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长叹一声,如秋风掠过原野,走上前一步,双手虚抬示意他们不必跪拜:“不必如此。乱世中,生存艰难,这种事我能理解。尔等苦难,我心知肚明。你们一家困境,我当尽力相助。“
这一席话让妇人泪流满面,但张辽接下来的话却让夫妇二人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既然如此,不必改姓张。“张辽顿了顿,语气如铁铸就,“这个孩子若你们愿意,我可收为义子。但他姓什么,却不必从我。你们既将他托付于我,那他也不必屈就。“
妇人睁大眼睛,嘴唇微张,似乎难以置信。她的丈夫瞪圆了眼,忙不迭地磕头:“将军!您愿意收下我们这孩子...真是我等天大的福分啊!“
“不必多礼。“张辽摆手示意,目光温和地看向那瘦弱少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从今日起,这孩子就随我,改名为聂成。“
“聂成?“夫妇二人异口同声,显然不解其意。
吕小布穿越成吕布:家族秘史
站在一旁的成廉眼见此景,眉头微蹙,终是忍不住出声询问:“将军,此举何意?'聂成'二字,又有何等渊源?“
张辽闻言,微微低头,唇边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那神情之中,藏着难以言说的怀念,如同夕阳西下时的余晖,既温暖又带着即将消逝的忧伤。
“吾本姓聂。“张辽的声音低沉而平静,仿佛在诉说一个尘封已久的往事,“先祖聂臺,乃雁门马邑一带的豪商。汉武帝时,匈奴如狼似虎,肆虐边疆。“
他顿了顿,目光似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先祖熟稔匈奴习性,又忧大汉边患不息,便透过王恢向武帝进言:'和亲之后,汉朝已取信于匈奴,若诱之以利,必能将之击溃。'武帝闻言大喜,命先祖亲赴匈奴军营,向军臣单于诈降。“
张辽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祖先的骄傲,虽是家族的秘密,此刻却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先祖诈称可斩杀马邑县令,令全城投降,匈奴可尽得城中财物。单于闻言,贪心大起,立时调兵遣将。先祖回汉后,以一名罪犯首级诈称马邑长吏之头,示意时机已至。“
成廉听得入神,不由得紧握拳头,仿佛置身当年那惊心动魄的谋划之中。
“武帝派五位将军,三十万大军,在马邑设伏。“张辽缓缓道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五路大军,皆隶属韩安国,约定单于入马邑时,一举歼之。“
周遭之人屏息凝神,仿佛亲历那惊天之计。
张辽微微摇头,叹道:“天算不如人算。单于行军途中,见城野之间只有牲畜,不见一人,心生疑窦。他攻下一处碉堡,擒获一名尉史,得知三十余万汉军埋伏于马邑附近。计谋败露,单于大惊,连夜撤军。汉军设伏,竟全无用武之地。“
成廉不禁感叹:“天意难违。“
“王恢见时机已失,下令收兵回师。'马邑之谋'就此失败。“张辽语气转冷,眼中闪过一丝锋芒,“匈奴王大怒,立誓要杀先祖。先祖被迫隐姓埋名,改聂为张。自此,子孙后代,俱以张为姓。“
那对夫妇听得似懂非懂,但也能感受到眼前这位将军来历非凡。成廉却是听得入了神,心中对张辽的敬佩之情更甚往昔。原来这位文武双全的将军,背后还有这么一段鲜为人知的家族秘史。
张辽的目光重新落在那孩子身上,温和却又带着几分凝重:“今日收此子为义子,也是天意使然。虽我张氏改姓百余年,我仍想让这孩子随聂姓,算是我张辽对先祖的一点传承吧。“
说完,他转向众人,轻声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成廉毫不犹豫地点头赞同:“将军高义,聂成此名,甚合天意。“
那妇人闻言,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将军大恩,我等世代不敢或忘!聂成能追随将军,乃三生有幸!“
徐姓男子早已泪流满面,紧握妻子之手,嘴唇颤抖,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最终只低声道:“从今往后,我全家必为将军祈福。将军恩德,吾等铭刻于心。“
“今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了。“
张辽话音刚落,目光微抬,仿佛望向远方的战场,又或是冥冥中的天意。他的声音低沉而肃穆,带着对命运安排的敬畏:“玄女在上,这或许也是冥冥之中温侯的旨意。“
话毕,他伸出那双曾握过无数次刀柄的手,轻轻抚过孩子的发顶,指腹间的硬茧触碰到孩子柔软的发丝,一刚一柔,恍如天地之别。柔声道:“今后,尔等便搬至我府中居住吧。“
夕阳的余晖穿透窗棂上精致的花纹,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厅堂之中,为这个意外组成的“家庭“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张辽望着孩子天真的笑脸,恍惚间竟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模样。
夫妻二人再次俯身拜谢,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妇人用粗糙的手背擦拭着眼角未干的泪水,似乎终于放下了一颗悬着多时的心。她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瘦弱少年,语气中半是责备半是关切:“你看当兵多好,能吃饱饭。张将军、成将军多威武,而且心地又好。以后啊,不要天天琢磨你那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了。咱们搬去将军的营地,你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就别带了,免得让人笑话!“
张辽原本准备起身离去,听到“奇技淫巧“四字,却如被钉住了脚步。他想起温侯吕布曾多次提及,乱世之中,不仅需要能征善战之将,更需精通奇技淫巧之士。这少年或许正是温侯所求之人才?他目光一转,落在了那个少年身上。
“你们有读过书?“张辽指了指少年手中的书简,眉头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那妇人点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俺们家颇有家私,家父生前教导过我们一些。只是后来天下大乱家父不幸过世。而我们逃难到雒阳后,我由于嫁做他人妇,又有孩子,所以倒是荒废许久。但是弟弟却从不敢荒废学业。“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歉意,“只是弟弟着急的时候会有点口吃。还望军爷宽容。“
张辽闻言,目光又落回少年身上,眼中的兴趣更甚:“不久后,温侯就会来到雒阳,我们将重建这座城市。到时,或许会需要像你这样读过书的人。“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张辽扭头问向那瘦弱少年,语气间不经意地流露出几分期待。
少年闻言,垂首低眉,手中书简捏得更紧,喉结上下滚动几次,才终于开口:“回,回,回军爷的话,小人,小人名叫马钧。“
“马钧?“张辽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他沉思片刻,想起来之前温侯提到骑兵三神器的时候,说过马钧,毕堪,华佗等人的名字,说与他们都在吴资天书有记录的人才。只是不知道眼前这个结巴少年,是否就是那个能让温侯念念不忘的奇才。
他转念又想起,刘洪就是张邈推荐给温侯的,如今已深得温侯厚爱。若是自己也能寻得一位奇才献于温侯,岂不是能进一步获得温侯的信任?
张辽与成廉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个口吃的少年,或许真是天意送来的礼物。成廉微微颔首,似乎早已心领神会。
“你所做的奇技淫巧,究竟是何物?“张辽温和的问道。
author's avatar
作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