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画看着搜出来的那些出土文物,不由得大为赞叹:“这‘金釭’真好看,一头那么多尖齿,上面还有漂亮的花纹。”
“这种加固木构件接头的东西,是周秦时代常用的,想不到到了唐朝还有人会这玩意儿。太神奇了。”
“这么说是我运气好喽?”
“且~就你会往脸上贴金。”
“那不然怎么解释这里会残存这种技术?”
“这叫‘礼失求诸野’。”鲁广建一板一眼地说道:“技术都是从发达地区开始外传的,也是从发达地区开始更迭的。所以当长安、洛阳都用上更成熟的榫卯结构时,偏远的洪州反而还保留着秦汉的金釭遗风。”
“好吧,姑且算你解释得对吧。”林小画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怎么你还不服?”
林小画见鲁广建蹬鼻子上脸,便发飙道:“有你这么跟甲方妈妈说话的吗?看来你金条是不想要了。”
“啊?”鲁广建一秒变脸,“甲方妈妈我错了,甲方妈妈最好了,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
“瞧你这德行。”林小画笑道,“你们现在钱够花不?公司运行得怎么样?”
“挺好挺好,工资补发了,五险一金都补齐了。”鲁广建开心地说道,“现在全公司的人都对你感恩戴德,正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报答林总。”
“哎哟,被你说的,真是肉麻。”林小画听得浑身一哆嗦。
“虽说是开玩笑,但是大家是想你啊!”
“那你怎么说的?”
“能怎么说?”鲁广建无奈道,“只能说你常驻甲方那里搞关系了。”
“哎,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你在那边就一点穿越的蛛丝马迹都看不出来?”
“真看不出来哎。”
“哎,这不科学……”
林小画也挺想念现代的,不知不觉红了眼眶。
鲁广建见状,赶紧安慰道:“不聊这个了,不聊这个了。你安心睡吧,明天还有一堆人指望着你呢!”
“指望我?”
“不是吗?”鲁广建很认真地说,“你现在是一肩挑两头,古代的木匠班子,现代的设计公司,全靠你在支撑啊!”
林小画听了不由得自豪起来,也悄然滋生出了责任感。想到这里,她便打起了精神——顶梁柱需要的是坚强、坚强、再坚强!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画忙得跟陀螺一样。
她先是和老梁头去把阎都督荐贴里的洪州耆老给拜访了,普遍都相谈甚欢。林小画请了其中几位热心的,去参与材料采买、雇佣工人、财务支账、现场管理等主要工作。
此外,林小画的重心就在梁知栋这一边了。
她把自己见到的那些金釭文物给画了出来。梁十三一看,迅速就理解了这种技术。不过古代真实的金釭比较简单,主要都是两个头的直筒和拐角筒,三个头的就不多了。而梁家班需要的,是至少四个头的金釭。有些地方甚至要五个头的。
两个人一起合计了半天,把四头、五头的金釭图样给画了出来,然后一起去找铁匠顾。
这铁匠顾在城东一个里坊。人长得黝黑黝黑的,手臂极其粗壮,一看就是常年打铁练就的麒麟臂。
由于胡老提前打过招呼,所以铁匠顾知道他们的来意,接待非常热情。但是,当他看到梁家班需要的金釭图样时,不禁皱起了眉头,半天没发出声响。
“顾叔,这有难度?”
“嗯,是的。”
“难在哪里?形状太复杂?”
“那到不是,小的东西才怕复杂。你们这个主要难在太大了。大了之后各部位尺寸都大,所以形状复杂反而不是难点了。”
林小画和梁知栋对视了一眼,再扫了扫四周,这才发现他们制造的金釭不是用在建筑上的。从现场的半成品看,用得最多的是套家具腿,最大的是套车轴,还真没见到能套梁柱的。
林小画不死心:“大的具体难在哪里?模具不好造吗?”
“主要是难在尺寸控制。这种套筒,大了就松,小了就箍不上,需要细部尺寸都卡得刚刚好。”
“这么说,做是能做出来的,只是不知道能否套的紧?”
“对的。”
“那这样,你先按照我们这个尺寸,略微放大,略微放小和正好的,各做一个。我们回头来实验。”
林小画见铁匠顾面露难色,便赶紧把金铤塞上:“阎都督的工程,还望顾叔放在第一位。钱你放心,绝不会亏待你的,只是其他的活都得先让一让了。”
铁匠李咬咬牙,接下了这个活。没过几天,他就派人来通知,可以去试了。
梁知栋早就准备好了木梁,连忙雇了辆车,和林小画一起赶过去。
到了铁匠铺,他们一刻也不停歇,立即开始组装。
可是忙活了半天,他们发现都不太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