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萍跟了我十几年,我和母亲亲自给她置办了不少嫁妆,王爷也很大方、送了京城内离靖王府不算太远的一小方院落给常和,让他二人成婚后也与寡母同住。
一日小萍跑来找我,和我说常和主动告诉了他王爷命他做我护卫之事,我有些意外,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很合乎情理。
常和这个人实在是太老实了,老实到他不想对小萍有任何隐瞒。
于是那日我和小萍一起喝了半宿的梅子酒,一起骂王爷和常和这对主仆多么的混蛋。
估计那夜我和小萍骂人的话,院外驻守的常和也全数听进去了。
然后几天之后,我又安慰着哭哭啼啼的小萍上了花轿。
记得那年,小萍23岁。还好,不算早也不算晚。
我抬头望了望天,想着小萍母亲的在天之灵也能安慰了吧?
你的绿萍一定会很幸福的,放心吧。
成婚后,我给小萍和常和放了个假期,让他们好好休息、最好出去度个蜜月玩个尽兴,再回来跟着我去靖王府。
于是婚礼前夜,常和终于是不在了,结果王爷本尊又来了。
见我并不意外,王爷笑了笑,向我施了一礼,感谢我尚未临阵脱逃。
我回他说现在说这些尚早,真想逃的话、就算嫁人了我也照样逃。
王爷有些意外,忙问我他到底怎样做才能把我留住。
我看他认真的样子,笑着对他说:
“那自然,是要看你日后表现喽,王爷。”
五十三
婚礼正日子,我早早地就被母亲和嫂嫂从床上拉起来,开始梳妆打扮。
事前不知道,原来我朝亲王正式娶亲,竟是如此的麻烦。
似乎是因为皇室正统多年来未有如此大的喜事,连宫中皇后都格外重视。
婚前六礼的格外复杂,送礼什么的虽然不用我参与,但是还礼时非要我亲自绣一幅锦帕送还,于是害我找嫂嫂和母亲学了足足三天,最后还是在小萍的帮忙下才赶上了在deadline。
我朝流行女方“厚嫁”,但由于对方是皇室、并不计较这些,母亲只按惯例给我备了不多不少的嫁妆,再由嫂嫂添了些。
王爷似乎也不轻松,夜里来找我时也说自己得去太庙诵文、祭拜祖先。
后来我听钟頻说起过,那日因在太庙跪的太久,王爷的腿伤都差点复发。
腊月初一那日,天气有些冷、阴沉沉的,倒是没有什么风。
但是明府大门却格外的热闹,不知从哪里来了很多高门公子、王爷的狐朋狗友,一股脑地挤在门外拦住王爷的迎亲队伍,讨起了“催妆诗”。
听说后我忙问何为催妆诗,崔姐姐却笑话起我来,说我成日里背诗念诗的竟然连这都不懂。母亲则向我解释了,说新郎来接亲时、催促新娘梳妆启程,便会现场写催妆诗给新娘,一般都是些吉利的好话,图个热闹。
我于是听明白了,说像“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这样的便是了。
然后嫂嫂又笑起我来,说没听说过新娘子自己作诗催自己的。
过了一会儿,小萍送来了几张彩纸,说是王爷在大门写下的,叫我看看。
我一看,上面确实写着三首诗,颇有古风,只见:
其一:桂轮初凝光琼佩映云扉 玉軿临东阁 待迎九枝辉
其二:望舒引素魄玄珪结朱丝 星桥横汉渚莫负合卺时
其三:冰魄耀璇室鸾箫启瑶台 双影映彤管永协琴瑟谐
我看过后,大概明白了王爷的小心思,心想这未免也......
“这三首甚好,虽不见‘月’字,但首首读来都是月。”
兄长这时候突然进来了,倒吓了我一跳。
嫂嫂有些好奇,忙问这哪里有月了?兄长笑笑,说让我自己解释。
我一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此时小子瑛却也跑了进来,不停喊我姑姑,教我讲给他听。
我被闹得没办法,只能硬头皮说起来:
“第一首的‘桂轮’、第二首的‘望舒’,以及第三首的‘冰魄’,都是月亮的意思......”
似乎见我解释的太随意,他明长弦又继续讲起来:
“王爷的心思又何止这样?其一的‘初凝光’寓意新月,也就是今日;其二首意在望月,其三则隐含着皓月当空、琴瑟永谐......”
初月催妆、望月劝妆、皓月成妆;
初月朦胧、望月期待、归于圆满。
细读完这三首诗,我想他靖王爷怕是真的有点急,想让我赶紧出门去了。
吉时到了,听说王爷也已进了门,嫂嫂替我戴上九翚四凤的头冠,穿着褘衣披上缀了珍珠的霞帔,送我去拜别父亲母亲。
王爷不可随意拜官员,所以只得我独自向明家父母行礼。
一想到自我来到此地二十年中,明家的父亲母亲待我之深情厚爱远胜我上辈子的家人。
以前我是家中意外得来的幼女,家里的姐姐乖巧听话得父母欢心;
而我只能穿姐姐剩下的衣物、玩旧玩具,甚至因为生日挨着近,常年连一句属于自己的“生日快乐”都收不到。
成年后外出求学,很早姐姐便以结婚生子需要人照顾为由,占据了父母近乎全部的精力和时光......
而我却,连过年回不去家、都一句安慰也得不到。
两相比较,一时竟觉得明家父母更似亲生。
而如今明惜月便要嫁人离家,我竟也哭得不能自已,一时比母亲哭得还厉害。
之后王爷将我扶起来,也向父亲母亲浅浅行了一礼。
出门时王爷递给我一面缂丝扇子,扇柄上刻了龙凤纹、扇边缘还镶了许多宝石,执手竟比普通团扇重上许多。
我这才有机会仔细看一看王爷,只见他今日穿着极其华丽、镶满了珠玉的玄色华服,是我生平见过最复杂的装束了。
但是感觉会很重呢,不知道王爷穿着会不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