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不知名的树,长着竹叶一样的叶子,枝干上点缀着带着下垂一样的蕊的金色的花朵,看起来十分美丽,有些绣眼文鸟蹦蹦跳跳的在树枝之间腾挪,忽然飞来一只杜鹃,惊飞了其他的鸟儿,一时间,鸟语渐渐平静。
杜鹃试探的踱步,警惕的观察四周,发现燕子夫妇并没有回巢,于是它两脚岔开,开始下起了蛋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小杜鹃长大,把同样长大的兄弟姐妹,推下巢穴。
好在,这些可怜的小鸟被玄奘捡到,他发现了小杜鹃并不是燕子的孩子,把小燕子放回巢穴,自己带走了杜鹃,自己找了些稻草,搭了一个小窝,时常去挖些虫子喂养这只小鸟。
有和尚见了,问他:“虫子的命难道不是命吗?”
玄奘说:“我见到生命健壮就高兴,见到生命衰败就难过。”
这件事传了出去,有大儒说:“君子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这个僧人有令人称道的德行。”
玄奘,因此,而莫名的出名了。
最开始,有好奇的权贵去询问他,对于佛法的理解,然后发现玄奘这个人说话,常常妙不可言,回想之时屡屡有禅意。
于是,又有好奇的权贵家的子弟,来为难,或者是听他讲述佛法。
这些人,有桀骜不驯的,有孤高自赏的,有性情古怪的,亦有刻薄尖酸的,但是,玄奘的应对都游刃有余。
这些人在跟其他人夸奖玄奘的时候,总是会特意的提一句,玄奘身上有种很特别的气场,就是再难以相处的人,呆在他身边,都会感到舒服自在。
岁金后来听说了这个事情,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呆在玄奘的身边的时候,她也没少在他身边撒可以让凡人感到心旷神怡,闻久了还能延寿消病的灵草粉末。
怎么说呢,想要营销一个大高人的形象,除了这个人卖相要好,人得知情识趣,另外就是得撒币,大量的撒币,这些天,金山寺为了推出玄奘,也是十分拼命了,又是施粥,又是跟穷苦百姓讲玄奘的佛法小故事,又是有人能时不时的看见,玄奘身边的气象非凡,神佛显灵之类的事情。
本来,观音是不需要费这么大的力气的,因为按照西游记原书的轨迹,死一个殷温娇,活一个天才状元郎,又有外公宰相,不愁权贵们不给宰相一个面子,玄奘又有一个亲爹在当学士,又有一个亲外公,不出名,卷死那群没权没势的宗教同行才怪呢。
再加上虽然玄奘不会法术,但架不住他身后站着一大堆神仙啊,随便搞几个货真价实的小奇迹,手捏把掐。
岁金看着被人群围观的玄奘,心想,他根本就不是陈光蕊的孩子,这张脸却像汲取了两个人的长处一样长出来的。
她当时按照殷温娇的要求,原原本本的把她的遭遇以梦境的形式,告诉了长安城的百姓,但是看玄奘的样子,好像他是一无所知呢。
金山寺也不知道吗?
法明和尚长得其实是很慈祥的,这年头混的开的和尚,要么有本事,要么有出身,要不有长相 ,而法明和尚三个都有,生活除了参禅打坐,就是传经说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因为过得好,人虽然老了,但是周身的气质还是如同孩童一般舒展纯粹。
面前的善信一脸不安的说完了那一夜的梦见,还告诉法明和尚,他们能找到的在长安城的亲戚朋友,以及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都做了那个梦。
法明和尚听的实在是有点绷不住,他作为出家人都要骂脏话了。
他以人心来揣度,这群神仙干的事情,就不是人事,见凡人受苦受难,不管殷小姐,还能说,神仙日理万机,自有事情要忙,怎么可能会管区区一个凡人,神仙放眼的是大局。
可是再大的局,也没有神仙找到一个出身高贵,命途多舛的弱女子,不顾送孩子会不会让她本来就糟糕的处境更糟糕,而是自爆出身,许下 诺言,告诉她这将来是个麒麟子,以后会有她的好处。
要是真有好处就算了,问题是没有好处。
把人逼自杀了,请问好在哪呢?
这也就罢了,玄奘是殷小姐私有的孩子,跟陈光蕊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却长得跟陈光蕊也极其相似。
这神仙打的什么注意,有什么肮脏龌龊的心思,法明和尚作为一个常年跟权贵打交道的高素质和尚,可太懂这些弯弯绕绕的了,但是他是个出家人,他也挺庆幸自己是个出家人的,那些肮脏的勾当怎么着,也跟他一个出家人没关系。
但他还没修成仙呢,就突然告诉他,好消息好消息,成仙了,仙人也是要勾心斗角的。
不是...
这对吗这?
劝人修仙的文创不是这么说的啊?
法明和尚现在就会唱那个:“世人都晓得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说好的,神仙什么都好,世人愚蠢,只知道追求功名利禄,不知道去做真正正确的事情【修仙】呢?
不过法明和尚也是,半辈子都搭在当和尚这条路上了,跟父母亲戚的关系,都没跟寺庙师兄的关系亲,让他还俗,他也割舍不下,在门中的,有感情的和尚师兄弟。
所以。
法明和尚深吸一口气。
开始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长安的权贵,包括皇帝,知不知道,殷小姐的事情呢?
那包的。
岁金给所有能托梦的长安人,都托梦了,佛教看管严密的也就是玄奘身边,和金山寺,还有玄奘的外公,和名义上的父亲陈光蕊,和名义上的奶奶张氏。
但是在大家都知道的情况下,为什么都一句不说,只敢对玄奘交口称赞呢?
除却唐僧真的长得好看以外。
就是!
唐僧确实有本事,在他身边的人很难不觉得舒服放松,比起猜测他是妖邪之子,大家其实也更倾向于是神仙送在人间的。
而神仙的形象,不同于现代的大慈大悲。
古代人对神仙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古代的文化人。
古代的文化人也就是士族,家里都有钱,也能专心学一些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比如,上古时期的事情。
在上古,人和神的界限还不够分明,玄黄还没有分开,天地是蒙昧和混沌的,神也是无情残酷和暴烈的。
下雨的时候,古时候的人们躲在山洞里战战兢兢,祈求雨神的宽恕,雨神放过了她们,但是瘟神很不高兴,发现自己并没有被重视和祭祀,于是动手索要祭品。
远古时代的人,不知道穿的少,淋雨,过于潮湿冰冷,可能会生病,只留下了一个对于想象中的神印象,因为对死亡充满恐惧,所以极力的夸张和放大,神明的冰冷无情。
尤其是,这个世界是真的有神的。
所以传下来的传说,有些是血腥恐怖,仅仅是当权者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举行血腥祭祀,侍奉想象中的神,有些也确确实实是在供奉神灵,或者是别的传到现在以及失去了姓名的强大生物。
反正,权贵们,能掌权的,在这方面都很有建树,毕竟古代人死的快,感觉自己身体不行了20多岁,就在害怕死亡,在恐惧的驱使之下,试图求仙问道,祭献个把个下人,让骗子术士,随便搞些糊弄人的把戏的贵族都大把。
他们是真的恨不得,能出现一个有用的神仙,管他们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