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薇从出生起就是个很粘人的孩子。
大概是燕淮对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过分纵容,也可能是燕双对比自己小了十四岁的妹妹极度宠爱,宁嘉从小身边至少有一个家人无时无刻不围着她在转,以至于一直到三岁,她还是完全离不开家人。
她喜欢缠着燕淮和燕双,但最离不开的还是宁知非,如果睁开眼睛不能在第一时间见到爹爹,就会立刻大哭。
宁知非对此颇感疑虑,但燕淮却不以为意:“她才只有三岁,离不开家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她无时无刻都需要人陪着,这或许不太正常。”无时无刻的意思是,宁薇无论任何时候,只要眼睛是睁开的状态,必须见到父亲、爹爹和哥哥当中的至少一人,才会情绪平静,否则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哭嚎当中。
“从前阿双这么大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宁知非说。
燕淮回忆了一下,也终于不得不承认,阿薇这样或许是有些不太正常。
于是他叫来太医,把宁薇的情况详细说了说,太医听完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说:“小姐的身体很健康,至于哭闹……或许是从未离开过家人,所以才会不安。不如侯爷试试故意冷落小姐几天,或许小姐发现没有亲人在身边也不会怎么样,就会好了。”
燕淮把太医的话告知了燕双,三个人有意躲在宁薇看不到的地方,看着小丫头从睡梦中醒来。宁薇环顾四周,发现爹爹不在,父亲和哥哥也不见踪影,于是哭闹起来。
小丫头声音尖细,哭起来的时候猫似的,燕双第一个忍不住,站起来就要冲进屋子,燕淮拉住儿子,结果转身就看见夫人唰一下蹿进了里屋,只留了一道残影。
“咱们离京吧。”尝试几次失败后,燕淮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早就答应过要带宁知非再去上京见见南安洛,因为要照顾宁薇,一直没有成行,不如趁着这次机会北上,顺带让阿薇习惯没有双亲在身边的日子。
燕双已经十八岁,没在继续念书,韦焱赐了官,给他在麟台安排了一个抄书的闲职,每日按时点卯,虽然清闲,但一时半刻离不开京城,正好留下照顾宁薇。
燕淮把自己暂时离京的打算告诉了韦焱,韦焱想了想,让他顺路去趟墨京,探望一下瑞王。韦逸失踪了三年还没找到,瑞王前年回京述职时就恹恹的,像没了精气神,韦焱一直有些担心。
离宫时,韦逸送了燕淮两匹好马,嘱咐他快去快回。
燕淮谢过恩,隔天便带着宁知非出发了。
燕双抱着宁薇出来送行,宁薇还没明白自己未来许久都见不到双亲,张着手奶声奶气要爹爹抱。
宁知非没忍住,重新下马把她抱在怀里。
“你在家要听哥哥的话,乖乖的。”
“哥哥不乖呢?”宁薇苦恼道。
“哥哥不乖的话,你记下来,等爹爹回来跟爹爹讲。”燕淮插话道。
燕淮伸手把宁薇从宁知非怀里掏出来,送回了燕双怀中,而后眼神暗示了下宁知非。
宁知非旋即意识到再耽搁下去肯定又不舍得走了,于是亲了亲小丫头的额头,转身上了马。
宁薇噘着小嘴,一手捂着额头,另一只手不情不愿地朝着宁知非挥了挥,还以为入了夜爹爹就会回来。
这次出门燕淮只带了宁知非,两个人骑马赶路,几天就到了墨城。
“你是在这儿长大的?”验明身份进了城,燕淮才问宁知非。
宁知非点头忽然又想起来什么,快速摇头:“侯爷傻了,我三四岁就离开这里了,是在汴梁长大的。”
燕淮抓住宁知非的手,指腹在他的手掌间摩挲,他问了一个蠢问题。
“不过如果我在这里长大,那就不认识侯爷了。”宁知非笑起来,“虽然有权力的滋味肯定很好,但有侯爷在身边,也不差。”
燕淮想说不是的,权力和自己并不冲突。但这不是宁知非自己能决定的,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如果能选择,他也希望宁知非能按照原本的人生轨迹一直生活下去,少受许多苦,而自己,会斩断荆棘,拼尽全力到他身边来。
“到了外头,就别叫我侯爷了,叫我澈然好不好?”燕淮说。他不讨厌宁知非叫自己“侯爷”,因为宁知非发出最后一个音节的时候嘴角会向外扯,像是在笑。
宁知非靠近燕淮,在他耳边轻声念起“澈然”,燕淮忽然又觉得,自己的字在宁知非的口中变得格外好听,他想回到汴梁以后还能听到。
“你对这里还有印象吗?”两人牵着马,走过墨城的街道。
宁知非摇头:“本来就没怎么出去过,又被大火烧过,就算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景物,也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