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端于御座,冕旒不动,两位皇子一左一右,静听监察御史对夏安州郡地方官员的考核奏报。
明堂内鸦雀无声,这次考核仍由楚王殿下主理,御史台督察抓办,不过那儿的官员还算安分,大问题没有,只是风气松散,难体民情。
片刻,皇上先是对楚王及御史台督办官员赞赏有加,接着话锋一转,又道是人总要歇息,让大皇子接手主理康州官员考核。
这是一块重差,自秦州一案后便一直由徐澜清主理,虽早年也有大臣上疏反对,但皇上以百官考核需品行端正亲王主理为由予以拒绝,更是拿这事借机暗地里讥讽怀王,
现在突然来这么一出,堂下议论渐起,也有人默不作声,大家明白,这极有可能事因近日民间愈发猖獗的谣言。
最高兴的倒是马昭等支持大皇子的大臣,他们清楚,这事已经彻底动摇了楚王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不然怎会说给大皇子就给?
尤其是近年来品行稍稍好些的大皇子,前些年在秦州案焦头烂额,就连他们也受到牵连。
这种情形下,也还是不选择本最适合的怀王殿下,陛下的心思昭然若揭。
彼时,陆京墨已随祁宇明进了皇城,只要走过最后一道德天阙,便可直达明堂。
“我查过,今日张慕休沐,禁军无人认得,不过当真要去?”临到德天阙的掖门,祁宇明再三相劝,希望陆京墨改变心意。
.....铁了心的找死鬼哪听劝?况且是个从不顾自身性命安危的人呢?
“相信我”在禁军的目光下,陆京墨留下一笑,大步流星,直到掖门禁闭人影消失,祁宇明不忍重重闭眼。
无可奈何又怎样?好言相劝又能如何?到头来陆京墨还是要为徐澜清赴汤蹈火,且一次又一次的。
他真的开始后悔当初放手,自那一次后,陆京墨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为了徐澜清吃尽了苦头......
与此同时,沉默不言的徐澜清突感心燥难安,似是感受到些什么,心慌得厉害。
随着愈发强烈,无法再专注皇上的话语,百官的反应,直至恍惚间,目光散尽后聚拢,于门前一精壮的人影上。
那是他此生挚爱,是他心中所向,是他魂牵梦绕,是他所有的觉悟与希望。
宦官们瞧着突然出现的北漠世子,皆一头雾水,只有一小宦官反应过来,赶紧接过北漠令,匆匆从侧绕到高至公公那。
徐广也注意到了陆京墨,不免一震,随后在心中大笑,抗旨擅自入京,北漠世子这是.......不想活了?
见不对头的三王也齐刷刷转头,北漠王脸色一边!千算万算千防万防!他的傻儿子啊!就这么爱找死吗?黄夏到底在做什么?
高至公公半刻不敢耽误,拿了令牌速速递了上去,半晌才到一个字,“宣”。
旨意也有了,高至公公大声道:“宣!北漠世子!觐—见—!!”
这下明堂所有人都发现了陆京墨的存在!
“叩见陛下,陛下万寿无期。”行了礼,皇上也没勃然大怒,反倒是一脸和蔼,相当奇怪。
按照旨意世子应留在北漠,突然出现在这,证明万愁勤真办事不力!老狐狸都没能阻止谣言过于荒诞!
但此时此刻,若当着众臣贸然论世子擅自入京之罪,恐伤北漠王的心不说,就连当时在夜廊打仗的将士们恐颇有微词,朝局不稳则人心不安,天下难安,何以顺利?
皇上先让他平身,出人意料的是,语气竟平淡和蔼,众人疑惑,难道非擅自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