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23章 见姻亲有女初长成

第23章 见姻亲有女初长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待选的秀女暂居储秀宫中,个中隐隐有以许氏女为首的势头。秀女们再是来自平民人家,再是年齿甚幼少不经事,从初选一道道筛下来留到终选,于人情世故上岂会不通。都知道这一位彭城伯家的嫡女,姑母是当朝的圣母皇太后,少不得是中宫皇后的有力竞争者,在储秀宫同吃同住的时候,就格外礼让她几分。

只是暴风眼的另一个主角,母后皇太后的娘家侄女殷宜桃,却只闻其传言而不得见其人,根本没有出现在待选的队伍之中。直到秀女们听见唱名鱼贯而入春僖殿预备相看的前一刻,众人都不敢相信殷家姑娘竟然真的不在秀女之列。仍以为她不同凡俗,不与众秀女同吃同住只是因为身份贵重,泰半会空降到终选那一日。

有意倒向许家的言官早已揎拳掳袖预备好进谏的奏折,打算直指殷太后偏私母家,左右国母人选,谁料预备了这么一记劲风十足的重拳,待要出手的时候,连棉花都没有,直直地落在空气之中。

春僖殿中没有半分殷氏秀女的影子,倒是许太后母家的秀女许氏列次其中,被耿介的清流不阴不阳地讽了两句,说“圣慈”这样的徽号,放在圣母皇太后头上有些言过其实了。

“圣慈”的徽号,原是许太后眼红殷太后得了“昭懿”的美誉,对着皇帝半软半硬求来的。不年不节的,许太后又于国无功,本不该加尊号,只是崇文帝才开始涉政,难得开了尊口,群臣不好太过伤了帝王的面子。加上许太后一届妇孺,只知争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足为患,朝臣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因着殷太后的贤良,没有逼得皇帝在殷氏女与许氏女之间辗转为难,连着年幼的崇文帝本人都感激嫡母宽慈,故而在选秀之时,拂逆了生母的心意,只给了许氏“贵妃”的封号,而择了殷太后看中的周氏女为后。

一场选秀风波,以许氏上下吃了一记暗亏收场。殷太后八风不动稳坐钓鱼台,借着这几个月的风云变幻,将朝中趋炎附势、拉帮结派之流看了个透。要知道这些时日彭城伯府门庭若市,紧守门户的宁国公府也不遑多让,这些个迎来送往,京中上下都看在眼里,殷太后虽然不动声色,也在心中记上一笔。

那些想趁热灶讨好殷家,却吃了闭门羹的人尚且稳得住,他们只是拍了马屁没讨着好,总比那些登了许家门,马屁拍在马腿上的要好些。许党自有些觳觫,可殷太后却迟迟没有动作,叫他们一颗心始终悬得七上八下。

朝中暗流涌动,处在暴风眼的宁国公府却岿然不动,随着凤座花落周家,桃姐儿作为香饵的任务也告一段落。余氏虽是应了大姑姐的请托,可终究捏着一把汗,既怕自家稳不住走漏了风声让殷太后的计划宣告破灭,又怕演得太真了,既让妯娌姚氏动了歪心思,又耽误了桃姐儿的亲事,让门当户对的人家不敢来求。

时人订婚早,讲究些的人家,儿女刚过十岁就相看起来,十一二岁的时候定下,走礼备嫁直到成婚,花上三两年的光阴,便是极为体面的亲事了。当然也有人家舍不得掌珠早早嫁人,要多留小娘子几年,在闺阁之中过无忧无虑的光阴,那也只是把婚期请得晚了,泰半是有了婚约许了人家的。

桃姐儿今年已经十四了,先是宫中与殷府接二连三的白事,再遇上选秀的事,到此时相看起来已经算是晚的,偏生余氏三年斩衰未过,鬓边簪着白花,又如何在夫人之间走动相看。虽有官媒人,可那多半是两家看对了眼,彼此有意的时候请了来说合,抑或是自家择不出合适的人选,才要搭了官媒人的人脉的。

桃姐儿是余氏的掌珠,实是舍不得将她远嫁、低嫁了,故而余氏思前想后,往娘家去信,想要请托几位嫂嫂代她相看走动。

余家兄弟姊妹皆是一母同胞,关系亲厚非寻常人家可比,余氏在家时又是老幺,哥哥姐姐们疼宠得厉害,接着信,除了长房余伯勰的妻子薛氏身为宗妇,又要打理庶务又要孝敬长辈,实在抽不开身,二房余叔恪的妻子客氏、三房余季甫的妻子付氏,连同余氏已经出嫁的姐姐,谢太太余仲媛都来了。

这几位夫人太太还带了几个孩子,往正院里头一站,原来尚算阔朗的屋子登时挨挨挤挤,热闹非凡。花老太太年纪大了,最喜热闹。因着殷氏算是新贵,人丁不丰,两房人家绵延到最小的一辈,也就三个小娘子两个小郎君。如今见着亲家太太们带着许多孩子,欢喜得了不得,命金桔预备了丰厚的见面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