,表面上是胡毋天所为,实则背后另有玄机。“
少年点头,低声道:“曹孟德早已派人联合胡毋天除掉王框,借此试探薛悌之心。高堂隆此来,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
吕小布闻言,内心一震。这两个年轻人对时局的洞察如此精准,实在难得。
“潘大哥,“壮汉轻声对醉汉说道,“听闻曹操四处搜罗人才,不若前去投奔于他如何?“
醉汉放下酒杯,摇头叹道:“马贤弟,曹操虽为世之英雄,奈何乃官宦子弟。我这等白衣寒士,难入其眼啊。“
话音刚落,之前那两位年轻人也沉默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吕小布见机上前,声音洪亮却不失温和:“天下英雄,自当唯才是举,岂可以出身定论?“
闻言,众人俱向吕小布望来。那少年文士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之前曹操曾任徐兄长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然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毕竟当时曹公也只是看中徐干兄长的文学才华,并没有认可他的教育理念。“
“统贤弟谬赞。“那长者微微摇头,谦逊道,“我也不过一介隐士罢了。不像这位兄台——“他指向吕小布,观其器宇轩昂,身高八尺,在当时确实非常醒目,“竟能洞察'唯才是举'之理。“
那名唤作统的少年起身,向吕小布拱手道:“如若不嫌弃,可否共饮一杯?“
吕小布也站起身来,拱手回礼:“承蒙赏识,不胜荣幸。“
吕小布抬眼看到之前的酒鬼二人组,见二人也在观望这边,然后抱歉对二位书生说道“我想邀请那边二位一起,不知是否可以。”
那二位书生相视一眼,都点头同意。
于是,吕小布向先前的醉汉与壮汉一并抱拳道:“二位之前谈话,令在下佩服。不知可否一同品酒?“
那两人相视一眼,起身回礼道:“敢不从命。“
“在下潘璋。“醉汉拱手道。
吕小布心头一震——潘璋?东吴名将潘璋?那壮汉必是……
“在下马忠,与潘兄乃同乡挚友。“壮汉也向吕小布拱手示意。
吕小布心中更惊——果然是他!日后斩杀关羽的东吴双雄,如今竟在此相遇!这算不算开挂啊。吕小布真是心中无限开心,这俩人现在都是在野状态,必须拿下。
那两个书生也都齐声。
“在下徐干。“年长者拱手。
“仲长统。“少年也抱拳相告。
吕小布心中又是一震——仲长统?徐干?这两位可都是汉末著名思想家!难怪对时局洞察如此精准。天意如此,泰山奉告今日竟是奇士云集!
“久仰四位大名!“吕小布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声音中难掩激动之情,“在下周游各处,欲结交当世人杰。路过贵地,幸会各位,实乃三生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