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苓想了想,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等我托院长妈妈再带些做花边的料子来。”
肩膀一轻,舒莹又像是想到什么,兴奋了起来,“苓苓,我们自己去买吧,去上城区,借院长妈妈的介绍函!”
她以为原苓会和自己一样,认为这是个好提议,对方脸上却显然写满犹豫和不赞成。
“不行的,我们的身份如果被发现了,会影响院长妈妈的。”
“哎呀你,”舒莹立马站起身,“总是这样,什么都怕,难道你要一辈子待在下城区,待在这个小院子里缝衣服吗?”
原苓低了头,“这不是我能选择的。”
舒莹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张了张口又不知道该怎么道歉,看原苓又一副没事的样子继续缝着衣服,肚子里的气也渐渐消散了。
*
舒莹找了个借口,说到书店去买新出的书,跟院长妈妈打了声招呼,又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
院长妈妈抬了抬老花镜,看向她,“怎么了?”
舒莹和原苓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四年,第一次觉得院长妈妈的脸上已经较过去添了太多沟壑。
心下酸涩,她摆了摆头,便转身跑了。
那时候舒莹刚刚19岁,长相漂亮出挑,一头长发乌黑带着天然的小卷儿,还总爱穿着原苓给她做的漂亮裙子。
那些裙子款式只出自原苓手里,当然是下城区的人见不到的样子,她走在路上,很自信地昂着头,承接着路人打量的目光。
经过了书店,她却没停脚,径自越过了。
直到走到一处有人排着队的,拦着关卡的地方。
这是上下城区唯一的通道。
她站在一侧,双手背在背后,认真观察着来往的人,想着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家庭能获得上下城区来往的资格呢?
她看着那些衣着普通、脸上写着疲惫的人,觉得自己想不通这其中的答案。
关卡那边就是上城区,有辆她不认识的车顶很高的黑色汽车停着,旁边站了个穿着像是某种制服的男人,帽檐下是一双锐利深邃的眼睛。
舒莹倏然与他对上视线,发现对方也在看着自己。
她不自觉退后两步,那人低头朝旁边的人说了句什么,那人低头在本子上写了什么,便越过关卡朝舒莹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舒莹下意识想跑,却又觉得这样会显得自己可疑,于是挺直了腰背立在原地,竭力做出一副无事发生的镇定样子。
来人也是一身制服,在她身前站定了。
“我……我在这里等家里人。”
“小姐,这是我们长官给你的。”
原苓接过了一个白色信封,对方很快转身走了。
她又和车边站着的那个高大男人对上了视线,在对方专注的眼神里渐渐红了脸,抓着信封转头跑了。
*
舒莹自从上次回来后,不再读那些慷慨激昂的话剧台词,而是坐在一旁,给原苓读一些诗。
原苓捕捉到 “爱情”“春天”“等待”这样的字眼,想是春天到了,舒莹的心情也跟着轻快了些。
舒莹读了一会儿,又安静下来,趴在原苓肩头,突然问她:“苓苓,你说什么是一见钟情?”
原苓停下手里的针线活,认真思索起来,但舒莹好像没在等她的回答,像是在自言自语。
“上次买到你想要的新书了吗?”
舒莹坐起身,却没回答她的问题。
“苓苓,我明天要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