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刚打响就有同学想往外溜,却被严俐喊住:“竞赛是吧?要去把作业先交了。”
石涛刚离开板凳又折返回来,把作业放到了讲台上,走也不是坐也不是。
严俐没有打算善罢甘休:“给我坐好了。竞赛我不反对,但是不能忘本啊。你们搞竞赛是为什么?还是为了高考,课内还是最重要的!”
石涛有点不爽:“这不是明摆着拦着我,不让我参加竞赛嘛......”
虽说实验班四个班主任都强调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去,课内都跟不上的同学就别瞎凑热闹了,第一次竞赛课五楼阶梯教室还是四个班全部到齐,坐的密密麻麻。
11班因为严俐来的有点迟,就没占到靠前的座位。林亦和冯雨悦也没能坐一起。
小胡老师还是想展现一下他的水平的,虽然讲不透彻,但至少照本宣科还是讲的完几道例题的。第一堂竞赛课和课内的联系比较大,讲的是集合。林亦听了会,却只能茫然地盯着大黑板上小胡老师抄的题目,再看看本子上连符号都看得不是太懂的公式,硬着头皮开始打草稿。说是集合,举的例题也涉及到了基础数论以及高斯函数之类的。小胡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算出结果的同学自己报。整个阶梯教室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石涛带着征求的目光看向小胡老师:“108?”
小胡老师:“好,第一个答案出来了啊,我们11班石涛算出来108,还有没有其他答案?”
石涛心里纳闷,埋下头继续算了。
“103。”是一个特别自信但是又有点粗犷的声音,这是9班蔡宇鹏,他的双胞胎弟弟蔡宇程在小胡老师班上。
“好两个答案了啊,相差的有点多啊,到底哪个对呢?”
蔡宇鹏一激动就说了出来:“当然是我,108是个什么东西。”
话音未落又有一个声音:“107。”这是丁之旭,8班的,以前在北京读书,初二那年回到J市,第一次考试就考出一个年级第二。
“107,108,嗯,可能这两个咯,相差一个看看哪里有问题?10班有没有人算出来啊?”
10班班主任比较反对搞竞赛,因此10班在竞赛课不是太活跃。10班第一个答案是黄正辉,也是107。陈佳欣则算出了和石涛一样的108。
林亦突然有了结果,朝小胡老师望了望,想都没想就报出来:“107.5。”
小胡老师看林亦一脸认真,没忍住,笑了出来:“刚才有同学107还有108,现在这边算出一个107.5啊,取了个平均数,蛮有可能的。还有没有?”
林亦腹诽:“我又不是猜的,我是正儿八经算的……”
8班王杰也算出了108。小胡老师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公布答案:“正确答案就是108啊,那么刚才是我们11班石涛和陈佳欣算对了,还有那个同学是8班王杰是吧?也算出来了啊。”还不忘得瑟一句:“这么看还是我们11班厉害一点蛮。”说了之后又觉得不妥,“那王杰同学,就由你来讲一下思路。”
王杰扭扭捏捏的站了起来开始讲,思路大体倒没什么问题,就是只能用最简单的话表达出来。小胡老师表示还不错。
两节竞赛课终于结束,下楼的时候冯雨悦终于跟林亦一起了。林亦大倒苦水:“早知道还不如听严俐的话不来了,好多都听不懂,难得写出来一题还不对。”
冯雨悦没有了一开始一个人坐的不开心:“其实我也算出正确答案了,但是你敢说自己的答案就非常好啊。”
回到班上,虽然还没放学,但是一帮孩子已经叽叽喳喳按耐不住了。刘静这时候站起来用大嗓门喊道:“严老师说今天作业做的不好,阅读五个错四个的好好订正,每天上课喊人讲。”
冯雨悦拿到练习——因为表皮是黄色的被严俐称为黄皮,翻开,倒吸一口凉气:“完了,又一次要被她找了,我四个。”
林亦苦笑:“巧了,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