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案件记录,就我看见的遇见的这种情况都不少。
扶苏垂眸快速在竹简上浏览着,“秦律虽明文规定不可拒收半两钱,但量刑不宜过重,因而难以杜绝。”
“公子明鉴。秦自孝公以来便重本轻末,因而商业较之东方六国欠缺发达,货币制度不够完善。”
“看来,子清已找出症结所在?”边说着,一双漆眸边浏览着竹简上的文字。
微欠了欠身略感赧然,“此等经…济问题着实复杂,渌稍稍有些头绪,但在细节上还有些疑问想请教公子。”
闻言扶苏抬眸向我扬唇浅笑,一双漆亮眸子含笑示意,虽不言语也能教人知晓他在等待下文。
“以秦半两统一货币后,其余六国币种作何处理?”
扶苏放下手中的竹简抬眸向我,“各地情况不尽相同。”
见我微侧了侧头略显疑惑,他解答道:“燕齐两地均用刀币,当地规定刀币需上缴,兑取等量半两钱。”
我微微颔首压下心中的疑惑示意他继续。
“韩魏赵三地使用布币,赵地政策与燕齐相同,韩魏稍许宽松,需上缴兑取等重半两钱。”
三晋春秋本属一家,使用相同的货币倒是很好理解。如此说来,第一个疑问已然得到解答,燕齐赵三地政策相当霸道了。
“子清有何疑问?”扶苏顿下问道。
“不是还有楚国么?公子您先讲完。”
“楚地情况较为复杂,本欲依韩魏之策等重兑换,但楚地幅员辽阔,加之它所用钱币十分特殊,因而推行起来困难万分。”
原来后世所说的统一回收重铸是真的。只是在实施手段上各地有所不同。
“半两钱因其含铜半两而得名,燕齐刀币含铜约二两,若等量兑取,则民亏而国利,是以民间私铸成风;三晋布币含铜约一又四分之一两,虽是等重兑取,可韩魏蕞尔之地人丁稀薄,此举乃收买民心之举。至于鬼脸钱欲效韩魏之策……”
停顿间我似乎捕捉到扶苏眼眸间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眼睑轻敛稍显不悦可四目相接一瞬他却垂下眼帘,似是……有些躲闪?
本欲按照之前的算法揶揄一番,但直觉告诉我,这件事牵动了他的心绪,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慎言为好。
“公子所说楚地钱币特殊,是因鬼脸钱含铜量低,甚至不到半两钱的六七分之一,但楚地却有黄金货币郢爰为硬通货储备,构建成一套货币系统,因而地位难以撼动。”
良久,只听得一声轻叹。
我忽而意识道,我又自作聪明了。
这是个很简单的数学题,你用一枚半两铜币强行换取人家二两的铜币,这怎么都是一种霸权行径好不啦。至于韩魏,由于灭得早以及它俩地盘小是以等重兑换收买民心,而赵虽灭在韩后魏前,但他体量大,若效韩魏之法收割得便不那么痛快了。至于楚国,那是纯粹踢到了钢板,却也不是不能解决。
而此等算术问题,帝国之人岂会不明?
不过是一个贪字罢了。
对于既得利益者而言,你让他少吃一口,便等同于割他一块肉。
肉食者鄙,说的就是这帮人。当然,许是他们不知道货币系统崩溃严重通货膨胀是怎样毁灭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才会这样有恃无恐。
这就是暴秦呐!
可这是个处于探索期的时代,要辩证地看待而不是以个人主观好恶去苛责。
“子清何故唉声叹气?”扶苏倏然抬眸向我。
呃~我刚叹气了?
我深吸一口气侧头问道,“公子明知症结所在……如此,是在考验在下?”
扶苏敛了敛眸,双唇轻抿目光凝定向我,“子清既己了然,腹中可有良策。”
所以,秦的问题,己非诸如此类细枝末节之问题,很大可能上是人的问题。
更甚者,是制度的问题。
这个庞大的帝国从鲸吞六国便开始消化不良,内部矛盾在此作用下日益激化,只是在嬴政的强硬手腕下暂时被压制,其实内里早已开始腐烂。
大秦,需要的是一场外科手术。
扶苏是最好的主刀医生,不论是其理念、秉性,还是其嫡长子身份地位。
他不争,只因帝国上下都默认了他继承人身份这一点。
因而他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了如何为父解忧,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
我是愿意支持他的,即便结果不如人意。
即便,不是出于某种利益相关的考虑。
我抿了抿唇,抬眸向他,声色笃定——
“待公子即位,分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