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宋鹤晴很难相信一个吃好嫖赌样样俱全,将家里头的丫鬟媳妇儿都淫遍了的人能说什么好话。
万一这话也是骗迎春的呢?
现在想来,这事儿本来就有很多的蹊跷在里头。
孙绍祖说什么贾家贪图孙家的富贵,上赶着和孙家相处,还强压着孙家往下矮了一辈,还说自己不该作这门亲事,好像是他们孙家势利似的。
迎春的爷爷是谁?
是最后一任荣国公贾代善,是贾母的丈夫。
当年的荣国府是何等盛况?在京城八家国公府里头也是头一等的,家里资产不知有多少,何必贪图孙家?有的是人家想要攀上贾家。
当年的荣国府根本就不愁金钱,想要钱,有的是人上赶着送。
他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东西,譬如爵位、官职、人脉这种拿钱也换不来的东西。
且孙绍祖的话,和贾政的话也冲突了。
贾政这个人,特别讨厌孙家,觉得不过就是当年孙家的祖宗贪图贾家的权势,碰上了不能了的事情,为了了这件事,上赶着和贾家交往。
那谁的话才是对的呢?
宋鹤晴觉得贾政的话可信度更高一些,理由就在于,孙家是自降一辈和贾府进行交往的。
就连贾雨村这样的人物,在上赶着想请贾家给自己谋个官做的时候,给贾政的拜帖上写的也是宗侄,什么意思呢?
贾雨村把自己和宝玉看做是同一辈的人。
这样一看,究竟是谁上赶着谁就很明白了。
再说那最后一句话,孙绍祖说自己不是势利的人,可这门婚事,明明就是孙家亲自登门求娶的贾家千金。
孙绍祖只有一个人在京城,派媒婆来京城求娶迎春的,只可能是他自己。
原本就是他心甘情愿的婚事,等到了婚后,又说不该成婚,出尔反尔,的确不是个好人。
就连迎春口中的五千两银子,宋鹤晴都觉得是假的。
要么,就没有五千两银子这事儿,只是孙绍祖胡编出来的,要么,真有这事儿,但这五千两银子,但不是为了卖女儿。
贾赦是什么人?
荣国府的长房长子,朝廷的一等将军,他能随随便便花八百两买一个妾,就知道不是缺这些小钱的人。
贾宝玉受尽祖母溺爱,从来没短缺过银钱,甚至连戥子都不认识。
而贾赦在小时候,过的说不定比贾宝玉更好,原因无他,当年的荣国府不论是经济情况,还是地位,都比如今的荣国府强。
而且贾宝玉只有一个祖母,贾赦小时候,不仅有身为荣国公夫人的祖母,祖母之上,还有太奶奶。
就连王熙凤随便拿了贾琏一个帖子,就能赚三千两,对于贾赦来说,五千两银子,其实根本不算什么。
他自己拿自己的名帖出去卖,说不定一个也能赚这么多钱。
更别提贾赦根本不缺钱,打小太奶奶给的,祖母给的,祖父给的,父母给的肯定不少。
将来这整个敕造荣国府都是他的,他用的着找钱花吗?
他就算是想要卖女儿,也得卖个更大的,不说像元春这样送入宫,也得找个像样的人卖,怎么会卖给孙绍祖。
所以这五千两银子,大概率是别的费用,有可能是孙家又惹事了,照样想求贾家平事,也有可能是孙绍祖给贾赦钱,为的是给他谋个官儿做,就像是贾雨村那样。
这五千两银子,他是交给贾赦,叫他卖个人情,打点打点吏部,给他弄个官做的。
联系到孙绍祖正候缺题升,这钱,大概是孙绍祖跑官用的。
只可惜荣国府情况大不如前,没人给贾赦这个面子,孙绍祖出了银子,没得到想要的东西,就生气了。
想到这里,宋鹤晴更觉得孙绍祖这个人胡搅蛮缠了。
求人办事,给钱就能办成的事儿那就不用求人了,就是他自己去问,别说是五千两了,就算给五万两也没人理他,他才要找关系。
贾赦为他跑官,耗费的人情,贴进去的面子,是比银子更值钱的东西。
这种东西,用一次少一次,远不是五千两银子可以补上的。
这么一想,宋鹤晴真觉得孙绍祖就不是个人,迎春都那样了,他还颠倒黑白的骗她。
只是最后,宋鹤晴又有了新的疑问,如果贾赦不是为了五千两银子卖女儿,为什么要将迎春嫁给孙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