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81章 科教法治:投石车,箭楼,连弩

第81章 科教法治:投石车,箭楼,连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马钧被吕玲绮抓破心里,只能尴尬的说到:”不瞒各位大人,俺琢磨了一阵子,觉得原来的发石车不够……不够实用。敌军只要在城楼上挂上湿牛皮,这些石头就根本打不穿。所以,俺设计了一种新式轮转式发石车,能够……能够接连不断地发射石头,让敌人防不胜防!就在隔壁屋子。”

众人闻言,走到旁边吴资看到一个更大的投石车,围着它仔细看了一圈。这台新设计的投石车与传统的大天平式投石车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心装有一个巨大的木轮,轮子的边缘均匀分布着多个石头挂点,看起来就像一台旋转的“石头发射机”。

“马钧,你给我们说说,这轮转式发石车到底是怎么个原理?”陈宫开口问道,目光中满是好奇。

马钧抓起一个小石块,边演示边解释道:“将军,先生,原来的投石车,像个大天平,一头挂着个斗,装满石头,另一头挂着许多绳子。士兵用力拉绳子,这头翘起来,石头就被抛出去。问题是,每次发射都需要重新装填,花费时间,而且石头射出去的轨迹不稳定,威力也不大。”

“嗯,那你这个轮转式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张辽问。

马钧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继续说道:“俺重新设计了这木轮,把它当作发射器的核心。石头不是用斗装,而是直接挂在轮子的边缘。俺在轮子上加了一个齿轮系统,用机械来带动轮子快速旋转。这样,只要轮子转动起来,每转一圈,就能把挂在上面的石头一块接一块地抛出去,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而且,”马钧指着投石车的轨道部分补充道,“俺还改进了石头的发射轨道,能让每块石头都沿着固定的角度飞出去,轨迹更加稳定。敌人就算挂湿牛皮,也挡不住这些接连不断砸过来的石头!”

张辽听完,脸上满是赞许,点头说道:“这轮转式设计确实巧妙,等于是将一次发射改成了连续发射。射速快了,敌军的防御阵就来不及调整。”

马钧兴奋地点点头:“将军,俺还做过试验。用这车轮子改装过的小型投石器,可以连续把几十块砖瓦射出几百步远!大约两三百步的距离时,能直接打碎敌人的盾牌和城墙的防御门!”

陈宫听得满脸惊叹,忍不住问道:“几百步远?这在攻城战中,简直就是压制敌军的神器!”

“是啊!将军,俺还打算让这些士兵试试用更大的轮子,把石头换成铁弹。”马钧接着说道,语气里满是憧憬,“只要设计得好,能投得更远,砸得更狠,敌人哪怕挂上百层湿牛皮,也挡不住!”

陈宫看得入神,忍不住感叹道:“这设计若能成功,确实是攻城器械中的利器。马钧,看来你的想象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丰富。”

张辽今天收获颇多,不禁开心的哈哈大笑:“马钧,你这东西还真是样样精巧。看来你的口吃是真的好了,激动成这样也没结巴一句!”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大笑起来。马钧脸上有些发红,连忙摆手说道:“将军,俺……俺只是在……在特别着急或者害怕的时候才会……才会结巴。今天是……是因为看到俺的东西能帮上大家,俺高兴啊!”

张辽缓缓开口:“雒阳周边多有古木林,树木高大粗壮,正好可以用来支持这些箭楼和投石车的制造。马钧这些设计不只是图纸上的好看,更需要扎实的材料来支撑。成廉!”

“末将在!”站在一旁的成廉立刻上前一步,挺直了腰杆。

“你即刻带领一队人马前往附近的林地,挑选那些最结实的巨木砍伐下来。准则,要选那些年轮密实、高度直挺的木头,尤其是用来做箭楼主干的,一根也不能马虎!”

“末将遵命!将军放心,我一定把最好的木材送回来!”成廉拱手领命,随即转身便准备安排队伍。

张邈站在一旁点了点头,低声说道:“雒阳周边确实多巨木,尤其是北面那片林子,木料质地坚硬,正是用来制作箭楼和投石车的好材料。不过,伐木之事不宜太过张扬,毕竟现在敌我未明,敌军可能随时出现,务必要确保木队的安全。”

张辽点头赞同:“成廉,你多派些精锐士兵护送,务必保证伐木顺利进行,不能出任何纰漏。”

“诺!”成廉领命,转身离去。

正说着,一对夫妇抱着一个粉嫩的婴儿从工坊门口缓缓走来。那婴儿白嫩可爱,睁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正在母亲怀中咿咿呀呀地笑着。那对夫妇看起来穿着朴素,男人有着一双粗糙的手,显然是常年干木工活的工匠;而女人温婉秀丽,脸上带着一抹羞涩又掩饰不住的自豪。

张辽见状,脸上露出了几分柔和的笑意,向众人说道:“诸位,这是我的义子——聂成。他的亲生父母,徐大、马凤,也是我军中的一员。他们一家人是在洛阳找到的,当时还只是些流离失所的百姓。”

说到这里,张辽的目光落在怀中婴儿身上,眼神中带着一种复杂的温柔。他轻声说道:“这孩子原本是姓徐,但我觉得,既然我认他为义子,便想给他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他如今姓聂,名成。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个顽强的孩子,还因为,我的祖上原本就姓聂。改姓聂成,也是我对自己血脉的一种传承。”

“将军若不救我们一家,我们早就……早就不在人世了!”徐大忍不住感慨,目光中满是感激。他是一名木匠,凭着一双手在乱世中挣扎求生,但无论如何也保护不了妻儿。若非张辽带着军队经过,将他们一家接入军中,这孩子恐怕早已没了命。

张辽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轻轻拍了拍怀中孩子的头:“聂成这孩子,当时瘦得皮包骨,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如今能长得这么健康,说明他天生有福。只要我们尽心护着他,将来必成大器。”

听到这里,陈宫不由得问道:“原来如此!将军认了义子是一桩善举。不过,这孩子与马钧是否还有什么亲缘关系?”

张辽微微一笑,转头看向马凤,缓缓说道:“没错。聂成正是马钧的亲外甥。”

“啊?”陈宫一愣,看向马钧,带着几分惊讶,“马钧,这孩子竟是你外甥?难怪他姓徐,母亲却是马凤,和你同姓。”

马钧挠了挠头,咧嘴一笑,语气里透着一丝骄傲:“是……是啊,公台,这是俺姐姐的孩子。俺姐夫徐大是个木匠,手艺也……也不错,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帮俺做那些机关。他……他有时候比俺还细心,尤其是木头的打磨和组装。俺这些东西,少不了姐夫的帮忙。”

徐大听到这话,腼腆地挠了挠头,谦逊地说道:“大人过奖了,俺不过是个普通的木匠,都是小舅子在琢磨那些精妙的设计,俺只不过动动手,帮他把那些图纸变成东西。”

马凤也轻声说道:“徐大这些年都在做木工活,没什么本事,可他心细。马钧有时候想得快,少不了我老公帮着补充些细节。”

听到这里,张辽哈哈一笑:“马钧,你要继续努力,不只是为战事,也为像聂成这样的小家伙们,能有更好的生活。”

马钧听到这话,满眼激动,郑重地点了点头:“将军放心!俺一定会继续琢磨更多的器械,不管是助军还是助民,俺都想尽力!俺还想着,以后能发明些更厉害的东西,既能保护咱们军队,也能保护更多像俺姐一家这样的百姓!”

从墨工坊出来后,张辽妥善安置了严夫人一行人,而后便和张邈,陈宫进入书房。

三人坐在灯火下,张辽将信纸放在桌上,抬头看向陈宫和张邈。

语气中透着些许轻松:“今日马钧的表现,实在让我意外。这些器械若是成型,咱们的战力必定会大幅提升。马钧这个人,不只是一个工匠,更是一个能够改变局势的奇才。”

陈宫点头:“不错,今日之事已说明一切。投石车、箭楼,这些不仅是当下的利器,更是未来战争的趋势。这样的人才,必须让温侯知晓。”

张邈露出一抹笑意:“所以这封信必须快马送往濮阳,让温侯尽快了解我们的进展。马钧的能力不仅值得我们重视,更需要温侯全力支持。”

张辽将信件封好,又细细确认了一遍信封上的内容。信中详细描述了马钧今日展示的设计图,以及箭楼和投石车的潜在价值,同时强调了马钧的重要性。

信件写完后,张辽把之前马钧和刘洪画的齿轮图纸放到一起,起身叫来亲兵说道:“把这信交给快马送往濮阳。路上务必小心。可以多几个人,哪怕你没了,这封信也不能出任何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