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星海之下,漠笙3,玄幻魔法,星海之下在线阅读">

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星海之下 > 第50章 那个不为人知的心动瞬间[番外]

第50章 那个不为人知的心动瞬间[番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海抬头笑着对我们说“谢谢哥哥”时,我看到他眼里浮现出柔光——是我熟悉的光,却从未真正拥有过。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如果有一天我能一直留在他身边,是不是就能靠近那份光,靠近他。

我们陪着孩子们找海螺,小海把一只漂亮的海螺递到我手中。我低头接过,心里却隐隐觉得,是这个世界将某种微妙的默契悄悄放进了我和他之间。

傍晚时分,我们坐在高地看日落。

“霄霄,你有过什么愿望吗?”他问我。

我犹豫了一下,说:“以前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

“那现在呢?”

我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看着他笑了笑:“希望能和重要的人分享生活。”

他没有继续追问,只是低声应了一句:“我也是。”

我们不需要太多解释,在这静谧的暮色中,情感反而更容易流淌出来。

夜晚的露天音乐会,是他安排已久的惊喜。他走上台时,我怔住了。他坐在灯光下弹奏《月光》,那旋律温柔得像是在我心湖里轻轻拨动。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他——专注、温柔、耀眼。

那一刻,我意识到,或许我真的爱他,爱得无法隐藏。

回到房间,他忽然叫我“霄霄”,我一愣,下意识地回了一句:“你怎么突然喊我霄霄?”

“只是觉得这样喊你很可爱。”他笑得像个得逞的小孩。

我心跳漏了半拍,却装作若无其事地笑了笑:“今天真的很开心,谢谢你安排了这么多有趣的活动……辰儿。”

他的眼神一瞬间变得格外温柔。

我知道,他有话想说。

“霄霄,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你。”他看着我,语气认真。

我屏住呼吸。

“我喜欢你,不是朋友之间的喜欢,而是……”他说得不快,却字字落入心底。

我愣住了,胸口像被什么塞满了一样,一时间说不出话。

“其实……我也是。”我终于开口,声音低哑,却前所未有地坚定。

那一晚,我们没有太多的肢体接触,只是牵着手站在阳台,看着夜空。可那种踏实的情绪,胜过了所有语言。

之后的每一天,都像是为这场感情量身定做的篇章。

我们坐船去小岛,看见跃出水面的海豚时,我第一次笑得那么轻松;我们在森林中穿行,在瀑布前合影,他说“来一张合影吧”,我靠近他,靠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

他送我一条星星手链,我为他挑选了一枚项链。我为他戴上那枚吊坠时,他低头看着我,眼里是星光,也是我。

我们在沙滩写下愿望,他写“愿我们的感情如大海,深邃而宽广”,我写“希望能与重要的人走过每一个阶段”。我觉得,我们写的是同一件事——我们自己。

旅行临近尾声时,他靠着我的肩说舍不得小岛,我点头,却没有多说。

其实我比他更不舍,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日子,太容易让人沉溺。

火车上,他说:“我们暂时不对别人说这段关系,好吗?”

我点头。我们都需要时间慢慢适应。而我更需要时间,去学会爱一个人、表达情绪、坦然面对那些未知。

回到校园,生活重新归于平静。我们像从前一样并肩坐在教室里,一起去图书馆、食堂、社团。别人看不出什么,我们却比任何时候都更亲近。

“霄霄,我们一起加油。”他递给我一杯热茶,握住我的手。

我看着他笑了笑。

“嗯。”我说。

风吹过阳台,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天早晨他端着咖啡朝我走来的画面。

那一刻开始,我的世界里,已经有了他。再也回不去了。

第六节:默契之声,悄然生长

时间总是悄然流逝,等我回过神来,已经悄悄地更替了三次季节。校园的梅花谢了,樱花开了,旧的课表被新计划取代,而我在这段缓慢的季节轮转中,也慢慢习惯了每天走进琴房的节奏。

说来可笑,学钢琴这件事原本只是个念头。可真的动手去做了之后,我才明白,那些优雅流畅的旋律背后,是数不清的试错、重复、还有——忍耐。尤其对我这种从未摸过琴键的人而言,想学会《A's Melody》几乎是自找苦头吃。

可我偏偏就吃这个苦。

起初,连指法都记不清,指关节僵得像上了铐。常练到深夜,手指都隐隐泛红,连翻页都觉得钝痛。但我不想停。每一次按下琴键时,脑海里都会浮现那个在摄影展上安静弹琴的身影——那是我心动的起点。

我想,以后他再弹琴时,我能坐在旁边陪着;如果可以,也希望能弹一首属于他的曲子。

琴房成了我除了图书馆和实验室之外的秘密据点。张宇航那家伙有次撞见了我,打趣地问我是不是被爱情冲昏了头。我懒得回嘴,只是默默继续练。毕竟,他说中了。

其实不止是《A's Melody》,我偷偷藏了一份《月光》的曲谱,夹在原曲后面。每次白羽辰走后,我就会翻出来反复弹。那首曲子,是他在那个湖畔夜晚为我弹的表白。那时我没能说出口太多,但现在,我想换一种方式回应他。

他的摄影展越来越近了,我们却像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白天他忙着布展,晚上就会来琴房看看我练习。偶尔坐下陪我一起弹几段,更常的是站在我身后,低声提醒我哪里节奏太慢、哪个音符还不够清晰。他指尖点过我手背的那一瞬,我竟觉得比任何一次触键都震颤。

“霄霄,不要太僵,放松。”他总这样说。

听他说“霄霄”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一下子被软化。明明是平凡的称呼,却像是只属于我的昵称。

而那天晚上——摄影展的钢琴演奏,我不知重复练了多少次《A's Melody》,就是为了站在他的展览中央,以最认真的姿态,向他献上一份不动声色的回应。

当我坐在展厅中央,指尖按下第一个音符,全场寂静下来。白羽辰站在人群中,目光一直追随着我。我没看他,却能感觉到他在微笑,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温柔。

一曲终了,掌声如潮。他走过来,低声对我说:“霄霄,谢谢你。”

我望着他,心里却想说:“谢谢你,让我找到了想努力去靠近的方向。”

那晚,他来琴房找我,说我表现得很好。我却摇头,关上了钢琴盖,又打开——这次放上的,是《月光》。

当我开始弹第一句旋律时,他显然怔住了。他缓缓坐下,像第一次听那天那样,沉默而专注。

我没有看他,只专注于琴键与回忆的流动。

弹完最后一个音符时,我抬起头,看见他眼中闪着不加掩饰的光亮。

“这是我想为你做的。”我说,“也是我心里最想表达的。”

他没有说话,只是靠近我,双手撑在钢琴两边。月光照在他脸上,我看清了他眼中所有的温柔。

然后他吻了我。

起初只是轻轻一触,像月光落在水面。可很快,情绪便漫了上来,我们缓缓加深了那个吻。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指尖的温度与呼吸的交缠。

那是我第一次主动回应一个吻,也是在心里真正确认:我已经不再害怕爱人,也不会再错过他。

“以后,还有很多钢琴曲要弹给我听哦。”

“你也得继续拍我喜欢的照片,不能偷懒。”

我们互相打趣着,说着听起来像是未来很长很长的样子。

可我知道,这些话里,每一个字都是认真的。

那天夜里,我们并肩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校园在月光下安静如画。我侧头看他,他也正好在看我。

我们什么都没说,但我知道,我们已经在彼此生命中,留下了不会被擦去的痕迹。

我会继续弹琴,他会继续拍照。我们都会变得更好,也会更加坚定地走在一起。

而这个春天,也将成为我记忆中最明亮的开始。

第七节:与你并肩,是我向世界的告白

六月的风比往常湿润些,带着一种夏天将至的暗示。我站在艺术楼的侧厅里,手里握着柔光灯的调节器,另一只手刚把灯杆旋紧,指尖还残留着点木头支架上的粗糙质感。

“再往右一点。”羽辰的声音从展板那头传来,带着点沙哑的疲惫,却依旧清晰。

我没回答,调整了一下灯头的方向,光晕随着角度缓缓扫过那一排黑白照片。他走过来,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抬头看我一眼,眼角弯起,轻轻说了句:“刚刚好。”

那一刻,我没看照片,只看了他一眼。额前的碎发被汗浸湿了些,他却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明亮。

这场展览从准备到布展,我们一共走了三个多月。其实算起来,从去年第一次琴房练琴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

这一年里,我们默契地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谈起“我们”的关系,却又在所有细节里无声宣告着彼此的存在:一起做实验、一起设计展线、一起凌晨两点改推文文案……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默默并肩下去,直到他伸出那只手,在无数人面前牵住我的时候。

展览正式开始时,我站在灯光后的角落,看他一遍遍向观众解释照片的意义。他说得认真,声音温柔,像是在讲述一段和摄影有关的旅途,但我知道——那其实是我们的旅途。

“你这是恋爱日记吧?”有观众笑着打趣。

他没有否认,只是笑着说:“因为我是他唯一的摄影师。”

那一刻,我本能地偏头看向他,他也正看着我。没有刻意,却默契到几乎是习惯。

我知道他在把“我”写进他的世界里,一张一张照片,一句一句图注。而我,在这背后早已准备好将他写进我的未来。

“对,今天正式营业。”他突然在展厅正中央开口,声音不高,却稳稳地落进每一个人耳朵里。

“科研双人组,同时也是情侣二人组。”

我怔了下。下一秒,他的手握了过来,指节与我扣紧。我没有犹豫,反握住他。那一刻没有紧张,也没有多余的解释,只剩一句话在我脑海中反复盘旋——

是他在先,把我们交给世界。

也是他在先,把我拉进了未来。

我们牵手的那一瞬,现场响起了掌声、笑声,甚至有人起哄。但我没看他们,我的目光始终落在他脸上。那张脸,是我日日陪伴,却仍旧看不够的样子。

“你的事,我都会做。”我说的时候,语气平稳,却比任何一次都要清晰。

不远处的留言墙前,我看到我们去年策展时就悄悄预留的位置,如今被写满了一张张留言卡。看着那片色彩缤纷的纸片随空调风轻轻摇晃,我忽然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个画面。

那时我们还没在一起,他站在琴房的门口,对我说:“我希望能把你拍进我真正的作品里。”

而现在,他真的做到了。

我走到那面墙前,悄悄从口袋里取出早就写好的一张卡片:“在你身边继续。”

羽辰看见了,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着在旁边夹了一张:“下一张,一定也有你。”

我们没有互相读出声,但我知道,他懂我的每一个字,就像我从不需要问,就知道他正在想什么。

黄昏时分,展厅终于安静了下来。

羽辰坐在留言墙下的小凳子上,手里还握着那支他一整天都没舍得放下的笔。我站在他旁边,看着那一整面贴满的卡片,被夕阳染出温柔的金边。那是我们第一次把“我们”毫无保留地交出去,却又无比自然地被接住了。

他轻声说:“原来我们真的官宣了。”

我只是静静站着,听他低声回忆小时候那些偷偷写在日记本里的喜欢。他说,现在他可以站在展厅中央,把我放在镜头里,挂在墙上,然后告诉所有人:“他是我男朋友。”

他偏头看向我,问:“你愿意让我也留在你的未来里吗?”

我没有犹豫:“已经在了。”

那一刻,我们没有拥抱,也没有接吻,只是站在留言墙前,肩并肩地看着那些字。仿佛所有祝福的声音都成了背景,衬出我们之间最安静却坚定的心声。

“写一张吧,给未来的我们。”他把笔递给我。

我写下六行字,夹在我们卡片的正中:

无论未来在哪里,

我都会站在你旁边。

他凑过来看了看,然后轻轻拍了拍我背:“你这个人,怎么现在越来越会说话了?”

我低头点了点他额头:“怪你。”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你教会的。”

灯光熄灭前的展厅很安静,卡片在空调风里轻轻晃动,像是在为我们送上最后的祝福。

我们并肩走出展厅,夏夜的风柔和地拂过肩膀,走廊尽头的光洒在我们脚下,拉出长长的影子。

我转头看他,他也在看我。那一瞬间,我知道,不需要语言,我们就已经交换了承诺。

这一整年的努力,所有准备、等待与付出,都在这天落地。而他,不只是我琴谱上的《慢热》,也是我人生里的满分答卷。

展厅的门在身后缓缓关上,我们却知道——

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尾声:如果早知道

那晚离开展厅时,风比我想象中轻些。卡片的影子在身后晃动,我却一步也没有回头。

不是因为不舍,而是——已经不需要了。

我已经把过去所有的害怕、克制、犹豫,和他一起,留在了那面写满我们名字的墙上。

从初见那天起,我花了很久的时间告诉自己“不能喜欢他”。

他太明亮了,太接近我一直害怕的那种人——不带防备、满眼温柔、好像什么都不怕的样子。

而我,只会躲。

可后来,他开始一点点靠近我,不问、不闯、不强求,只是像光一样,温柔地照着我。

我以为我藏得够好,以为我可以一直控制得很好。

直到那一晚我约他出来袒露自己的心意。

失控得可怕,像是把一整个内心都摊开在他面前。

那一刻之后,我几乎是想逃的。

不是因为后悔,而是因为怕自己太清楚——我是真的喜欢他。

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短暂的心动,是那种,会让我愿意为他去改变、去努力、去接纳所有不确定的喜欢。

可我怕,我怕我的喜欢会破坏我们之间已经拥有的温柔。

我怕那段悄无声息建立起来的信任,会因为“越界”而变质。

我曾试过后退,试过断联,试过用理性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

但他却总能在我快要沉到底的时候,递来一个出口。

一个笑容、一句“我在”、一封没有责备的信、一张写着“在你身边继续”的卡片。

他从来都没有真的拉住我。

是我一次次回头,发现他还站在原地,才终于愿意走过去。

很多人说我冷,其实只是怕。

怕全力以赴之后什么都得不到,怕爱错了人,怕连最后一点体面都守不住。

但他不一样。

他是我放弃“永远靠理智保护自己”的那一个例外。

是我偷偷在心里重复千万遍“这次也许会不一样”的那个可能。

也是我花了太久才敢承认:我真的,真的好喜欢的人。

所以,当他牵起我的手,把“我们”放在全世界面前的时候——

我没有退。

我只是握得更紧了一点。

不是因为我不怕了,而是我终于知道:他在我身边,我就可以不怕。

现在回头看,才发现,那些我以为自己快要撑不下去的瞬间,他都在。

哪怕我表现得再冷静、再克制,他还是看懂了我。

而我也终于明白了,

原来,被这样爱着——真的会让人变得勇敢。

如果早知道,

我也可以被这样爱着,

我就不会怕那么久了。

[番外]')"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