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前几日丞相大人找大理寺卿蹭饭,在万福楼打起来了!”
“我当时就在楼下,楼上一声巨响,然后丞相大人就被从窗户里丢出来了!那场面……啧啧啧!”
“万福楼小二和我说,他亲眼看见丞相大人亲了大理寺卿脸蛋一口——怪不得会被丢下来!”
“什么?丞相大人亲了大理寺卿?”
“啊?丞相强吻大理寺卿?”
“天尊,大理寺卿被丞相大人强上了!”
流言如潮水般席卷京城,姜褚人在府内,锅从天降。
谢斐确实亲了他,但只是在他脸颊留了个印子。
什么被丢下去,明明就是怕他恼了想跳窗逃跑,自己脚滑砸下去的。
他到窗边的时候,那厮还躺下地上冲他挥手,说什么坐累了躺一躺。
仗着一张好颜色,为所欲为。
姜褚心底骂他,板着脸放下茶盏。
少卿吴隽手里拿着卷宗,看他把茶盏轻飘飘往桌上一放,零碎的声音都吓得人皮紧。
他咽了口口水,小心翼翼:“大人……”
“坐。”姜褚垂下眼帘,又自顾自捋衣摆。
吴隽有时候觉得这位大人有些洁癖,日日沐浴不说,走哪儿都时刻在意他的衣衫裙角。
奈何姜褚整理的动作实在好看,修长的手拂过深色的衣裳,指尖像一块美玉,十分晃眼。
他不敢多看,埋头把卷宗递过去:
“这是花魁小莲的行迹以及悦春楼近半个月的整体流水和客流,涉及到的几位大人大理寺已提审过,口供已经记录完毕。我们调查了郑春的人际关系,他家中还有个妻子,先几日听说他死了,一时不能接受晕了过去。”
姜褚不置可否,把褶皱抚平。
吴隽继续说:“郑春妻子,郑方氏。本名方芙蕖,江南人士。是跟着商户家小姐来的京城,年岁大了出府后成婚的。”
“方芙蕖,”姜褚念了一遍,似乎是极快笑了一下,“小莲。”
吴隽意会,连忙起身:“下官这就去提审。”
“不急,”姜褚拦住他,问,“凶器是什么?”
话音刚落,吴隽的脸色有些怪异。
他支支吾吾,在姜褚拧眉之下,磕巴道:“是簪,是女人用的簪子。仵作说,他身上没有挣扎的痕迹。”
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会死在簪下,并且接受这个结果。
能让他如此坦然的,必定与他相熟,再不济也相识。
姜褚展开卷宗,不再抬头:“去吧。”
吴隽领命,行色匆匆去了。
密密麻麻的字迹看得人眼花,姜褚翻看片刻,忍不住放下捏了捏眉心。
郑春的死可大可小,但这后面能扯上谢斐,就让他不得不提起精神。
连皇帝都默许他在这件事上帮谢斐,显然背后有什么他不知道的、更为恐怖的事。
过了两日,大理寺对郑方氏提审讯问结束,放人归家。
姜褚下朝后头疼得厉害,脚步放慢了点。
街上陆陆续续有摊贩支起摊子,叫卖声慢慢多起来。
他忽然想起吴隽说的簪子,停在首饰前,仔细打量。
“哟,姜大人!”
谢斐。
这阴魂不散的东西。
姜褚分给他个寡淡的眼神,一声不吭回头继续打量这些簪。
他记得郑春的伤口,中心那个尤为大,应当是第一个。
在这之后,簪子上的饰物或许掉了,或许被摘下来,这才有了周围一圈八孔。
这个簪子一定对行凶者意义非常,或许他们从前以簪子为信物许诺过什么。
看起来像极了情杀。
但绝不是。
姜褚伸手执起一支白玉簪,问:“这个,买的人多吗?”
谢斐在边上盯他有一会儿了,先是看他旁若无人地皱眉沉思,接着拿起这簪子。
他一手搭在姜褚肩膀上,一手拿过那只簪子放了回去。
半是玩笑道:“怎么会多,这白玉色泽光润,瞧着就不便宜。喏,这个,这才是卖得多的。”
他拿起了一支银簪,簪子末尾嵌了块成色一般,甚至有些混浊跑水的玉石。
姜褚视线跟着他的手走,一时竟没注意这人越来越近的距离。
簪子在谢斐指尖转了一圈,他好似随口:
“这种簪子,拿回去以后还能自己再修修改改,做成喜欢的样子。不过有一点不好,这玉是用胶粘的,不牢固,一不留神就掉了。”
姜褚神色一凛,伸手夺过簪子。
他放了银子在桌上,毫不犹豫往大理寺去。
刚迈出脚,察觉到肩膀上还没来得及收回的手,嘴角极快勾了一下,又落回。
“谢丞相。”姜褚沉声。
谢斐应得很快:“怎么了姜大人?”
“随我去一趟大理寺。”姜褚微微侧身,做了个请的动作。
“不得了了!大理寺卿又把丞相大人抓去审讯啦!”
“姜大人是有多不喜欢谢大人?”
“唉,造化无常,姜大人以前最喜欢的可就是谢大人了!”
“快看!姜大人把谢大人踹进大理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