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校园安静得出奇。
晚霞已经收起了最后一抹余光,天边只剩下一点浅淡的橙色,湖面映着模糊的光,微风吹过,水波一圈圈荡漾开去。
白羽辰拖着行李,拉着夜凌霄,沿着熟悉的小路慢慢往湖边走。
夜凌霄没有问,只是静静跟着。
湖边的长椅还在,靠着老旧的梧桐树,木头边缘有些斑驳,但轮廓和四年前一模一样。
白羽辰松开行李箱,走到长椅旁,伸手轻轻拍了拍椅背,像是跟老朋友打招呼。
他回头冲夜凌霄笑了笑,笑容在逐渐昏暗的光里显得特别温柔。
“还记得这里吗?”
夜凌霄点头,走过去,坐在长椅一侧,动作一贯的沉稳。
白羽辰坐到他旁边,从背包里摸出一本旧笔记本。
封皮有些磨损,边角微卷,泛着被岁月揉过的痕迹。
白羽辰翻开第一页,里面是稚嫩的字迹。
【大一,九月。入学第一周,天气晴。遇见了一个安静又奇怪的人。】
他笑着把笔记本递给夜凌霄。
夜凌霄低头,目光一寸一寸地掠过那些字,手指在纸页边缘轻轻摩挲。
白羽辰靠在他肩膀上,继续翻着——
有第一次实验室操作失误,被全班围观后的自嘲;
有和夜凌霄第一次在图书馆抢同一本参考书的小插曲;
有深夜在操场聊天,谈起未来时的胆怯和不安;
也有因为某次项目意见不合,两人在实验室冷战一周,最后又默默和好的记录。
每一页,都像是一块拼图,拼凑出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漫长旅程。
风从湖面吹来,带着淡淡的青草味。
白羽辰翻到最后一页。
那里空白了一大半,只在角落里,歪歪斜斜地写着一行小字:
【希望最后一页,写的是,和你一起走下去。】
夜凌霄静静地看着那行字。
过了很久,他伸手,合上笔记本。
白羽辰仰头望着他,眼里盛满了温柔的笑意。
“霄霄,我很庆幸,一开始的位置,就是你身边。”
夜凌霄低下头,轻轻蹭了蹭他的额头,动作笨拙而小心。
他伸手,揉了揉白羽辰的发顶,像是想把他揉进掌心里,又像是想把所有说不出口的情绪,揉进这个轻轻的动作里。
指尖滑过白羽辰柔软的发丝,夜凌霄低声开口,声音哑哑的:
“以后也一直在。”
白羽辰笑了,眼睛弯成温柔的弧线。
湖面微微起风,吹动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为他们悄悄奏起了最后一场夏日的送别曲。
他们并肩坐在长椅上,没有说太多话。
只是静静看着远处的湖光,看着天色一点点暗下来,看着这一场青春的尾声,温柔地在指缝间流淌而过。
很久以后,白羽辰低声笑了笑,眨了眨眼:
“霄霄,我们该走了。”
夜凌霄起身,弯腰拾起两人的行李箱。
白羽辰也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回头看了长椅一眼。
四年前,他们在这里,笨拙地靠近彼此。
四年后,他们在这里,带着彼此,走向世界。
他们牵着手,行李箱并排滚动在小路上。
夜色温柔,灯光点点。
白羽辰回头,看着那张老旧的长椅,像是在和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
而未来,已经在他们的脚下,悄悄亮起了微光。
博士宿舍楼位于校园的另一侧,建筑崭新,外墙刷成浅米色,在傍晚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白羽辰拖着行李箱走在前面,夜凌霄单手拎着箱子,步伐一贯从容。
两人穿过幽静的小路,推开宿舍大门,一股淡淡的木质香气扑面而来。
博士宿舍和本科时的宿舍截然不同。
没有狭小的上下铺,没有满屋子的喧闹气息。
取而代之的是精致的双人间——
柔和的木色地板,米白色的墙面,独立卫浴、迷你厨房,一排落地窗引进满室柔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区和休息区,中间隔着一道温柔不过分割的空间感。
像是一个安静的小公寓,更像是为未来生活特意准备好的起点。
白羽辰拖着行李箱踏进去,眼睛一亮,像个刚搬进新家的孩子,兴奋地四处打量。
“霄霄,这比我想象的还好!”
夜凌霄放下行李,目光缓缓扫过整个房间,最后落在白羽辰身上,低声应了一句:
“嗯,很适合一起住。”
白羽辰笑着冲过去挑选床位,最后理所当然地选了靠窗的那张床。
夜凌霄也不争,走到另一张床前,把行李箱放好,动作安静利落。
白羽辰站在窗边,推开窗户,一阵凉风带着夜色的温度扑面而来。
他回头看夜凌霄,笑得一脸明亮:
“以后每天早上睁眼就能看到你了。”
夜凌霄正解着行李箱拉链,听见这话动作顿了顿。
他抬头,看着站在晚风里的白羽辰。
窗外的光影斑驳,把白羽辰的轮廓镀上一层柔软的暖色,像一场刚刚开始的微光生活。
夜凌霄走过去,伸手揉了揉白羽辰的发顶,动作轻得像是怕惊扰了这份脆弱又温柔的期待。
“嗯,每一天。”
白羽辰笑弯了眼睛,顺势靠进夜凌霄怀里,像猫一样蹭了蹭。
两个人在柔软的黄灯下站着,背后是崭新的房间,是打开的未来,是即将并肩走过的漫长日子。
简单收拾完行李后,白羽辰坐在自己的床沿上,抱着膝盖晃了晃腿,看着夜凌霄整理书桌。
夜凌霄动作一贯干脆,文件夹、笔筒、台灯一样一样摆好,严谨又温柔。
白羽辰撑着下巴,忍不住感叹:
“霄霄,我们真的,从同一个教室,到同一个实验室,现在住到同一个屋檐下了。”
夜凌霄头也没抬,语气平静却温柔:
“以后也会一起到同一个地方。”
白羽辰眨眨眼,眼里藏着抑制不住的光。
未来是什么样的?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
不管是哪座城市,哪条街道,哪间屋子,只要有夜凌霄在,就是家。
博士宿舍外的梧桐树影在路灯下摇曳,窗台上挂着柔和的灯光。
新的生活,已经在悄悄发芽了。
而他们,已经在彼此生命中,落了根。
白羽辰和夜凌霄走在林荫小道上,步子很慢,像是故意在拖延时间,又像是在悄悄告别些什么。
行李早就放进了博士宿舍,卸下了最后的负担。
这一刻,他们身上只带着风,和一点点被晚霞晕染过的微光。
走到校门前时,两人停下了脚步。
巨大的拱门安静地矗立着,老旧的金字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
周围还有零星的毕业生在拍照,三三两两的笑声在夜风里轻轻荡开。
白羽辰仰头看着那座门,眼神柔和又亮。
这里,他们四年前第一次走进来时,还带着青涩和局促。
而今天,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站在门前,紧张到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的新生了。
他们经历了争吵与和解,熬过了无数个日夜并肩奋斗的时光,
也在彼此的世界里,留下了无法替代的名字。
夜凌霄侧头,看着身旁的白羽辰。
灯光在白羽辰眼里跳跃着,映出一点点淡淡的水光。
夜凌霄抬手,指尖轻轻碰了碰白羽辰的手背。
白羽辰偏头看他。
夜凌霄什么也没说,只是很自然地,扣住了他的手。
十指相扣,掌心贴着掌心。
白羽辰笑了笑,笑得眼睛都弯了起来。
没有告别的言语,没有刻意的仪式。
他们站在这座陪伴了他们四年的校门前,
像是在和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
又像是在和未来的自己,轻轻打个招呼。
夜色温柔地包裹着两人。
夜凌霄拉了拉牵着的手,低声说:
“走吧。”
白羽辰眨眨眼,轻声应了一句:
“嗯。”
他们一起走出校门。
像过去无数个普通的傍晚一样,去找一间小餐馆,随便吃点什么。
但又不一样了。
他们不再是为了赶晚自习匆匆忙忙地找个角落;
也不再是为了逃避社交找个安静的地方窝着。
而是两个人,真正并肩着,心照不宣地走向一场生活的开始。
未来还很长,很远。
路上会有风,有雨,有未知的挑战和欢喜。
但这一刻,他们知道——
只要牵着彼此的手,无论前方怎样,
都能走下去。
街灯下,他们的影子并排拉长,
在柔软的夜风里,紧紧连在一起,走向人群,走向世界。
而故事,也在这静静交叠的影子里,温柔地,悄悄地,落下了帷幕。
很多年以后,白羽辰还是能一闭上眼,就想起那个傍晚。
校门前的风,温软的,带着初夏的气息。
还有夜凌霄的手,掌心温热,指尖微凉,牵着他,一步一步,走进暮色,也走进未来。
那时候他们没有想太远。
只知道,无论是光亮还是风雨,
只要彼此还在,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研究生生活比想象中要忙碌得多。
白羽辰在实验楼和设计楼之间来回奔波,夜凌霄则在模型推演室一坐就是一整天。
偶尔在教学楼的拐角遇见,夜凌霄会顺手接过他怀里的资料,白羽辰会笑着帮他捋顺袖口。
校园还是那座校园。
教学楼、图书馆、操场、湖边长椅……
那些熟悉的地方,换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他们依旧在这里,像一颗深埋的种子,扎根、生长。
有时候夜晚回到宿舍,白羽辰窝在小小的沙发上整理一天的拍摄素材,夜凌霄在旁边敲着键盘。
窗外传来晚风,带着梧桐叶轻轻摇动的声音。
他会抬头看夜凌霄一眼,心里安静而坚定。
张宇航在群里发消息,抱怨上班苦上加苦,但头像换成了和同事们的合照,笑得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李明泽考上了另外一所学校的研究生,偶尔在群里丢来一条新论文的链接,嘴上嫌弃,手速却快得惊人。
风夜辰留在本校读研,朋友圈里晒的照片不多,大多是实验台上的笔记和偶尔的一张远景。
他们偶尔聚,偶尔散。
彼此忙着各自的人生,但每当需要时,总能在通讯录里找到彼此的名字。
时间推着他们向前走,
但那段在星海之下并肩走过的日子,
早已刻进了骨血,成为最柔软,也最坚韧的一部分。
有时候走在傍晚的校园里,
白羽辰还能看见初来时的自己。
站在光影斑驳的小路上,背着相机,眼神青涩而倔强。
然后,他看见夜凌霄朝自己走来。
没有喧哗,没有告别。
只是默默牵住他的手,带着他,一起走下去。
像那年夏天。
像每一个未来。
直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少年时仰望星海,后来我们成为了彼此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