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思着,还是道:“上善若水,不争是争。”
司马信坐直身子,看着方才宣读过的圣旨,“你说如今我的两位兄长在争,我的父皇在替我争,可你要我不争。我的父皇会喜欢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江初照耐心道:“厚积薄发。微臣让殿下不争,是因为殿下还没有与两位皇子争的底气。殿下既知韦太尉有陛下不敢处置他的底气,就该知,知……”
司马信看着她,语气带着笑:“怎么不说了,‘知’,知什么?知我没这样的底气?仅仅因为我是个女子吗?”她的语气带着不甘。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可同样的贵气和威严是与生俱来的。
江初照自知僭越,便空首不言。
司马信不再看她,“你的意思是,因为我是个女子,所以不能去争?可我父皇给了我这样的恩宠,他替我争了,我就要去争。谁说女子便不能高居庙堂?我的祖母,你的老师,师娘,老师的同门,都是女子。我若不想去争,不敢去争,就不会拼死救一个罪臣之女,罪臣之徒留在府内做掾属。”
江初照要的便是她这份敢去争的勇气,未得许肯,她依旧跪地空首道:“微臣的意思不是殿下不敢争,也不是您是女子就不能争,是现在的局势不允许您与二位殿下争。”
司马信想追问,可料到她不会说,“罢了,你说不允许就不允许吧。明日提审苏沐,你可有对策?”
“微臣暂无对策。”江初照对。
司马信提笔看案上的竹简,看了一眼还跪着的人,“你别跪着了。”
“多谢殿下。”江初照起身,跪坐着,“微臣是陪审,可提前去看她。”
司马信转头看她。这人一向谨慎,便吓唬她道:“你就不怕她出了点什么事情,万一‘畏罪自杀’,你可难辞其咎。”
江初照莞尔,“大理寺,太尉,五殿下;三方人马盯着,苏沐就算是想死,也死不了。”
“微臣得去给她送点东西,让她惦记着,她没死是五殿下的恩情。”
司马信:“什么话还得提前问,你就不怕授人以柄?”
“她现在是重犯,即便是陪审,微臣前去看她有人陪看,说的话会也被一一记录在案。”
司马信不解,江初照可不做无用功:“那你去见她,多此一举。”
“微臣斗胆,向殿下借几件衣物和创伤药,再备一些茶饭。”江初照补道:“剩饭就行,现做已经来不及了。”
司马信放下笔,与她对视:“来不及,有人跟你抢?”又取笑她道:“你不是说不争么?”
江初照无奈道:“殿下不能争,可微臣要替殿下争。”
越往长街尽头走就越冷,仿佛有无数阵没有章法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从后颈、脚脖和衣袖钻进去,吹得大臂内侧、膝盖凉嗖嗖的,后背的绒毛都立了起来。
这边的天自带阴云,无论是多么灿烂的阳光与和煦的微风,被阴云过滤一遍后,都带着阵阵寒意,阳光萎靡不振,春风像从地底钻出来的阴气,化作无数只干枯的利爪,从脚脖缠绕上来。其中还夹杂着似有若无的,有气无力的呻吟。
脚步被牵绊着,江初照的步程也不快,她提了下摆,登上混杂了阴气才铺砌起来的石阶,门卫的盔甲好似也混杂了浑浊的气体,一切都是阴森森的。
“站住,干什么的?”两个大汉一声呵斥,似阎王座前开路的先锋。两柄铁剑交叉,门卫自上而下地打量了江初照,眼睛盯在她手中的食盒上。
江初照将食盒递给门卫检查,从袖中拿出锦绸递过去,“二位官差,在下是‘平城苏沐弃逃’一案的陪审,五殿下府内文学掾江载。”
门卫仔细勘察了印章和纹案,确定了没有造假,放来人进去的同时,后边机灵的狱卒三步并两步地进了狱内。
江初照抬脚跟上,黑黢黢的狭窄小巷吞没了白衣,也一起吞没了带有暖阳的背影。密密麻麻像蜘蛛网的藤蔓,从被雨水浸湿长满了霉菌的城墙脚跟攀爬而上,突兀地停在了距那块门匾几尺的距离。
门匾锈迹斑斑,暗红色的锈迹,像历经了一场鲜血淋漓之后的干涸。飞溅的暗红色血痕像被风吹乱的蜘蛛网,凌乱地搭在正中央大篆纂刻的几个大字上——“大理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