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盼一的简历干巴巴的,但学校和专业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不一定是褒义的亮眼——它被作为hr的谈资,在午餐的时候说给了工作室其他人,但却被合伙人无意间听到。
“我叫Kelly,也是A大的毕业生,只不过我已经工作二十年。”大美人冲他伸出手。
“我们那届有个同学,现在在华东一所高校当教授,他最近刚接了首都台的一个项目,要带着学生去做综艺,我这里你确实做不下来,不过咱们都是一个学校的,我可以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你,如果你还想在圈子混,可以试着打开思路,不要只着眼在戏剧剧本,那已经是红海了,僧多粥少,唯一麻烦的是,这种外包综艺项目,收入可能并不可观。”
“先积累经验吧。”
许盼一倒是没有畏难的心,再难还能比他和倪约在山路吃土难。
“行,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们学校出来的人,怎么样也不会混得太差的。”Kelly自信的笑起来,许盼一觉得这姐太会安慰人,但真的对上她的眼睛,又觉得她慧眼识珠,说的话似乎可以相信。
离开工作室的时候,Kelly又叫hr把简历打出来,指点许盼一修改润色,让他回去之后重新给自己发一份电子版CV,她要邮件给她的那位同学。
没多久,许盼一就收到了广海大学传媒学院汤成旺教授的邮件,邀请他加入他们的团队。
得到这个好消息,他第一时间向Kelly道谢,又就期初资料聊了一会,但他其实对综艺的制作没有任何概念和体系,也不懂里面的门道,看到立项说是一款学习综艺,脱口而出:“我看网上说,娱乐圈九漏鱼太多,该不会派我去讲课吧?”
气氛凝固了一两秒。
“什么讲课,让你来写剧本的。”Kelly捧腹大笑,说:“你跟我口无遮拦也就算了,到外面千万不要随便乱讲话,哪怕你说的确实是一部分事实。”
许盼一满脸通红:“我不说了,”过了一会,他又忍不住开口:“就一句。”
“嗯哼?”
“综艺和剧本有什么关系,综艺需要剧本?”
Kelly点了根女士烟,慢慢吐雾:“你应该问,现在还有哪些综艺没有剧本。”
许盼一沉默,他还真说不出来。
“上次你和我说,担心自己写不出不同的人物,信我的话你就去,人设能让你写到吐,当场就能见效果。”
Kelly点到为止,拿上包去赶下个场子去了。
许盼一左思右想,和八卦女王又聊了一下,费雯送了她一堆废话和鸡汤,但不忘强调了两遍——
“首都台财大气粗,邀请的明星嘉宾肯定不差,记得去要签名。”
“要谁的?”
“能要的都要,但凡发达一个,你就可以去挂海鲜市场了。哎,想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我们班人手一个签名,可他们都不争气,没一个发达的!”
“……”
许盼一找到了自己赚不到钱的原因。
——
到了约定的时间,许盼一去首都台报道,才知道这个项目落地也并非一帆风顺,据说最开始,首都台立项的时候主打非遗路线,想让嘉宾去做做缠花青瓷,叶雕面塑,一面符合现在的国情,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一面能还能推广本地特色,配合政府完成指标。
然而,华东台抢在他们之前开了一档类似的综艺,但节目播出后效果却实在惨淡,电视台毕竟自负盈亏,收视太低,广告商都要撤资撤档。
这就苦了立项那批人。
这下不仅要考虑节目形式,还要考虑到商业利益,在节目形式不大改的情况下,要吸睛博眼球,只能从内容下手,主打一个反差和抓马。
于是领导一拍脑袋,从学非遗手艺,下沉到让明星去学一些高难度或者平时完全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挖掘机汽修电子厂,毕竟观众乐得看这帮人灰头土脸。
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邀请的嘉宾水平五花八门,大部分人是冲着露脸来的,谁他妈肯去吃那样的苦,尤其是那些代言奢侈品的大牌,会愿意去学什么挖掘机汽修种地,打碎滤镜回到土里土气的环境中吗?
答案肯定是不会。
大明星不愿意来,没流量的小明星招商引资效果不佳,电视台又不干了。
最后,首都台决定,请汤成旺教授带着研究生团队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
当然这只是官方说法,广海大学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传媒学院的教授本身又是出身首都的学阀,拉到电视台的资源也不奇怪。
汤成旺已经四十好几,往前追溯,那个时候大学还没扩招,能上本科的人也寥寥,他能以当地文科状元的水平上A大,本身本事就不弱,再加上本人健谈,靠着校友会和networking接这种活不是第一次。
他们作为第三方顾问,和电视台的人对接开组会,团队里年轻的姑娘们都是资深的综艺观众,叽叽喳喳发言,从明星聊到了选秀节目。
许盼一插不上话,一个人默默把会议内容整理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