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学后,嘉和帝赏赐国子监两大木箱名家书帖,二王、欧、虞、颜、柳皆有。
沈昀正在一一分门别类。
苏云起一歪一晃走了过来。
“昨日未觉如何,怎么躺了一晚,倒像被人揍了一顿,浑身不得劲。”
“立规矩真是不好受。”
他说着也帮沈昀一起理了起来。
沈昀道:“这么严重?那照你所说,监内这些杂役,日日都忙,那还要不要活了?”
沈昀取过他手里的字帖,“你还是歇着吧,我来。”
真是位娇少爷!
遥想当初为复仇,拼命习武的日子,那时每天天光未亮一睁眼便是练,刀枪剑棍摸到哪个算哪个,有时候累的浑身上下没一块骨头听自己的,扎着马步都能睡着,爬上床连身都翻不了。
相比昔日,如今的日子,真是好到不真实了。
苏云起心有旁骛,压根儿没听进沈昀的话,他只觉周遭一片幽香,芳涟阵阵,不由得凑近沈昀轻轻嗅了嗅。
沈昀缩了缩脖颈,望着他,“怎么了?”
“今儿可算是被我逮住了,”苏云起一脸得意的看着沈昀,径自指出,“就是你身上,有股香味儿!”
沈昀诧异,抬袖闻了闻,“没有啊。”
苏云起充耳不闻,绕着沈昀转了圈,“好早便觉得你身上有股香味,只是若有若无的,原还以为是我恍惚了,今日准错不了。”
沈昀心觉好笑,这个苏云起,没事就爱到处闲打听,之前还因此得到便利,如今风水轮流转,竟查探到自己头上来了?
沈昀又偏头嗅了嗅衣领,“哪有啊。”
“有,绝对有。”苏云起言之凿凿。
沈昀正欲反驳,恰逢豫王路过,苏云起一把揪住他, “王爷来了,不信,你问问王爷,你到底香不香?”
冒然介入二人争执,彤城澈仍是神色如常,慢条斯理,仿佛认真思考过一番,半晌来一句:“是吗?沈大人熏香了?”
正待苏云起要对豫王的反应表达不满之际,豫王作势要走近沈昀,“要么……”
“对对对,你闻闻瞧,我绝对没有骗人。”苏云起在一旁振振有词地说着。
先前之事绝不可再犯,沈昀见状忙后退一步,着急之中,生出一计,“别、别,不用……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怎么回事了。”
苏云起和豫王两人都看向他,静待他“招供”。
沈昀想了想,道:“哪来什么香味儿?天还热着呢,不臭就算不辱没此地了。若非要说……想来是我前几日和玄亮兄出去玩时留下的。”
苏云起闻言神色几变,八卦“香味”一事的兴致浑然不觉便跳走了,他笑吟吟追问道:“哎,说说,那又是怎么回事?”
“想听啊?”
“嗯!”苏云起点头。
沈昀把一摞字帖摔他手里。
“边走边说啊。”
沈昀说着自己也捧起一摞与苏云起一道往门外走。
初秋烈阳高照,远近无云,他忽然驻足,对着门口喊道:“王爷,此事还望保密,切勿告诉李大人。”
苏云起见院内豫王骤然驻足,而后大步往里间走去了,低笑一声,得了趣似的,“羲和,我发觉王爷好像挺愿意跟你闹着玩。”
沈昀不以为然:“忙你的吧,他那是闲的慌。”
安置好名家书贴,午后沈昀又忙起了八月月试的考卷来。
阅卷任务早已下发于张楠等教官,如今沈昀倒也不必像之前那般亲自批改,但每次还是会细看监生们的答题情况。
月月考试,于学官教官们而言,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好在监内领导者们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渐渐悉数反应在了一张张答卷上——学子们对于儒家经典的掌握情况,已有了明显进步。
沈昀的心情也慢慢舒朗起来。
即至看完最后崔浚的卷子,他打个哈欠,伸个懒腰,起身给自己斟了杯茶。
颇有些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味。
窗户外,小黑两爪并用,啃着一块肉骨头,细看好像还是午间自己丢与它的那根。
沈昀又缓步来至门口,豫王一身蟹壳青色衣裳,正坐在堂屋看书,一旁赵元为其打扇。
这人怎么跑这坐着?
沉思须臾,沈昀走上前去,客套道:“王爷手不释卷,在看什么?”
“一本诗集。” 彤城澈说道。
复又抬目问沈昀:“你可要看?”
沈昀放下茶碗,顺手接过,看封皮上写着《缙秀集》三个字,他顿了顿,印象里没见过这种诗集,“这是打哪来的?”
“监内学生所作。”
沈昀点点头,翻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