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囚禁男主的反派要如何活命by依伊以翼
视角:主受
类型:宫廷侯爵,穿书,强强
萧予安穿书了。穿成了种马小说里的断袖少年君王。真是凄惨,悲凉。于是萧予安开始为了能活下去而努力。但是!那些路人甲乙丙丁,你们想要搞男主也就算了,能不能不要老把他送我身边来啊?萧予安觉得自己是宠男主没错,可是那是因为他想沐浴主角光辉啊!萧予安:“不要再虐男主了!!!你们不怕死,可是我想活啊!!!”
在萧予安不断送温暖中,男主晏河清软化了,男主也知道萧予安不是正在的北国国君(27章,萧予安告诉男主)。武宁王爷事变,红袖殒命后,让萧予安知道他穿越的是北国国君,因为他的命,已经不单纯是他的命,也是红袖救下的北国少年君王的命。之后北国经历旱灾、整治贪官,却又遇到蛮夷胡虏率兵扰乱边疆,就意味着之前骚扰南燕国的计划只能沦为空谈,之后南国北伐,北国运送军粮的小队遭遇雪崩,全队覆灭。李无定劫粮被围,全军覆灭,无一人生还。兵临城下,赵公公天坛殉国,萧予安投降,交予国玺地图,请求勿伤北国百姓。北国篇亡
桃源村篇,晏河清重伤,你大老婆和你二老婆私奔了!你三老婆的剧情还触发不了!萧予安只好走女三的路线,救晏河清。东吴国将士杨厉业让南燕国皇上从眼皮底下溜走,折磨萧予安,因东吴国有好几名将士都是当初萧予安救下的,东吴士兵偷偷就下,送回桃源村。晏河清灭东吴国后,接萧予安回北国,然而谢淳归恢复记忆,刺杀晏河清,萧予安自刎,他死前对薛严说:“您转告晏河清,让他过好后半生,我想看看,他的太平盛世,他的繁华天下,他的江山社稷,是怎样一副安稳的模样。”
萧平阳魂穿成西蜀国郡王,之后HE.
其他副CP,也是大爱。
杨柳安和晓风月
永宁公主和萧平阳
张白术和林参苓
意难平李无定和谢淳归
(文章节选)
1
萧予安看见曾几何时的自己肆意地笑着,信誓坦坦地对晏河清说:“晏河清,你当我的贴身侍卫吧?我保护你,绝不让别人伤到你。”
而如今,他也算说到做到了。
但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以北国君王的身份护晏河清。
再没有以后,再没有第二次。
如若还有重逢之日,定是兵戈相见之时。
2
萧予安放走晏河清,北国却经历了旱灾,国库因为早年北国君王荒诞无度,本来就不充盈,如今耗尽粮仓,只为救济百姓,却在层层发放的时候,全部沦落进了贪官的肚里。
李无定抱拳站在朝堂上,掷地有声、不卑不亢地说:“皇上,赏罚分明才能换来天朗水清,自古有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树木的腐烂处不挖,就会越烂越多!官吏无贪,才能强国!”
“李无定!你口出狂言。”忽有数名大臣起身,愤愤反驳,“当年先皇先帝建国安邦抚社稷,这些老臣哪个不是功勋累累,有恩天下?就连先帝也对他们敬上三分,你今日如此冷漠薄情,还配称仁义?”
李无定冷笑:“仁义?身陷恶臭泥潭里的人也配说仁义?惩恶才能扬善,治国之道,本就是治奸!你们竟然还有脸为他们求情?”
“你薄情寡义,一错掩德,我有情有义,自然要求!”
“嗤一一”一直未说话的萧予安突然冷笑_声,“吵完了吗?”
朝堂上的几人连忙下跪,不再言语。
萧予站起身,盯着底下的人,一句一顿,眼眸冷峭:“你们为他们求情,那谁来替那些凄惨饿死的百姓求情?谁来替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求情?你们朱门酒肉臭的时候,曾有那么一瞬想过你们府邸门口还躺着白骨吗?还有那些求情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在替谁求情,你们分明在为自己求情!我没让李无定继续查下去,不代表我什么都不知道。”
那些老臣怎么都想不到,曾经听风是风听雨是雨的皇上,竟真的会重罚他们。
有人悔恨心寒哭诉,有人窥见自己的一寸赤心。
李无定抬起头来,看着朝廷上那挺拔的身姿,抱拳的双手渐渐攥紧。
他曾跟随孙老将军征战,凌云壮志,却慢慢地失望于先帝的酒肉池林,失望于少年君王的□□无度,失望于满朝上下的口蜜腹剑。
他曾无数次梦见家乡,梦见那些饿死的孩童瘦骨如柴发黑的身躯,他还曾无数次梦见沙场,梦见一把把利刃刺穿着他兄弟们的胸膛,他满头大汗地醒来,一转身又得面对一个君王荒淫、奸臣当道的国。
于是李无定不停地扪心自问,对于一个百姓疾苦的国家,将士们的牺牲真的值得吗?!
而如今,心底曾经那份报国的信念,竟然开始隐隐重燃。
惩戒完贪官,萧予安重新赈济救灾,这次由他亲自监督和催促,流民渐渐安顿下来。
而此时南方传来消息:南燕国在恢复国力兵力的同时,还在悄悄地招兵买马。
3、
萧予安晈牙闭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索对策,最后轻声道:“依旧发兵南燕国,边疆就先将城池割据给蛮夷。”
然而第二日,谢淳归就跪在了大殿上。
“皇上!”少年郎声嘶力竭地喊,“我大北国从未割地和亲以贿外邦!!如今示弱,那就是断了骨,灭了魂!! 我愿领兵前往边疆御敌!要么将蛮夷赶出我国疆土,要么......”谢淳归一顿,眼眸炙热如火,震彻山河,“我马革裹尸,不归故乡!”
萧予安敛眸沉默,紧紧抿着的嘴唇隐隐在颤抖。
“皇上!”谢淳归又道,“你若不答应,谢淳归就长跪在这,再不起。”
李无定浅笑:“护国,护兄弟,也......护好自己。”
谢淳归目光坚定:“淳归牢记在心。”
李无定无奈:“别答应得这么快,第三句你也给我好好的听一听啊。”
“听了。”谢淳归重重点头,像个认真听讲的孩子,他志气满满,豪言万丈,“我要踏破那些蛮夷的军帐,横绝 大漠,灭族扬威,让他们知道侵入我北国的下场!”
李无定扬起巨灵掌,盖在谢淳归后脑勺上:“年纪不大,脑子倒是想得多啊,打臝了就赶紧给我滚回来!”
萧予安原本以为南燕国的士兵会因为天气寒冷受不住,谁知他们越战越勇,相比之下,北国这边可谓是凄凉万分,原本就不充盈的粮仓因为打仗渐渐告罄,更让萧予安崩溃的还在后头。、
运送军粮的小队遭遇雪崩,全队覆灭。
原著里,因为奸臣断了前线军粮,逼得李无定叛国,所以在军粮这块,萧予安事事亲为,时时监督。怎知最后,还是败给老天爷。
粮仓内,李无定慢慢擦去脸上的血,听见副将声音发颤地喊自己,他抬起头来,环顾四周,十几名受伤程度 不一的北国将士互相搀扶着,个个面色苍白,满脸知晓大势已去的绝望。
“将军,我们无路可退了。”副将又说。
副将的一声声,像把冰冷匕首,每说一个字都往李无定心里扎上一刀。
李无定没有言语,他伫立抬眸,神情似烈风中残破的旗帜,那般凄凉不甘。粮仓门外,薛严劝降声声传进李无定的耳朵里,像蜜糖酿制的剧毒美酒,那是对生的渴望,也是对忠义的诅咒。
粮仓里,所有将士的目光都落在李无定的身上,千钧重负,他深呼一口气,却怎么也无法吸气,他抬起头来问:“你们,想活下去吗?”
四下鸦雀无声,无人回答,每个人都低着头沉默。
他们想啊,谁不想活下去呢?谁不想生在一个太平盛世,有一个完整的家呢?他们都是年纪轻轻的将士,都是风华正茂的岁月,谁没做过叱咤风云的梦,谁没想过喜乐安康的将来呢?
仿佛已度过了漫长的百年,之前呼唤李无定的副将终于有了行动,他慢慢站起身,一步一步往粮仓门口挪去。
李无定一言不发地看着他,没有阻止。
那名副将左腿有刀伤,每走一步都趔趄一下,腥红沿着他的小腿滴落在地,血迹蜿蜒而至粮仓门口,他站着 粮仓门口前,深呼吸几下,缓缓伸出手。
李无定原本毫无情绪波动的眼眸渐渐睁大。
那名副将没有推幵门!他从怀里摸出了火折!
副将转过身,呲牙露出一个笑容,他看起来不过十九岁,笑容中甚至带着一丝青涩,他边点燃火折,边哼唱出一段歌谣。
那是北国的民谣,歌唱盛世与太平,将士们举行活动的时候,时常会围着篝火合唱。
渐渐的,粮仓里其他的将士全都跟着唱了起来,歌声慢慢盖过了外头薛严劝他们投降的声音。
伴着歌声,李无定看到孙老将军和他说北国君王在努力成为一名良君,他看到朝廷上萧予安为了遇灾的百姓惩治奸臣的身影,他还看到弦月之下,谢淳归持着酒杯对他肆意大笑,少年说:李将军,山河岁月,我同北国荣辱与共!
李无定仰天大笑,放声与将士们高歌,唱着唱着眼底却蓦然涌出泪水。
滚滚黑烟从粮仓里冒出,薛严惊骇,连忙喊人取水救火。北国民谣歌声渐渐湮没在熊熊大火中,火光冲天,燃着的是北国将士的躯,北国将士的骨、北国将士的无悔与忠心。
风雪哀嚎,仿佛要埋葬国家兴亡、英雄白骨。
北国的民谣从南燕国的军营中渐渐飘向苍穹,唱散黑云,歌停落雪,不过百里外,谢淳归率领的援军带着紧急运送的军粮往边城疾走而去,火光和晨光一起照亮前方,谢淳归眯眼,看见了不远处的边城轮廓。
有将士对谢淳归说:“谢副将!你看这雪停了,粮也送到了,等你和李将军汇合后,我们一定能将南燕国挡在边疆外的!”
谢淳归双眸有光,那是想到能与李无定一同征战沙场的期待。
大约是因为天气变好,送粮的将士们情绪高涨,突然高声唱起北国的民谣,歌唱着盛世太平,北国安康,歌声一路将谢淳归送到边城外。
谢淳归笑着在城外朗声喊:“李将军,我们把粮送来了!快开城门呀!”
伴随着歌声,沉重的城门缓慢打开,谢淳归的笑容也渐渐凝固在了脸上。
人生无常,前后不过相隔了数个时辰,不过数个时辰啊。
如果谢淳归再早那么几个时辰送来,也许李无定就不会去劫粮。
但是这世间没有如果,有的只是史书中一句幽幽感叹和不知谁的懊悔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