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毓朝刚出清南寺,空中飘起了细雨,他抬眼望天,瞬间眼色冷了下来。锦之见他出来,连忙撑伞去迎,凑到谢毓朝耳边道:“李公公传来的消息,云大人深夜进宫找您,好像是关于圣上中毒之事。”
谢毓朝点头表示知道,轻声吩咐道“进宫吧。”
锦之驾车往皇宫赶,谢毓朝在车上看完了净真给的关于引渡之法的册子,心里已了解了七八,引渡之法是最有效的,目前这种情况只能“兵行险招”了。
“锦之,从侧门进宫,不要让人发现。”谢毓朝对着车外说道。
锦之听令后随即改变方向,刚进宫,谢毓朝便带着锦之来到了一处早已荒废久无人居住的宫殿,“锦之,我有事要与你交代。”
锦之有些不解,“主子,您吩咐。”
谢毓朝拿出火折子,把净真给的那本册子烧了个干净,锦之瞄到了上面有“引渡法”三字,顿感不妙,“主子,您...想用引渡法?!”
“不行!您若是出事家主、少主怎么办?谢家军怎么办?锦之愿意替您!”锦之跪下激动地说。
谢毓朝扶他起身,平静的说道:“谢家军还有父亲和兄长自是无事,你也替不了我,若我没熬过去引渡之苦,圣上醒来必会嘉奖谢家,若我熬过去,我们的计划便会大有胜算,不亏。”
“可是……”
“我心意已决,不必再说。”谢毓朝打断了锦之的话,吩咐完最坏情况的打算,以及一个时辰后他去行引渡之法的各种事宜,最后掏出身上的玉佩递给锦之,“你知道要怎么做的。”
锦之看着玉佩不敢接,这玉佩谢家嫡系子孙每人一个,见玉如见人,轻易是绝不会离身的,遇到特殊情况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如今这……
“主子,您……”
“别让我说第二遍。”
锦之无奈,只得将玉佩拿下,贴身安放。
“走吧,”谢毓朝迈步出去,主仆二人一路无话,直接往圣上寝殿走去,刚到圣上寝殿门口,谢毓朝便看到了一脸阴沉等在门口的云柏。
云柏看到谢毓朝向这里走来,连忙走上去,“谢大人,在下有事找您,已恭候多时。”
谢毓朝看着云柏脸色不好,说道:“云大人日夜操劳,不如今夜先去休息,谢某还有事要去向皇后娘娘禀报,明日定上门找您。”
云柏见谢毓朝一点也没有想要听他说话的意思,有些生气,但看到一旁的锦之行色匆匆,料想他们应是从外面赶回来的,便也不再执着,说完“恭候大驾,”便转头就走。
谢毓朝也不停留,在得到皇后的允许后,他轻声走进圣上寝殿,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下皇后和锦之,道:“娘娘,微臣寻得一法可救圣上。”
皇后神色倦怠,从心灰意冷中清醒过来,她目光炯炯地盯着谢毓朝,“什么办法?快说。”
“可用引渡之法救圣上,将毒引到我身上便可,圣上定安然无恙,”谢毓朝云淡风轻的说着,好似说的不是自己一般。
皇后有些不敢相信谢毓朝能说出这样的办法,从圣上召谢毓朝从西北来都城当这个摄政大臣开始,她便一直知道谢毓朝必有所求,只是没想到在这生死关头,他能作出这样的选择,她调整好情绪,问道“你有何求?”
“谢某唯有一愿,希望圣上在无恙后出一道诏书告知天下,谢家一直以来忠君爱国,谢某的祖父是为国操劳而亡,并非谋逆!”谢毓朝想到祖父走时绝望的眼神,不觉心痛,声音也提高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