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接下来的几日,每日晨起我都赠王妃一只宫花发钗,样式从最早的迎春,到后来的玉兰和桃花,她都很喜欢。
一日,我同意了王妃带她出门,她一早变换了男装,还带上了我曾经送她折扇。
这么多年,似乎阿月也没什么变化,还是这般清丽脱俗。
扬州城热闹得很,据阿月说幼时父母也不大放她出去逛,又常年居住在郊外,所以对扬州城的街市并不熟悉。
于是我便问她可有想去的地方,她回我说素闻扬州女子曼妙,想去听曲儿。
想着本王爱妃难得有此雅兴,便命钟頻安排行程,去二十四桥间包下一间画舫,请些伶人唱曲。
是夜,扬州城竟城门不闭、酒旗招展,河道两岸挂满了栀子灯,彻夜不眠。
今日款款来到我和王妃面前的歌姬,名唤时莺,善琵琶、曲乐。
这时莺似是来自荆楚一带,唱了一首《采莲曲》,王妃听得认真。
曲毕,我还未发一言,王妃倒问起她可会唱扬州话,时莺称会说,便问阿月可是有什么想听的曲子。
阿月一时来了兴致,说自己以前听过一首歌,用笔下了下来、小声告诉了时莺曲调,叫她唱给大家听。
片刻后,时莺定了定弦,略施了一礼,唱起了一首小调: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
零零碎碎点点滴滴
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长发引涟漪白布展石矶
河童撑杆摆长舟渡古稀
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
我不通扬州官话,在场唯一的本地人小萍则给大家讲解了语义。
一曲听完,小萍说阿月幼时曾唱过这曲子,只是她扬州话学的不伦不类、唱的不好。
阿月也不恼,也说时莺唱得好,还忙叫红玉多给些赏钱。
我却心生好奇,先前从未听阿月说过扬州话,回去后便央她再唱给我听。
她却不肯,不论我怎么使她都不肯。
我于是打算就此放弃,没想到日后在金陵时却将心愿了却,此为后话。
之后的几天,我又将红樱、梨花和海棠的花钗赠予阿月,她很喜欢梨花,还说起了“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可此时,杨花已尽、不见满城飘絮。
我于是问她是不是舍不得扬州,她点了点头。
我心一软拥她入怀,打算等到十二枝春意赠完,再离开扬州罢。
之后闲时王妃问我花钗的事,还猜测起了花名,我只笑笑让她莫急。
按说,此时正是中原牡丹盛开的时节。
但是这宫花是来之前命小桃备的,她平日里负责王妃的珠玉配饰,对此更为在行些。
如今置身江南,我便没打算再送她牡丹芍药,深觉自己择的春花更趁她些。
不过有时,阿月收花后的反应实在令人称奇。
比如那日,我一早送她杜鹃,本以为她会信手说些词句,或联想起望帝子规的传说,没想到她却笑了,唱起了“岭上开遍映山红”。
曲调活泼热闹,虽然市井气有些重,但听来着实有趣。
扬州一个落雨的清晨,我又送了她一枝丁香。
许是这宫花堆得栩然,我见阿月捧着这花置于鼻前嗅了嗅,似收到真花一般,笑得嫣然。
十二
在明园不外出时,阿月懒怠梳妆,只用每日的花钗简单将头发盘起。
一日她戴着紫藤,指着园中一颗多年生的木绣球,说起了小时候曾经攀着这棵树逃出家的事情。
“那次好像是端午,年纪太小父亲母亲不许我出门。”
“我每日困在家中无聊,兄长又去外面看龙舟去了,我很羡慕......”
于是我问她当真爬着这么高的树翻墙而出吗,还问她那是她几岁时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