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主要用到了受力分析和刚刚讲到的理想气体定律。”
在被张峋宇点到自己名字后,孟景桥无视四下蜂拥而来的目光缓缓起身,举起自己写满解题步骤的讲义冷静念道。
“首先看第一问。它问的是活塞刚开始向右移动时的临界状态,因此我们先对AB和细杆这一整体进行分析……”
黑衣少年不疾不徐的低沉嗓音弥漫在教室的空气中,轻轻灌入在场每个学生耳内。一行行不算工整却让人一目了然的公式随着他的陈述在年轻老师笔下出现,逐渐铺满整块电教白板。
在某一时刻,孟景桥念出第三问最后一个数字的声音和张峋宇抬笔写字的动作同时停顿。简明清晰的解题步骤在所有人眼前完美呈现,与标准答案如出一辙。
“坐。”转身放下白板笔,张老师笑着冲孟景桥点了点头,随后面向其他同学,“孟同学说的完全正确。来,给他点掌声!”
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同学们面面相觑,又纷纷转头看向眼前的大白板。不知是谁率先鼓起了掌,一瞬间后,雷鸣般的掌声在教室中轰然响起,赞赏与崇拜的浪潮朝着孟景桥翻涌而来。
铺天盖地的赞美瞬间淹没了孟景桥。他对着讲台上的年轻老师浅浅一笑,随后便若无其事地坐下。这是独属于优秀惯了的人的宠辱不惊。
孟景桥坐下后,第二个被张老师点中的是一名名叫徐婷的女生。这女生也是集训营的佼佼者很快便解决了一道带着大学知识点的题。
接下来就到施淮雨,他在讲题途中卡壳跑偏了一段,但最后还是把做题轨迹掰了回来,完整讲完了那道题。
可惜低门槛集训营里这样天资卓绝的学生实在不多,走掉五六道题后,张老师就找不出其他可以点名解题的人了。他于是只能放弃这种有点活跃气氛意味的讲法,开始亲自上阵。
人在投身自己热爱的事物时,难免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教室前的挂钟就指向了正午十二点。讲得起兴的张老师一时没注意到下课,直到走廊上出现了初中竞赛生奔赴食堂的愉快声响才后知后觉结束了课堂。
“孟哥你太牛了,我做第一题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去扣题目里的‘缓慢’!”
“孟哥你真的好强啊,你们学校是不是都已经把选必三本上完了?”
“哎呀都怪孟哥,峋哥每次做题都要来我们这转好久,我都要紧张死了!”
一上午的热学课程结束,李河已经彻底化身孟景桥小迷弟,开口便是叽叽喳喳一顿夸。王阵宇也不遑多让,跟着李河一起发出赞美的声音。
同部分人阴阳怪气的内涵不一样,他们语气中是真挚的崇拜。施淮雨作为小出过风头的人也免不了被他两人拉去吹了一通彩虹屁,一群少年就这样吵吵嚷嚷地到了一中食堂,
然而到了食堂后,四个人就不约而同愣在了原地。
传说中菜品极多的梦泽一中食堂丝毫不打算为这帮各校人员混杂的竞赛生而开放,取而代之的是不知哪家送餐公司的“大作”。
四人排在每人表情都一言难尽的队伍里依次领到盒饭,随后选了一处干燥的户外楼梯坐下。打开饭盒后,四下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半晌,李河才缓缓开口:“呃,那个,要不……
“要不咱点个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