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二月初一,雪未落,天寒如纸。巳时,军机处三名章京入殿,奉上《监察使启程折》及三处地方派遣名册。封面平整如砚,封绢之上隐可见三人之名:“赵祚传”“刘其芳”“范文清”。
雍正坐于养心殿内,一如往日,素袍未更,神色冷定。他低头翻阅名册,不急着点将,只缓缓问道: “山东一年粮赋,清册列几等户?”
鄂尔泰答:“约十二万石,大户占四成,中户三成,其余为小民。”
“耗羡几何?”
“旧制三成收取,折银流户。但实征数目,多有不入公账者。”
雍正听完,轻点其首,道:“山东为首,由赵祚传先行。” 他圈定赵名,道:“入山东,查赐银、查仓税、查旗营支出,三事并办,不得择轻。”
张廷玉拱手:“其人性寡而直,或可胜任。”
雍正不置可否,语声微沉: “可胜,便胜。若不胜——朕自办。”
一语既出,殿中无一人敢言。
是日午后,赵祚传奉召入殿请训。雍正未设仪仗,只命于日讲堂偏厅小见。书案无香,帘后未饰,气息肃然。
他开门见山,道: “你此去,莫求功,莫藏私。账上银、仓中粮一一若合,你便回;若不合,你便查。”
赵祚传顿首应命:“臣谨遵旨。”
雍正停顿片刻,又道: “你若不能归,朕不怪你查得慢,只怪你……命太长。”
赵祚传再叩首,额上已现汗痕。
雍正微一扬眉,似笑非笑,道: “去吧。朕不是不信人,朕只是信银。”
同日,雍正另令军机处设“回折副档”,命笔帖式专人暗记各地监察回报,每日两次,对照内奏所呈,不得外传。张廷玉私下请问此举用意,雍正只道: “耳听为虚,折亦可伪。唯银之数,不虚。”
旨意传出,东三省折报尚未抵京,赵祚传所乘之舟,已启南岸。
是夜,养心殿灯火未息。雍正坐于案后,批阅至三更,直至宫墙外传来宫门初更之钟,他才搁笔而起。他走到窗前,望向北方,语声极轻: “若真有人,能把银查清——这世上,朕还可信谁?”
殿中无人作答。他也不等,只吩咐: “今夜不熄香,留一炷灯。”
香未燃满,那封神秘的信出现在了案上,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信的雍正看到了之后颔首片刻,一瞬未言。他拆开来看,信封极薄,纸色淡灰,墨痕未干,仅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