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新冠时期的爱情 > 第64章 关于买房子这件事的思考和分享

第64章 关于买房子这件事的思考和分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果我未来的读者有学习经济学的,或者对历史感兴趣的,我想在这里表达一些关于买房子事项的思考。

公元后2024年,中国这个国家在房地产行业频频公布政策调整。

目的只有一个:鼓励大家买房。

可是整体来看 ,经济形势仍然不是非常乐观,所以多数的人都是唱衰房市,觉得中国过几年经济会像日本失落的10年那样,经历萧条。

经济萧条是非常可怕的。

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经济体的描述,而是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伟大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和芒格就是在经济萧条的时代出生的,他们经历过那样的时代,所以骨子里有非常谨慎的烙印,从不轻易出手。

我大学修过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我对那些都不是感兴趣,看过达利奥发布的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视频短片,如果你没有看过这个短片,我强烈建议你去看一下,用生动的动画和简短的描述,讲述是什么是通货膨胀,是什么是经济萧条。经济的周期又是怎么样的。

我忽然想起最近听书的内容《贫穷的本质》,美国经济学家写书,也不能说不通俗易懂,但是喜欢讲案例和实验,而刚刚好这些内容和我们自己的所处环境非常不同,例如讲教育,家里7个孩子,只能供得起1个孩子上学,这是在我们这个国家很少出现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教育成本非常的低,而且上大学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我大学就是贷款上的学,后来工作还款4年,每个季度还款2000多一点,对我的收入来说,不是很沉重的负担,是很轻松就可以还完的。

所以我们的国家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即使在最贫穷的地方,儿女教育的成本都是父母可以轻易承担的,但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反而是稀缺,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孩子都要努力读书,才能考上更好的学校,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所以环境和个国情不同,他讲的例子,我们很难能完全理解。

这本书核心告诉人们一个观点,就是,想要摆脱贫穷,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

教育投资真正的回报是10年后,书里讲多数的贫穷家庭无法为了10年后的日子,也就是孩子的将来做打算,只图眼前温饱,所以一辈子世世代代,无法摆脱贫穷。

我对这一点,真的感同身受。

我有一个山西的大学寝室友结婚了,邀请我去参加婚礼,我来回的飞机票和高铁票都不是很方便,就没有去现场,另外一个祖籍山西的同学去参加了,这个同学是我大学最好的朋友之一,她是顶级的学霸,考试都是前几名,毕业后免考试,直接录取本学校的硕博连读,毕业后在山西财经大学当老师。

多好啊,老师,备受尊敬,而且还有寒假和暑假,工作清闲不用加班,大学老师如果没有课还可以直接不用上班。

当年我挂科,都是这个学霸帮我补考补习,她讲的逻辑清晰,有条理有思路,我那时就觉得她适合当老师,预测到她以后会成为老师,当时我就和她说,以后当老师了,遇到调皮旷课的学生,不要挂人家的科。因为并不太代表她真的不好学,仅仅是对课程不感兴趣而已。

没想到,她真的成为了老师。

为她感到欣慰。

后来陆陆续续见了好几个大学的同学,无一例外,都有非常稳定而且不错的工作,已经成家的,另一半也基本都是体面且稳定的工作,很多公务员,在国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基本上,多数人都在大城市安家定居。

我们一起老同学团聚,会回想大学时候的岁月,会感慨我们那个时候很穷。

是啊,我们的同学,虽然有一部分是城市来的,但是大多数是农村来的孩子,他们如我一样,都是刻苦读书,考上这个大学,然后有这个文凭,很多人校招就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然后一直在公司里面工作。只有我是一个折腾的,跑去北京,还换了那么多份工作,他们很多都是一直做一份工作。

我听到他们讲近况,未来的计划,我能明显感觉到。我们这一代人,不管出身如何,到现在毕业10年,多数的人都安居乐业,有房子,有稳定的工作。在我妈妈的眼里,那些能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并定居的,而且收入稳定的,都是非常好的家庭条件了,他们的孩子就是城里的孩子了。

那些经过教育的一代人,也完成了这一代人的使命,从农村走出来,到城市里定居。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而我的两个表哥,因为小时候淘气早早退学,现在做的工作都是出力气的工作,不能说日子过的不好,但相对上班来说,着实更为辛苦,收入也更加不稳定而且并没有非常高。

就像今天我要聊的关于买房子的事情一样。

如果你只看眼前的,短暂的得失来评判一个人的选择,那么你确实可以说出很多道理。

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眼光,他就很难能摆脱贫穷。

最近这两年,房价掉的厉害,但是如果放眼看去,贬值的仅仅是房价吗?可以明显去看到,股市经历了巨大的缩水。之前中关村的传说是,和投资人在咖啡馆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获得500万的天使投资,那个时候,大家讲中国梦,讲经济发展,那个时候,大公司竞争高歌猛进,大批招聘人员,跳槽随便都能涨薪30%-50%。

你无法说是经济繁荣还是泡沫,但是那个时候,大家都是盲目乐观的。

现在只是趋于理性而已。

大公司趋于理性,所以裁撤掉不盈利并且没有长期盈利希望的项目,一级市场趋于理性,不再随便一个PPT就可以忽悠投资人,二级市场趋于理性,股票回归到公司真实的价值和未来的真实的潜力预期,同样,房地产也趋于理性。

不再是随便就涨,炒房人一波又一波。

我基本上不和别人聊买房子的事情,因为无一例外的,都会说,我买的不对。

买贵了,买早了,买的地段不对。有一部分安慰我的朋友和我说,终于定居稳定下来很好。

事实上,如果今天我再买这个房子,它确实会更便宜的,所以,这样看来我的决策是失误的,是不明智的,经济是受损的。

但是我从没后悔。

一点都没有。

并不是说我嘴硬,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也是承认的。从经济效益上来说,确实,这个决定有些鲁莽,不止买房决定鲁莽,买家具,定柜子,搬家,一切都极为仓促快速,我从付定金到交房不到2个月,到入住不到3个月。这期间我完成所有买房贷款交房的流程,以及购置所有家具家电和搬家的事项,还是在我工作日都正常工作且加班比较多的情况下。

之前有一个同学说,大学时候就觉得我非常有主见,做事有魄力,他们作为男生都觉得自愧不如。

后来我买房的经历,我发现,我确实是有一些能耐。

人生关键几个重要决策,就在转瞬间,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

我就是这样想的。

我买房子时候,想的很清楚。主要几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关于首付,那个时候,房地产商也是在拼命甩卖房子套现,所以开出了1成首付的政策。而我的房子,一成收入的情况下,和我公积金账户里面的钱基本差不多。我在付首款当天就操作了提取公积金,第二天就到账了。

所以我的朋友调侃我,说我买了一个房子,还不如去欧洲旅行花的钱多。

所以这个首付的钱,去掉提取的公积金之外,我多加了不到3万元,然后买房该交的契税,也是中介出的,有的人买的二手房还有中介费,我也是没有的。

所以买房一次性的付款,真正从我的账户上支付的现金不到3万人民币。

确实比我去欧洲10个国家旅行的花费要少。

更多的支出是我买家具的钱,房子是精装修交付的,并且是现房,已经空置了半年多可以马上入住。

我从支付买房定金的那天起,就没有再支付过租金了。就像冥冥之中的巧合一般,我上个季度交的租金,加上我之前支付的押金,刚刚好能支撑到我搬离的日子。

所以从买房的那一刻开始,我再也没有支付过租房租金。很多人买期房,要等几年,还要空置避免甲醛,我都不用浪费这个时间,我也不用一边承担房贷压力,一边租房支付租金。

然后说贷款,很多人,如果单看贷款的金额,会觉得这辈子都是给银行打工的。

这种说辞就是完完全全不理解金钱的时间价值。这个是微观经济学里面的概念,钱不只有货币面额的价值,还有时间价值。就是说随着时间,此时的金钱在未来实际是不断升值的。同样,我们用了这笔钱,并且此时此刻没有这么多,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有,那么就要为此时要花的钱,支付它的时间价值。

我贷款27年,每个月的房贷大概9000元,随着利率的下降,还会下降一些。明年每个月还贷金额也会下降一点。

但是我的公积金大概5000元,我每个月只需要支付不到4000元而已。那么重点是,我之前租房子也要好几千呢!!!我自己独租的公寓,要4500元,比我每个月需要支付的还贷金额还高,后来我和一个同事女生合租,每个月的房租明显降低,大概2300左右,但是我明显感受到了和另外一个人一起住的不方便,而且房子也没有那么好。

所以,我相当于,每个月只只是多花1700元,就可以住我自己想要的、喜欢的大房子。

如果我问你,现在,让你每个月大概多支付不到2000元,你就可以拥有并且住进自己的房子,你会怎么选?

这个时候,房子会不会跌,是否买贵都不重要了。

这个时候明智的选择就是买。

如果多年之后,或者此时此刻你也面临这样的选择,重点并不是有没有更便宜的,而是,勇敢并且坚定的选择,买。

好了,如果你的决策是买,那就没有对错了。

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有更便宜的呢?有地段更好的呢?有更加合适的呢?

是的,一定有。

但是我清晰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

地段更好的都是老房子,我租房子去看房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些老房子,因为地段好,在繁华商业区,不管格局还是采光,不管从小区的建设还是楼外的装修,都是旧旧的,而且还很贵,我能买的起的都是不大的户型,买下来是一定要重新装修的,而且还是比较大改动的装修。

有更便宜的,但不是现房,就要等,那就有风险,因为现在暴雷的房产公司太多了,烂尾楼是一个听上去可怕,但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不敢承担这样的风险,有现房为什么不买现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