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之缺,帝者应时而生,象征着天皇之道的延续与治理。君者,肩负统治万物、消除灾害、保百姓安宁的责任,正是这一神圣使命的体现。君王行使权力,除去邪恶与灾难,保民众安泰,正如天皇在天地之间,赋予他无尽的生命与权力,掌控九州之地,治理天下万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统治。
天皇者,天地之间的主宰,他的权力广布各方,分治九州,管理天下,兄弟各分疆土,象征着至高贵的血脉与神圣使命。天皇的影响力和痕迹,遍布四方,尤其在昆仑山下,彰显了他无上的神威。
伏羲与女娲常常眺望昆仑山,而在他们的庇护下,众多子孙在大巢的领导下,励精图治。伏羲对众人说道:“我们曾居于昆仑,玄女大人指引我们仰望天际,而大巢,你必为天下之主。”
于是,有巢氏成为了氏族联盟的大族长,领导着众多后代,传承着权力与责任。
有巢氏传大庭氏,大庭氏传柏皇氏,柏皇氏传中央氏,中央氏传栗陆氏,栗陆氏传骊连氏,骊连氏传赫胥氏,赫胥氏传尊卢氏,尊卢氏传混沌氏,混沌氏传朱襄氏,朱襄氏传葛天氏,葛天氏传阴康氏,阴康氏传无怀氏。
这便是所谓的十三天皇时代。在不同的氏族中,他们被尊称为天灵、防五天雾、天尊、元始天王、中天皇君。
在九天玄女的庇护下,伏羲与女娲的教导下,有巢氏一族的领袖均活过百岁,有巢氏天皇的统治持续了整整一千五百余年。
在那时,伏羲与女娲的家族,与玄女所创立的其他士族联合一心,向着未知的领域前进。一路上,他们遇到了一群异样的“人”,这些人看起来与自己相似,却有着异常庞大的头颅,显得异常奇特。氏族联盟便称这些人群为“泥人”,他们相信,这些“泥人”是玄女用柳枝在黄河的淤泥中随意甩打所造,是自然之力的产物,未曾真正经过生命的诞生。
然而,当大巢领导下的天皇时代开始时,那个曾充满泥人踪迹的大地上,已几乎不再见其踪影。泥人,仿佛被时间遗忘,被命运所抛弃,逐渐消失于人类的视野之外,成为了过往的回忆,留给后人仅存的,是他们曾经存在的传说与故事。
在天皇的时代,那是一个血脉相承的家族时代。氏族之内,彼此结合,血缘交织,世代相传,遵循着古老的约定。人类的子孙,继承了祖先的智慧和力量,在天地之间繁衍生息。
那时,人类开始领悟自然之道,掌握了天然火的力量。火是天赐的恩典,是大地的子民为自己所用的奇妙之物。
天然的火种被人类所发现,他们学会了利用这神圣的火光,燃烧万物,取暖、照明、烹煮食物,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火,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开始,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天皇之传承如日中天,辉煌永恒。血脉与火焰相互交织,世世代代的氏族在火光中成长,走向更远的未来。
在无怀氏的时代,伏羲与女娲仍然蒙受玄女的庇佑,他们的身体依旧健壮,生命如大地之树般繁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生的部落子孙渐渐失去了玄女的庇护。那些新的血脉,在岁月的洪流中,逐渐脱离了天赐的保护。
伏羲与女娲,虽然依旧关怀着他们的族人,但也感受到那份关怀与庇护的光辉逐渐黯淡,仿佛天上的光芒被云雾遮掩,难以照耀四方。
人们的生活日益艰难,因无力抵挡岁月的摧残和外界的挑战,他们逐渐远离了曾经给予他们力量的神圣庇护。伏羲与女娲感到深深的忧虑,然而,尽管他们竭尽全力,庇护的力量仍似乎渐行渐远。
人类的生活在旷野之地,他们主要以生肉为食,未曾烹煮,采摘根茎与叶片为食,衣服只是兽皮,或是粗糙的植物编织物。为了防范野兽的侵袭,他们凭借石块和天然的工具作为武器。
那时,地面上常被火焰吞噬,动物的尸体因磷而自燃,地下深处的煤炭因压力而燃烧,烈日炙烤着大地,引发森林中猛烈的火灾。
人们常常看到火光蔓延,天际火焰吞噬天地,森林大火如洪水般席卷而来。
人们捡到火焰烤熟的生肉,发觉味道异常美好。
于是人们变想方设法保存火焰,但是由于风吹雨淋,绝大部分食物未曾经过火的熏烤,疾病常常侵扰他们,他们的生命短暂,几乎无法长久。
有燧明氏栖息于商丘,称为燧明国。燧人氏出于雄耳,龙门之岳,无怀氏时期居住于商丘,后期居住在良渚。
燧明国的燧木生长茂盛,枝繁叶茂,覆盖万顷土地,云雾缭绕其间。
那时,鸟儿啄食燧木,忽然间,一道光明从树中迸发,火光闪现,燧人氏从此顿悟。他们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揭开了钻木取火与击石生火的奥秘,成为了人类掌握火种的先驱,带给了世人最初的光明。
燧人氏不仅发明了取火的技术,还创造了搓绳的工艺,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式。
那时,人类尚未有文字,一切记忆仅凭大脑,而岁月流逝,许多事物往往被遗忘。于是,燧人氏将柔韧的树皮搓成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其上,打结来记忆。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让记事更加清晰,燧人氏还借用植物的天然色彩,将细绳染成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代表着一种事物,使得所记之事更加明确,易于辨识。
燧人氏还在商丘的天际观察辰星,研究五木,记下巨人遗留下的足迹。燧人氏仰望斗极星,确定了方位,终于为四方命名,确立了东西南北之名,成为了四方命名的始祖。这一切,成就了燧人氏的伟大与智慧,带领众人走向了文明的光明之路。
于是无怀氏将天皇位置传给燧人氏。
但是燧人氏热衷于在地面追逐火焰,于是伏羲和女娲便让中国人改称燧人氏为地皇。
燧人氏称呼三光为为日、月、星。
以日照为昼,月照为夜,一昼夜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
燧人氏开始定制历法,以十二月为一岁,加上玄女定制的七天为一星期,人们初步使用历法开始生活。
燧人氏为地皇,极大地扩大了伏羲和女娲子孙后代的地盘,而后个氏族之间开始通婚。
燧人氏传给巨灵氏,巨灵氏传给句疆氏;句疆氏传给谯明氏,谯明氏传给涿光氏;涿光氏传给钩陈氏,钩陈氏传给黄神氏;黄神氏传给巨神氏,巨神氏传给犁灵氏;犁灵氏传给大隗氏,大隗氏传给鬼隗氏;鬼隗氏传给掩兹氏,掩兹氏传给泰逢氏;泰逢氏传给冉相氏,冉相氏传给盖盈氏;盖盈氏传给大敦氏,大敦氏传给云阳氏;云阳氏传给巫常氏,巫常氏传给泰壹氏;泰壹氏传给空桑氏,空桑氏传给神民氏;神民氏传给倚帝氏,倚帝氏传给次民氏。
如此,地皇一共传承二十三世,每人平均寿命八十余岁,地皇时代共计两千余年。
天皇时代,和地皇时代都是混居时代,世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天皇和地皇均是女性。
地皇燧人氏,深得玄女喜欢,于是让其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其职责是掌管山岳土地变化及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并节制劫运之事,并让世人称其为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