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这里的化纤车间就是要解散了?”
蒋丽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我们没有研发布料的任务,人自然是要调走的,不过——”她的目光转向乔文:“你说的我觉得正确,不行就按照你说的做。”
乔文点点头:“我们可以分开两个车间,一个可以引入外资,一个我们自己做原创。”
这个思路是乔文和伍厂长聊天的时候说出来的,基于她自己的思考,布料研发本来就不是她的专场。
也不是并州被服厂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所以也不在乎这点,能有外资投入,已经是陆厂长对他们的照顾。
“那就把你的计划说给工友们听一听,看看大家怎么说,还有一件事就是——”伍厂长看着乔文,给她夹了一块肉:“现在剪裁车间里面的人就要分开,你是车间主任,你看怎么安排才好。”
“好,没问题,我会先去问问陆厂长关于工人待遇的问题。”
伍厂长和在一旁听着的吃瓜群众都点头:“你办事是周到的。”
下午上班的时间,乔文安排好车间的事情就去并州大酒店找到了陆厂长。
“陆厂长,我们想了想,这个机会是挺好的,我们现在也在转型的特殊时期,不知道您说的外资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呢,设备还有工人的待遇是怎么样的?”
陆厂长说了自己了解的情况,还从包里拿出了资料递过来:“你自己看看。”
上面写的和陆厂长说的差不多,就是说我们这里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别人制定的规则。
还有质量必须如何如何,还有就是我们不能仿制他们的产品去售卖。
这就是说,他们只能做贴牌。
甚至他们以后的产品都不能和甲方要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有相似。
这个合约实在是太苛刻。
给工人的工资比之前高一点,可是这点钱在乔文眼里看着也不算什么。
“陆厂长,这个我能不能拿回去和厂长商量一下?”
对于做贴牌的衣服,乔文本来并不抵触,上辈子她做高定,也接触许多的外国品牌。
他们在中国建厂,很多高管都是中国人,对于公司里的工人福利待遇都是很不错的。
所以看着这个就觉得很不满意。
“可以的,你有什么想法和要求都可以说,其实我们做贴牌,也不是一定要低人一等,我们有为我们的工人谋求福利的权利。”
陆厂长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看什么事情都非常的透彻:“我看的出来,你是不大情愿的,可是现在的情况就是被服厂的前途十分的不明朗,我们得先让自己活下来。”
深以为然。
乔文的手在资料上摩挲片刻:“我目前的要求就工人的福利要好一点,还有就是我们只有一个车间来做这个事情。”
陆厂长疑惑不解:“你们现在还有订单吗?”
“是以前的一些没有做完的,和我们签署了长期协议的,还是要做的。”
“你们这里还是不错的,我们的存货实在太多了,运转不开,现在在沪市有许多小的服装厂,你也知道,衣服这个东西成本不高,他们的价格比我们低了不少,我们的货物就销售不出去了。”
大厂也有大厂的烦恼。
并州目前还没有私人的服装厂。
所以他们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
不过已经有隔壁城市的被服厂来这里抢生意,大家都想着要多多地找订单。
可是市场就是那么大,不被别人分蛋糕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我也知道转型就是必须的。”乔文表示。
陆厂长脸色实在不大好看,叹口气:“以后的路还艰难着呢,南方以后的服装加工业只会越来越多,没有什么特色,前途就更加不好说。”
这一点乔文也知道,所以才在这个时候,就想着要自己创立品牌。
“会好起来的,不管怎么说,我们先熬过去。”拿着资料站起来:“陆厂长,我先走了。”
拿着资料回到厂里,乔文把资料交给伍厂长,说了基本情况,等着伍厂长的意见。
“你怎么看?”
“我的意见还是和以前一样。”乔文继续说自己的想法:“我在意的就是,工资和现在一样高,我想给我们的工人谋点福利。”
伍厂长也赞同:“那你和陆厂长说了这件事吗?”
“已经说了,不过她也不能做主,需要我们和他们一起和外商谈判。”
伍厂长点点头又问:
“你们什么时候出发?”
“我和陆厂长说了工人大会的事情,说是等我们开完大会就可以走。”
伍厂长挥挥手:“现在就这样定下来,大会的稿子你准备的怎么样,都写好了吗?”
把稿件交给伍厂长,被她推回来:“你念给我听。”
一个字不落地念完,伍厂长点头:“就这样,乔文辛苦你了。”
这会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她也没有去食堂,打算回去做饭就回家了。
回家,家里只有程斌一个人,丫蛋的东西都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