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 > 第9章 三国英才:第一个水军人才,广陵高雅

第9章 三国英才:第一个水军人才,广陵高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吕小布缓缓环顾四周,看着议事厅内的张邈、张超、张辽、高顺、高雅等人,目光深沉,心中暗自盘算:“如今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陈宫和张邈已经基本稳住,张超等人也无大碍,暂时不会生出其他事端。当下最重要的,是迅速掌握兖州与濮阳的最新局势,以便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想到这里,他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缓缓开口说道:

“兖州地势险要,民众众多,粮草充裕,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这里正是我们图谋大业的根基所在。然而,正如孟卓兄所言,兖州虽然已开始汇聚我等之力,但真正控制的地盘仍然有限,势力基础尚不牢固。若要稳固兖州局势,还需在座诸位同心协力,共谋良策。”

吕小布稍作停顿,目光逐一扫过在场诸人,语气柔和却暗藏深意:“既然今日大家齐聚一堂,都是兖州的栋梁之才,不妨畅所欲言。各位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经历,看看我们如何能合力将兖州这块宝地彻底掌控在手中,真正为我们的大业打下坚实基础。”

张邈缓步起身,神色郑重,语气平稳却带着几分忧虑地说道:“兖州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阴、东平八郡国。自我等起兵反叛曹操以来,各地虽有响应之势,但实际掌控的地盘依旧寥寥。我虽为陈留太守,但如今陈留早已被曹操牢牢掌控。陈留地势平坦,四面无险,向来有‘四战之地’之称,若无雄兵强将,实难守住。兖州的重中之重在东郡,不仅因其为兖州治所,更因为曹操在那里囤积了大量粮草辎重。但可惜,东郡如今只剩下东阿和范县两地在我等掌控中,济阴郡的鄄城也仍在曹操之手。而东平、任城、济阴、山阳虽时有我军渗透,但局势依然反复,未有定局。”

张超接过话头,起身说道:“兄长所言不虚。虽兖州各地纷纷响应,但我等实际控制的土地不过寥寥。以我广陵为例,地处江北,虽有险要之地,但与徐州相较,广陵少有坚城,大族盘根错节,各方势力相互牵制,实难拧成一股绳。我虽挂名广陵太守,但自从随兄长抗击董卓以来,麾下军队便长期驻扎在东郡濮阳,广陵事务早已交由袁绥暂代。如今广陵虽未完全失控,但已显力有不逮,若要更进一步,只怕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高雅,补充道:“不过广陵虽地势复杂,却有高家这样的地方豪族大力支持,尤其是高家嫡系的高雅兄,与我素来交好。高雅兄不仅协助我稳定广陵地方事务,还在我驻守濮阳期间,多次调拨粮草辎重相助。高家堪称我张家最为重要的盟友之一。”

听到此处,高雅连忙起身作揖,语气恭敬而谦逊:“温侯明鉴,张家与我高家关系深厚,唇齿相依。虽不敢自比陈留高氏或渤海高氏那般显赫,但在广陵一带,家族尚有些许声望和影响。若温侯有任何吩咐,我高家上下必定全力配合,愿为温侯扫平障碍,尽绵薄之力。”

他说罢,重新低头作揖,态度谦逊却显露出对吕小布的全心支持。

吕小布闻言,脸上露出几分赞许之色,缓缓点头说道:“高家既为江北豪族,又与张家交好联手,确是我军在广陵的一大助力。早就听闻广陵高家英才辈出,而高兄虽非行伍中人,却在地方士族中威望甚高,实乃难得之才。据闻,高兄不仅熟悉广陵事务,更在水军方面颇有建树。不知是否属实,可否详细说来?”

高雅见温侯如此推崇自己,心中既敬且喜,连忙拱手答道:“温侯明鉴,广陵地近长江,水网密布,舟楫往来四通八达。属下虽未亲历沙场,但自幼耳濡目染,对水战之事略有所知。家族在广陵一带时常协助地方整顿水军,以防盗匪滋扰。若温侯有意在广陵组建水军,属下虽才疏学浅,亦愿为温侯效犬马之劳,略尽绵薄之力。”

吕小布闻言,目光微亮,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广陵水网交织,确是组建水军的天然之地。高兄既熟悉当地事务,又有组织水军的经验,正是合适之人。水军非一日可成,但如今局势多变,正需未雨绸缪,方能在乱世中占得先机。待回头我会调拨一部分资源予你,高兄可从熟悉水务的士卒和地方百姓中择优挑选,尽快展开训练。有任何困难,尽可向我或公台提请。”

高雅闻言,心中暗自激动:“温侯胸怀大略,知人善任,绝非寻常枭雄!此番委以我水军之任,我断不能辜负他的信任。”他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郑重答道:“属下定不负温侯所托!必将竭尽全力,为我军打造一支精锐水军,以助温侯早日平定乱世!”

张超继续说道:“而中郎将高顺将军,便是高雅的胞弟,高顺将军虽出身广陵高氏,但他为人刚正清廉,与广陵高家的庞大势力并无深厚瓜葛。仲达将军少年时便以刚直闻名,他不饮酒,不受馈赠,也从不以权谋私。正因如此,他虽为广陵高家出身,却未得到家族的特殊支持,反而与其他豪族的子弟鲜少往来,性情孤高。”

“然而,仲达将军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对军队的严肃管理。陷阵营七百兵甲虽少,但铠甲斗具精良,队伍整齐划一,每次战斗,无不以摧枯拉朽之势破敌。此营之名,足以震慑敌胆。然温侯可能也知,仲达将军性情木讷,不善言辞。若要与人交往,恐难与士族名流相融,但若单论军才,我以为,即便曹操麾下的于禁、夏侯,也难以与仲达相比。”

高顺听到张超如此评价,依然面容严肃,毫无波动,只是抱拳说道:“温侯谬赞,属下只是谨守军职,无甚功绩,惭愧不安。”

吕小布却露出一抹微笑,拍了拍高顺的肩膀:“仲达,你太过谦虚了。仲达将军所领的陷阵营,可谓是我军中最精锐的步兵部队。无论是攻城还是破阵,无不所向披靡,实乃我军的中坚之力。自濮阳一战,更是证明了陷阵营的强大战力。但我也明白,这支精锐部队耗资巨大,无论是铠甲、兵器,还是日常消耗,都极为惊人。未来若想让陷阵营更上一层楼,光靠数量的增长恐怕难以持续。你可曾考虑过,如何让陷阵营在现有基础上更为精进?”

高顺站起身来,抱拳说道:“温侯明鉴,陷阵营虽号为精锐,但正如温侯所言,其消耗确实极大。每名陷阵营士卒皆披重甲,两件盔铠相叠,行动虽灵活,但负重极大,且装备维修、训练耗费不菲。属下也曾思考,若想让陷阵营长久保持优势,单纯扩充人数恐非良策。或许可以调整陷阵营的功能分工,让其更加高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