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50章 落魄求助旧雨重逢

第150章 落魄求助旧雨重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主意既定,娉姐儿很快行动起来,不过她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从这成千上万个穿着同样衣裳的人中辨别出某个旧相识。个中难度,也不亚于自己找着家人了。

娉姐儿看得眼睛都酸了,只勉强看出人海之中有几个媳妇肌肤粗糙,粗手大脚,一看就不是娇生惯养;有几个身上虽然戴着银丁香、缠丝镯子之类的首饰,但高声大嗓,举止粗俗,可能在平民中算家境小康的,但也绝对不是高门;还有几个在白绫的外裳里头略略露出一片精致的贡缎衣角,举止文雅,似乎不惯在人群中行走,看起来应该和自己是一路的人,只是瞧着眼生,也不敢贸然求助。

又过了许多功夫,娉姐儿非但一无所获,还饿得厉害——与婷姐儿走散之前,她本就是打算去吃东西的。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先填饱肚子才有力气继续寻找回家的办法。娉姐儿摸摸身上,检查了一下荷包还在,心中稍定。此时她再看不惯万姨娘,也不由佩服她的精细。将荷包缝在衣服上,挤在人堆里也不会掉下来,便是遇上小偷,他都扯不走,可比挂在腰上安全多了。

她摸了摸荷包,望望天色,此时正是“月上柳梢头”的时节,一轮明月与漫天灯火交相辉映,显得月色朦胧,灯火阑珊,谁也不曾夺走对方的风采,只将这人间盛世衬托得愈发繁华热闹。只是此时的娉姐儿又是疲惫又是沮丧,早已失去了刚出门时那股新奇兴奋的劲头。

娉姐儿忍不住叹息一声,心道,早知道就依娘所说,自己在家里赏灯、猜灯谜了,虽然无趣些,却也不会像此刻这样,饥寒交迫,求告无门。若是在家中,此时也该吃元宵了,巩妈妈包的元宵又小巧,又好吃,她还老爱在藏着锞子的元宵上做记认,盛的时候全捞到自己碗里,图个好彩头……

想到巩妈妈,她又忍不住想,婷姐儿发现自己不见了,肯定会告诉家里人,此时也不知道家里人有没有出来找她。小厮们机灵,腿脚又灵便,找人是再合适不过,可惜小厮进不得二门,姑娘们又出不得垂花门,家里半数以上的小厮根本不认得自己,派出来也没用。丫鬟婆子们倒是认得自己了,可是丫鬟们娇滴滴的,婆子又老态龙钟,在人堆里不被挤倒已经算是好的了。

如此,指望着被家里人找到的希望又黯淡了几分。娉姐儿再度叹息,摸了摸肚子,随便找了个冒热气的摊子,打算不拘什么,先吃点再回去。

才迈开脚步,忽然间与一个年轻的媳妇擦肩而过,此人正是先前被娉姐儿归为“第三类”的人:一看就知大户出身,只可惜不认得。

娉姐儿心念一动,心道,若执意要找认识的人,运气差些,等到天亮都等不着。不如冒险找个不认得的大户人家,想必这四九城里,也没几户高门没听过昭懿皇太后的母家,总好过在这里干等。

再打量那媳妇,见她生得娇怯,一看便是似婷姐儿那般,温和友善的类型,应该不会冷漠地拒绝自己的求助。念及此,她便打定了主意,伸手拉住她的衣角,道:“这位姐姐,可否帮我一个忙?”

那媳妇已经走到城门下,垫了脚,试图去摸一个被摸得亮晶晶的门钉。说来也怪,摸门钉是为了求子,年轻媳妇多半是被丈夫带着出门,小夫妻肯定在一处。娉姐儿就见了许多丈夫将自家媳妇托起来,好让娇小的娘子够得着门钉的。可这媳妇却是孤身一人,丈夫不知道跑去了哪里。她生得又娇小,踮了几回脚,都够不着那一排大些的门钉。

不过这也是娉姐儿找她求助的原因之一了,她身边没什么年轻的男子,倒是让娉姐儿觉得放松些。

那媳妇被人一把拉住,惊得小小地叫了一声。这副胆小如鼠的模样,登时叫娉姐儿联想到了娟姐儿,本能地便有几分不喜。但此时有求于人,哪里能凭喜恶做事,娉姐儿也就忍住了那一丝莫名其妙的不喜,继续拉着她:“不知姐姐是谁家的人?可认得宁国公殷家?方不方便替我……”

她心中着急,说得飞快,可那小媳妇骤然被生人扯住,心中慌乱,哪里有心思听她说话,一心挣脱,就在人群中闹出了不大不小的一阵骚乱。

很快,就有一个高大的男子越过人群朝这个方向走过来,他虽然不壮硕,但生得高挑。娉姐儿逆着人流走动,吃力得很,走三步就要被挤得倒退一步,可他却轻轻松松就走到了两人身边。那年轻媳妇看到来人,脸上露出“终于得救了”的神情,本能地向他靠近两步,却又好像有些畏怯,连称呼来人的勇气都没有,只道:“您来了……”

那人便皱眉道:“怎么了?怎么摸个门钉都要这许多功夫?”又扫一眼娉姐儿,不耐烦道:“这又是哪位?你的旧相识?”声音和语气落在娉姐儿耳中,竟隐隐有些耳熟,不过此时娉姐儿心中正焦躁,也没有闲心来细细辨认。

娉姐儿一直背对着来者,但不必看清来人,单是看那媳妇的神情,也知道是她的家人,十有八九是她的丈夫。虽然今日走百病已经是抛头露面了,但对着同样大户出身的年轻公子,娉姐儿也不好大剌剌转过去当面说话。本能地摸索掩面的扇子,却摸了个空——今日出门一切从简,腰带上的七事一样都没带,连帕子都没有。

娉姐儿十分无奈,但比起这么个娇滴滴的,遇到事情只会发慌的年轻媳妇,她还是更乐意和这位能够顶事——至少听得懂人话,可以沟通——的公子说话。于是她尴尬地半转过身子,拿侧脸对着人家,有些焦急又有些央求地说道:“这位公子,您可识得宁国公府殷家?小女出来走百病,不慎与家人走散,不知您能否行个方便,将小女送回去,家中亲长必有重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