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澄走在大街上,旁边有人在卖棉花糖,一根棍子在中间,糖丝一圈绕着一圈的,像云一样越来越大。
她看着卖棉花糖的铺子,那人还以为她要买,拿了一个刚刚做好的递给了她。
程天澄摇了摇手,她不要棉花糖的。她现在只是在发呆,脑袋里在想着事情。
张如意太可恶了,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倒是对方先下手了。
其实说先下手有点不太准确,因为对方在访谈中所说的内容,被当做善意的“调侃”来看待。只是商业化杂志在定稿的时候,都会往夸张的方面去说,这样才会吸引住别人的眼球,销量才会好。
但是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什么样的话说到什么份上会起到什么效果,程天澄都是知道的。张如意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身为影后,又接受过这么多采访,会不知道?
她绝对是故意的。
程天澄皱着眉头盯着前方,余光瞄到棉花糖的旁边有一家报刊亭。
她抬脚走向报刊亭,那里的架子上正好有那一期最新的杂志,还放在的是最显眼的位置。
杂志的封面上,张如意漂亮的侧脸印在了上面,耳朵上带着的耳坠在封面上仿佛还在闪闪发光。还有“如意的生活”这几个字也在杂志封面的上方最明显的位置标注了出来,以用来吸引粉丝,提高销量。
程天澄从钱包里拿出钱,递给了老板:“给我来一本这个杂志。”
今天早上她没好意思要阿然给她的杂志。她想要装作潇洒一点,装作不在乎的样子,把杂志递给了阿然,脚步轻飘飘的走了出去。
结果刚刚离开别人的视线,立马原形毕露,脚步立刻沉重起来。
这也正常,谁被别人在背后说自己邋遢不堪,还被发行了,在所有人都有可能知道的情况下,还高兴的起来?话说自己怎么就邋遢了?怎么就邋遢了?不就是平时不化妆吗?不化妆怎么了?碍着你事了?吃你家大米了?你在别人面前说个屁啊?
卖报刊的老板一脸慈祥,在旁边笑呵呵的问道:“你也喜欢这个明星啊,我家孩子也喜欢这个明星,家里都是她的海报,天天看她演的电影。”
程天澄勉强的点了点头。从嘴边挤出来一个礼貌的微笑。
谁会喜欢她啊。程天澄一边在心里默默的不爽着,一边到旁边的公交站点那里,随便找了一个座位,也不管脏不脏了,直接一屁股坐下来。
她翻开杂志,找到那一页,那几行字还是横在那里,那么显眼,想看不到都不行。
她终于知道了,那天张如意接受完采访之后,为什么走出来的采访她的那个人冲着自己意味不明的笑了一下。她当时还觉得纳闷,早知道应该在那个时候就叫住对方问清楚的。
不过这也的确有自己疏忽的原因。在几天前,杂志正式印刷之前,的确有人把杂志的样刊拿过来让她过目的,但是她那个时候没有太在意,把这件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处理的,一方面她是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在这个行业呆了也挺久的了,应该都是挺靠谱的,交给他们去做自己也听放心的。另一方面是觉得,堂堂的大杂志社,月销量时尚杂志第一名,平时采访过那么多的明星,怎么着也会知道哪些应该说,哪些不能说,应该都自有分寸,不会出什么大错的。
结果给我来这个,程天澄从鼻子里挤出一个冷哼。真是自有分寸啊,不得罪各类明星,倒是可以拿经纪人开涮了。
张如意也是真可以,披着真性情的幌子,把自己和她的关系形容的像是什么好姐妹一样。杂志上白纸黑字上写着“张如意真性情不做作,和经纪人形同姐妹,关系没话说”。通过这种方式去爆料自己,还是添油加醋的爆料。
看看杂志上是怎么写的吧——
张如意:自己很感谢自己的经纪人,是她在自己草根的时候把自己捡走,一路上帮助了自己很多,如果没有她就不会有我的现在。
采访者:那你们的关系一定很好吧?
张如意:当然啊,我们的关系特别好的,像是姐妹一样,在这五年当中,我们不分彼此,毫不夸张的说,她对我很了解,我也是最了解她的人。
采访者:那平时一定有很多的趣事吧?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程天澄特别不想看到的内容,张如意算是一步一步引导着采访人员,把采访关于影后的方面的内容变成了关于自己的私生活的方面内容。再加上前期的采访当中,她用了大面积的篇幅和语言,来形容她和自己的关系有多么的好,是多么的姐妹情深。所以就算她把自己平时私生活那些窘事都给说出来,也不会有多少人去怪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