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也许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但感受不会。
年少时的不安全感潜伏性极强,等有一天缺失安全感的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想要填补时,才会发现这种“缺失感”的毁灭性危害。
李梅工作的地方是一家小超市,她刚到这里做店员不久,也就不到半年时间。
超市老板是一位中年女人,据说还同时投资了其他几个店铺,所以她也只是偶尔来这里看一看,并不会二十四小时都在店里。
超市白天开门,晚上晚一些时候准时结束营业,大多数情况下,整个店里只有李梅和另一个店员赵静在,负责整个小超市的日常事务。
李梅从到这里工作开始一直都是这样,中午的时候打声招呼,跑回家给柳宸做顿饭、休息一会儿再抓紧时间回到小超市上班。赵静相对来说年轻一点,还没有什么家庭负担,每天中午也就留在小超市,提前或晚一点在附近解决吃饭问题。
但前几天,老板过来逛了一圈之后发现,中午人流量高峰期,如果只留一个人的话难免会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理解孩子一个人在家吃饭的问题不太好解决,索性把超市后面的一间小屋子腾了出来,算是个能吃饭的地方。
这家小超市是一个小区临街楼下面的商业店铺,一楼这个位置其实就是一套顶高比较高、面积偏大的住房。前面面向街道的一部分用于摆放货架,后面的几个小房间主要是堆放货物。
老板还留了一间作为自己的办公室,收着超市所用的各种文件资料之类的。那间房常年上锁,只在老板来的时候或者会计过来工作的时候才会亮一会儿灯。
其实要腾出一间小小的做饭、吃饭的屋子并不难,稍微抽时间整理整理,几天的时间也就全部弄好了。老板还专门买了一个电磁炉用来炒菜之类的,说是在这种地方用燃气的话安全隐患不少。
这几天,柳宸除了早饭还是照例自己解决,午饭和晚饭都转移了路线,到小超市里找李梅一起吃饭。
中午吃完饭她就在店里找个椅子休息一会儿,午睡的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但是也可以靠在椅子上闭会儿眼睛。
晚上超市关门晚,她下午放学之后也会先来这儿填饱肚子再自己骑车回家。
一般情况下,李梅和赵静会轮流做饭、洗碗、收拾餐具,算是减轻了她作为母亲的一点压力,而且也不用跑来跑去了,轻松了不少。
柳宸并不这么想,这种生活总让她觉得不自在。
但是等她鼓起勇气告诉李梅的时候,不出所料,得到的回复是,哪有什么不自在的,别矫情了。
和柳宸一起吃饭的一般是李梅和赵静,有的时候可能还会有老板、老板的朋友、老板家的孩子和饭点儿到这里的装卸工人之类的。
简而言之,在柳宸眼里就是各种陌生人。
这个环境不仅一点也不私密,达不到休息、放松的目的,有那么点儿寄人篱下的意思,还充斥着一股“大人味儿”。
她很讨厌的那种“大人味儿”。
一段时间下来,小超市里来来往往的所有人都认识了柳宸。
在他们眼里,李梅家的小姑娘不爱说话,整天皱着张脸,好像谁欠她钱了似的,没事儿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但听说学习不错,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看这呆呆傻傻的样子,也不太像。
而且她一点儿也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见了人冷冷漠漠的。
不像那个谁谁家的孩子,一看就活泼、嘴甜、讨人喜欢。
其实柳宸在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参加所谓饭局的时候就见过太多这样的大人了,她也能感觉到,大多数人并不是很喜欢自己。
但她并不很介意,反正她也讨厌他们。
“电磁炉做的饭就是不如家里燃气做的好吃啊。”赵静洗完碗,从后面的小房间里走了出来,坐在了李梅旁边和她聊天。
“是啊,我也觉得,”李梅应和道,“那个火力根本不行,火力大小还特别不好控制,煮个饭还行,就很难炒好菜。”
“你要不先眯一会儿,”赵静看了看时间,“等会儿我叫你。”
“行,正好我也有点儿累了,”李梅说着揉了揉眼睛,她刚吃饱饭,有点发饭晕,“我先睡会儿,一会儿我再来替你。”
这会儿是午休时间,超市里没什么客人。
赵静看了眼坐在角落椅子上的柳宸,随口问了句李梅:“你家姑娘什么时候上学啊?我用去提醒她一声吗?”
“不用理她,”李梅很自然地接话,靠着椅背往下滑了滑,找到了个舒服的姿势,“她到时间自己就走了。”
“那你还挺省心的啊,”赵静接着说,下意识地压低了一点声音,“把孩子教得这么好。”
“唉,谁天天教过她啊?她自己的事儿不就该自己去做嘛。”李梅看似推辞着说,说完话直接就闭上了眼睛。
这屋子一点儿也不大,再加上店里现在很安静,柳宸听得一清二楚。
她好奇地朝说话的方向看了一眼,时机刚刚好,她看到了母亲嘴角的微笑。
看来,母亲小小的虚荣心又一次得到了满足。
只是,柳宸看着母亲炫耀又故作谦虚的样子,总感觉别人是在夸她训的这条狗真是听话,又乖又懂事,一点儿都不让人操心。
烦透了。
日子一天天平淡的过,她的心情却一天天的大起大落。
未来那么远,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她现在能做的,好像也就只有享受所有的好,以及尽最大可能去“苦中作乐”。
这天上午经历的一切,对于初一12班的各位同学们来说算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期末考试临近,除了极少数课程还没有讲完,大多数科目已经正式进入了复习的阶段,特别是一些背诵性内容占比比较大的学科,更是早早地进入了一遍又一遍复习的状态。
平时上课还能摸鱼,真到这种课了,老师恨不得把全班都提问一圈。
思品课算是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整本书一共几个单元,每个单元老师都已经带着画好了几个大题。
老师提出的要求是,把所有的大题的题目写在教科书前面的空白处,只看着这一页提纲就能够把所有的答案背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