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咸阳北坂上的故宫都是修旧如旧,能够从完全掉漆的一方木箧里摸出三枚生锈落灰的半两钱。
然后,由从犄角旮旯的书架上,取下一卷仿佛马上就要散架的竹简。
那是篆字抄写的《易经》,差役们小心拂去了上面的蛛网。
拿到了占卜工具,三世皇帝让奴仆们退下、关严门,然后回到正席的几案旁,一把将那些连篇累牍的公文推开,让案头上仅剩下了希腊文《塔纳赫》二十二卷。
腋下夹着《周易》卷轴,三世皇帝将三枚孔方兄攥在手心,双掌抱拳,低头闭目,用内心最深处的心音叩问在上之灵:
“我,扶苏,再消耗一颗生命树之种,
“启动那里外里雕满蛇形的‘高鼎’,
“召唤那挥舞闪电的‘万人不死军’,
“能否成功摧毁高耸入云、环绕齐地的息壁,
“进而入侵齐地的大公国,抓回诗书传家的儒生们为恢复华夏文化效力?”
一睁眼,陛下将三枚半两钱掷到了希伯来圣经的卷轴之上——
三枚铜钱落下,竟然都是印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篆字的正面!
扶苏在心里记下结果,然后将上述过程重复了一遍。
这回,落在神圣卷轴上的三枚旧式铜钱,竟然依旧全是阳面!
“神了!”陛下心想。
然后,又抛了第三次。
结果,三枚铜钱仍然全是正面!
有点难以置信,扶苏愣愣地抛了第四次。
结果,得到了第四条阳爻!
“如果六次都是阳爻,”陛下心想,“那么就会得到《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第一卦,乾卦。那可了不得了!”
想着,他抛掷了第五次。
三枚铜钱落下之后,竟然依旧保持着一致的面貌——
可这回,全都是刻有云龙纹的背面。
于是,得到了一个没有变卦的阴爻。
最后,扶苏第六次在心中问出问题,将三枚锈迹斑斑的铜钱抛向空中,落在《塔纳赫》的卷轴上——
全是铜钱背面!
这样,从下往上,就是阳爻、阳爻、阳爻、阳爻、阴爻、阴爻,构成了四条实线、两条虚线构成的一个本卦。
并且,没有任何变卦!
陛下翻开《易经》竹简,找到这个卦象,六十四卦中的“大壮”。
周文王为这个卦写下的卦辞只有两个字: “利贞”,坚贞则有利。
“大壮”。“利贞”。
但看这些字眼,扶苏就隐约感到算出来的这个卦,不仅跟自己的问题强相关,而且做出了积极预示。
但是具体的预示,还需要看《易经》中对六爻分别做出的爻辞。
自下而上第一阳爻,爻辞大意是:卜问者的强壮体现了在脚趾上,是凶险的征兆。
“真准啊,”扶苏心想,“大秦帝国现在不就是盛极而衰,亟需改革了吗?”
第二阳爻,爻辞意思是:只有坚贞不屈,方可逢凶化吉。
“很赞同,”陛下心里评道。
第三阳爻指出:小人用尽强力,君子则不这样,因为坚持的状态,就像是一头公羊撞向藩篱,羊角被卡,不能进退。
“羝羊触藩,”扶苏心想,“这四个字,用来形容朕用意念连结万人时的感受,再恰切不过了。”
第四阳爻强调:如果坚持到底,公羊必定脱身,强大的力量就像车轮一样滚滚而前。
“对哦,”陛下心想,“通过高鼎召唤出来的军团,发射闪电为武器,的确是不可阻挡的。”
第五阴爻:问题解决,卜者会丧失羝羊般的力量,但是无需后悔。
“每次动用高鼎,”三世皇帝感慨,“都会消耗一枚生命树之种,或者干脆称为‘扶苏’之种。但若能取得胜利,那是完全值得的!”
最顶部的阴爻:公羊又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但如果能认识到时局之艰,那么也能有吉。
这最后的爻辞,倒是让扶苏感到意外和费解。
“这似乎在说,”陛下说,“胜利之后,新的问题会出现。必须及时发现问题,才能逢凶化吉。”
“究竟是什么新问题呢?”他陷入了沉思。
但很快,陛下觉得自己想多了。
“管那么远的事情做什么?”扶苏一拍大腿,“朕,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啊!”
壁挂机械钟的指针,趁着陛下冥思和占卜的时候,鸟悄悄地又从正上位置的“午夜”,移动到了希腊文刻度“鸡鸣”,然后到了“黎明”。
现在,指针接近了正右位,大约位于“日出前二刻”的位置。
换算成旧式时辰,就是“卯正前二刻”。
昨天这个钟点,皇帝陛下还在铜宫里与囚徒攀谈。大眼睛落地窗外,黑压压的乌云遮住了阳光。
但今天,冉冉升起的夏日,已经早早从东方露出了光芒。
“来人!”陛下用勾玉吩咐外面的差役,“朕要用膳、换衣!”
劳思了整整一晚上,三世皇帝的确也饿了。
对于进上来的鱼子酱、白面包、无花果和新鲜羊奶,破天荒地照单全收了。
要知道,扶苏在吃的问题上,总觉得每日的御膳不对自己胃口,但是尝遍了宫里宫外的各种美食,全都让他感到略有反胃。
以至于,原本八岁之前明明是个小胖子的扶苏,在之后的岁月里往往吃几口饭菜就不想再吃了,一直是个瘦巴巴的老爷们。
这个怪现象,三世皇帝一直也都无法解释。
早膳之外,陛下对于仆役进上来的新衣也不满意。
“朕今天不穿这种露胳膊露腿的希腊服饰!”三世皇帝不悦道,“给朕找一身始皇帝时代的深衣来!”
旧宫的差役全都穿着中原传统的黑色皂衣,但这当然不能给万乘之尊穿上。
铜宫里的那个肥硕的囚徒倒是穿着华丽的交领袍子,但瘦巴巴的扶苏显然撑不起来。
找来找去,差役们在东宫寝殿找到了一套始皇帝时代的戎服,也就是官兵穿的作战服。
扶苏一看,竟然是自己三十多年前督云中军时的袍服,并且穿上去十分合身!
很满意,皇帝陛下痛快地洗了个澡,然后换上了这身戎服。
这时候,他那棕白色的卷发已经长到能够盖住耳廓。
倘若再长一点,扶苏就把头发扎成发髻了,一如旧时中原男子的发式。
如此打扮的三世皇帝陛下,迎着日出之光,步出东宫大殿,又一次启动了停在台阶下的御用维摩纳。
收缩顶蓬,踏入座舱,扶苏驾驶着天外载具,从大雨冲刷的石砖上腾空飞起,往渭南新都的阿房宫方向飞回去。
晴空初霁,气息如泥。
大秦的旧都新都,已然开始在金灿灿的旭日下忙碌。
纵横交错的道路上,穿梭着无数早起的百姓,不少还会仰头朝空中划过的紫色维摩纳投来注目礼。
但他们无从知晓,自己的命,已被三世皇帝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