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薇的形容虽然依旧憔悴,但总归是褪去了死气,这让何皎皎放心了些,但同时又担心接下来的问话会刺激到她。
何皎皎几度张口,终是狠不下心再去揭她的伤疤。
她和张雪薇一样,都需要勇气去面对。
几番犹豫后,正当她准备询问之时,院中却传来了杨芸急切的声音,此刻,她再也顾不上何皎皎的恩情,直接在院中便喊了起来,“何小姐,你怎能这般狠心,明知我儿刚遭遇不幸,你竟背着我们偷偷来找她,亏得她还将你当做最好的朋友!”
杨芸嘭地一声推开了门,三步并作两步跨至床前,抓着何皎皎的手腕便将她拖出了屋子,她欲发怒,但还是顾及何皎皎的救命之恩又忍了下来,只是冷声道:“何小姐的救命之恩,我夫妇二人定当结草衔环以报,但还请你以后不要再来寻薇儿了。”
何皎皎看了眼张易安,后者别过头不敢看她。她又瞧向了一旁的贺晏清,贺晏清递过来一道问询的眼色,何皎皎察觉后,轻轻摇了摇头。
贺晏清兀自叹息了一声,他没有责备她的意思,只是觉得她到底只是个黄毛丫头,办事拖泥带水也实属正常。只怪他自己鬼使神差地竟然对她抱有一丝希望,现在看来,他得另外找人以谋大计了。
“张婶,我并非有意要揭雪薇的伤疤,但城中已有女子因为同样的事情丧失了生命,我也是想要尽快破案,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何皎皎诚恳地说道,“雪薇她不是第一个,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您身为人母,难道就忍心看着别家女儿遭遇毒手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杨芸心有动容,话音哽咽,“可若是建立在薇儿的痛苦之上,那便容许我做一回无情无义之人吧。”
“皎皎,你还小,你不懂为人父母的心情。”杨芸道,“倘若今天之事发生在你的身上,想必你母亲会和我做出一样的选择。”
“抱歉啊,皎皎。”张易发上前一步道,“薇儿病情已大有好转,今后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何皎皎抿着嘴唇,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她转身无奈地叹了口气,正欲离开之际,张雪薇却突然拉开了门,朝何皎皎喊道:“皎皎留步!”
何皎皎回身之时,杨芸已快步走到了张雪薇面前,一边将她往屋里推一边道:“你出来作什么,快回去歇着。”
“母亲......母亲!”张雪薇开口时,已是泪流满面,“事情已然发生,又何必自欺欺人?况且欺得了一时,欺不了一世,总有一天会露馅的。”
“反正迟早都是要沦为他人的笑柄,倒不如死得其所,还望父亲和母亲全了女儿的这份心。”
听了这话,杨芸也忍不住落起了泪,“什么死不死的,娘不准你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若是怕夫家知晓,大不了一辈子不成婚,爹娘也养得起你。”
两母女抱头痛哭,泣不成声,这时张易安也上前将妻女揽入怀中安慰道:“薇儿,只要你开心,想做什么爹娘都依你,但今后可莫要再将死挂在嘴边,你每说一次,便在爹娘的胸口上剜了一刀,你若死了,爹娘也就没了活着的念头了。”
“无论将来发生了什么,都有爹娘替你扛着,你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知道吗?”
“嗯。女儿知道了。”张雪薇边哭边点头,“这几日让爹娘担心了,女儿知错了。”
“乖女儿!”张易安红着眼眶轻轻抚摸着张雪薇的头。
约摸两刻钟后,一家三口的情绪才稍稍稳定下来,张易安唤走了贺晏清,只留何皎皎、张雪薇和杨芸三人在房中叙话。
想着要听女儿亲口说出那混账东西欺辱自己宝贝女儿的经过,杨芸怕承受不住想要离开,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下来陪着女儿。
“那夜与往常没有任何区别,大约戌时过半,我沐浴后便上床休息了。”忆起那晚的遭遇,张雪薇仍心有余悸,身体和声音都不受控地颤抖起来,好在杨芸及时握住了她的手给予了她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说来也奇怪,那晚我怎么也睡不沉,迷迷糊糊的,总觉得浑身燥热难耐易常不适。应是三更时分,我突然发现床上多了个男人,他各种撩拨于我,我虽心有抗拒,却抵不过身体的本能反应,半梦半醒之间,便与他行了那龌龊事。”
“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个梦,知道第二天醒来时,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才知......”说到这里,张雪薇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杨芸一边抹泪,一边搂着女儿道:“薇儿,不怕,一切都过去了。”
“现在想起来,我都恨死自己了。”张雪薇吸了吸鼻子,“我怎么就做出这档子混账事了。”
“雪薇,这不怪你。”何皎皎于她身旁坐下,轻抚着她的后背道,“定是那淫I贼用了催情之药迷惑于你。”
“药?”张雪薇疑惑不已,“可那日我连门都没出过,一是三餐都是与父母一同用的,也不曾吃过别的东西。”
何皎皎将视线挪在妆台上那朵牡丹花上,两日过去,那朵牡丹娇艳依旧。
她起身从花瓶中取出了那朵花,捻着花梗问张雪薇:“这花从何而来?”
张雪薇愣了一下,实是想不起那朵牡丹从何而来,何皎皎又拜托杨芸去问了伺候张雪薇起居的丫鬟,但丫鬟也不清楚。
“印象中,用了晚膳回房后便在屋子里了。”张雪薇和丫鬟都这样说,主仆二人皆以为是对方放的。
“再说说那个男人吧。”何皎皎道,“你可还记得他身上有何特征?”
张雪薇的记忆有些模糊,经她仔细回忆了一番后,回道:“那人用面具遮了眉眼,看不清什么模样,只觉得他的眼睛像狐狸一般勾人。身形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哦,对了,他的左肩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