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10章 三国英才:海内奇士臧子源

第10章 三国英才:海内奇士臧子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吕小布听张超提起臧洪,眉头微微一皱,陷入了沉思。关于臧洪,此人在史书上的评价颇为复杂,尤其是那段他坚守东武阳、誓死不降袁绍的事迹,更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后续他竟然为保守孤城,不惜杀死自己的小妾供士兵果腹,甚至最终引发全城百姓的陪葬惨剧,这一切更是让吕小布心中百感交集。他不禁暗叹,乱世之中,忠义与冷酷往往交织,成败也难以单纯用黑白来评判。

吕小布心中暗自思忖:“忠义固然是可贵的品德,但若过于执拗,甚至以沽名钓誉为目的,则可能让大义走向偏狭。臧洪此人虽有才华,却因私人的恩怨而坚守狭隘的道义,不惜以一郡百姓的性命作为代价。这种由愤怒与怨恨驱使的行为,违背了兵家大忌。从所谓的‘道义’上看,这样的举动也谈不上真正高尚,而其屠杀百姓的罪责,更是令人无法回避。乱世中,许多最残忍的行为,往往在最初打着‘义’的旗号,却最终滋生出冷酷与残暴的心肠。这是我等需时刻警惕的事情。”

他敛去心中感慨,抬眼望向张超,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语气不紧不慢地问道:“叔达,听闻你对臧洪颇为推崇,甚至曾言‘才干智略远胜于我’,可见你对此人极为敬重。如今,臧洪为青州刺史,驻军东武阳,手握重兵。若能将其招致麾下,的确会是我军的一大助力。但我更想听听,在你眼中,臧洪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吕小布说罢,目光不曾移开,似在等待张超的回答,同时试图从他的言辞间进一步了解这位争议颇多的人物。

张超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激动之色,立刻起身拱手说道:“温侯,臧洪字子源,乃徐州琅琊人,自幼便聪颖过人,且为人刚正不阿。我与他相识多年,最早他担任我广陵功曹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他曾劝我联合兖州刺史刘岱等豪杰共起义兵,讨伐董卓。其时,他亲自升坛盟誓,辞气慷慨激昂,涕泣横流,听者无不热血沸腾!当时我便深知,此人志向高远,才略卓绝,堪称海内奇士。”

说到这里,张超的语气愈发激动,眼中透着一丝敬佩之色,继续说道:“其后,我曾派他前往幽州拜见大司马刘虞,欲调解他与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不料路途多有艰险,他不得已辗转投袁绍帐下。袁绍见其才干出众,便任命他为青州刺史。如今他驻守东武阳,虽身在袁绍麾下,但其忠义之心,始终向着大汉社稷。我相信,以其刚正品格与胸中谋略,若温侯能将其招揽,必能如虎添翼,为大业添上重重一笔!”

吕小布听着张超对臧洪的推崇,面上带着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眉宇间却透出一丝深沉。他心里很清楚,臧洪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忠义之士,但他那种近乎极端的“忠义”,却往往让他因坚持个人信念而忽视全局,甚至不惜以自己的性命、军队,乃至百姓为代价。这种品格固然令人钦佩,但在乱世之中,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反而可能酿成大祸。

吕小布心中暗叹:忠义虽然是君子之道,但在刀剑交错的乱世中,单凭忠义,能成事的终究寥寥无几。眼下张超显然未曾意识到这点,他对臧洪的推崇几乎到了盲目的地步,若不稍加提醒,恐怕会在未来的关键时刻招来隐患。

他沉吟片刻,嘴角浮现一丝浅笑,转而看向张超,语气温和却蕴含深意:“叔达,听你如此推崇臧洪,可见你对他的了解非同一般。这人确实是忠义之士,才干与节操皆不容置疑,我也从未怀疑过他的品行。然而——你可曾想过,‘义’之一字,究竟是福,还是祸?”

张超闻言一怔,眉头微皱,显然对这番话感到疑惑:“温侯此言何意?”

吕小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略微起身,目光掠过厅中诸人,语气低缓却掷地有声:“我自并州起兵以来,见过许多忠义之士。他们有的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为了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人,无论身在何地,都堪称世间楷模。然而——在这乱世之中,忠义未必总能带来好的结果。叔达,你说臧洪是‘海内奇士’,他的忠义之名,你觉得能在乱世中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超闻言,低头沉思,片刻后抬头答道:“温侯,臧洪之义,足以感人情、励风俗。他若能辅佐温侯,以天下之义为号召,必可聚拢无数志士,与温侯一同成就大业!”

吕小布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微光,却并未立刻回应,而是略带感慨地摇了摇头:“叔达,你说得不错。‘义’的确能感动人心,汇聚志士。但‘义’若不知变通,若因固执而失去灵活,是否也会招来更大的祸患呢?”

吕小布的目光缓缓落在张超身上,语气低沉而凝练:“臧洪是你极力推崇的奇士,可你是否想过,世间最残酷的抉择,从来不是简单的义与不义,而在于如何分辨大义与小义?忠义若失了分寸,若不知轻重缓急,它不仅不能成事,反而可能坏了大局。”

说到这里,吕小布稍稍停顿,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似是要从张超的反应中读出更多。他继续说道,语气逐渐加重,带上一分冷峻:“臧洪的忠义,确实能感人肺腑,振奋人心,这是他的长处。可若这份义,过于执拗,甚至走向极端,又将如何?”

张超眉头紧蹙,眼中透出几分疑惑和不解,试探着问道:“温侯此言,是说子源的忠义反倒可能成为他的桎梏吗?”

吕小布抬起目光,缓缓看向张超,语气变得更加低沉而富有分量:“叔达,我听闻臧洪常言‘义在天地之间,不容轻弃’,将‘义’视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可他心中的这份‘义’,是否真的如他所想,是为天下苍生?他宁愿放弃一切,甚至牺牲百姓与自身,也要去维护他心中的义。你觉得,他这份义,究竟是为了天下百姓,还是为了成全他自己的执念,甚至名声?”

张超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仿佛吕小布的话击中了他心中的某个隐秘之处。他低下头,陷入了片刻沉思,随即抬头答道,语气中透出几分挣扎:“温侯,子源固然刚烈,但……他未必是为了追求虚名。或许……只是他对‘义’的执着过于深重,以至于超越了理智,难以衡量全局。”

吕小布轻轻点头,语气柔和了一些:“叔达,这正是我所担忧之处。义,是天下之大德,但义若过于执念,就会失去变通之机,害己害人。若能好好引导,他的才干必能为我军大用;但若让他一味沉溺于所谓的忠义之名,他的刚烈反而会成为大患。”

张超若有所思,面露迟疑:“温侯的意思是……若引导得当,子源便可成栋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