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馋我身子?”
“瞎说什么?!”念棠拢紧衣服,“我们俩这体型,谁吃亏很明显好吧。”
他勾起嘴角,比她先打开卧室的门。
洗漱完,念棠穿着酒店提供的睡衣躺在床上,紧贴着床边,想来自己真是疯了,大晚上邀请前任和自己躺一张床上。她闭着眼睛,努力调整呼吸,想些工作上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催眠自己。
但是越想越糟心,她睁开眼睛,屋里一点光线也没有,耳边能听到他清浅的呼吸声。
她转头看他,应该是睡着了吧?可惜看不清脸。
眼皮渐渐沉重,她往中间稍微挪了一点,寻了个舒服的位置,进入梦乡。
*
新的一年,一切欣欣向荣,就连阳光,都比前几日耀眼灿烂。
酒店房间大床上,男人和女人还在睡梦中,两人由昨晚的分界明确,到现在的相拥。
念棠眼皮动了几下,缓缓睁开眼,脑子还有点迷糊,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位置不对劲,怎么她跑桓乐丞怀里去了?!
他的手臂还搂着她,亲密无间的姿势。
她赶忙从他怀里爬出去,动作把他弄醒。
“干什么?”他皱着眉,被吵醒有点不悦,但眼睛没睁。
“你怎么搂着我睡?”
“哦,习惯了。”
念棠理解错了,问:“你在美国也搂着别人睡,所以习惯了?”
他这才睁开眼睛,“你大学怎么毕业的?这理解能力都快赶上Buddy了。”
念棠不想和他扯皮,麻溜爬下床去卫生间洗漱。对着镜子刷牙的时候,想着桓乐丞昨夜睡着没有?是天快亮才睡着吗?
等她洗漱完出去,桓乐丞已经不在床上了,客厅里传来逗猫的声音。
她走到门边,看到他坐在沙发上给踏踏顺毛,自己头发还有点乱呢,就忙着伺候猫了。
“我准备回去了,谢谢你昨晚提供的住处。”念棠整理好踏踏的东西,朝踏踏伸手,打算把它放进包里,结果踏踏转身跑到了桓乐丞身边,低着脑袋躲了起来。
“踏踏,过来到妈妈这里来。”念棠企图打亲情牌,“跟妈妈回家喽,回家带你吃好吃的。”
踏踏不为所动,脑袋蹭着桓乐丞的腿。
“踏踏,”念棠语气变得严肃,刻意板着脸说,“再不走妈妈生气了,回去小猫条减半。”
一声委屈的“喵呜”响起。
桓乐丞把它抱起来放在腿上,摸着踏踏的脑袋,心情很好,“它不想跟你回去,看上我这儿了。”
“踏踏才不是贪慕虚荣的猫。”
念棠又逗了它半天,愣是一点没抓到。
“要不先放我这儿两天,等它腻了再送回去。”桓乐丞提议道。
“你会养猫吗?”
“Buddy就是我养大的,养猫和养狗,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吧。”
念棠今天约了师傅上门修热水器,前两天洗澡发现热水时有时无,眼看着快到预约时间,只能先回家。
前脚到家,后脚修理师傅就来了,换了新的电热管,又能安安稳稳洗热水澡了。
忙完送走师傅,她坐下来开始回复昨晚没来得及回的信息。
手机推送出一条购车优惠的广告,是一款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最适合她这样的上班族,价格也很合适。
念棠打开手机银行,有一个账户里面专门存买车的钱,看着里面的存款,还要再攒攒才行。
她看着屋里家具,每一样都是她用自己的工资添置的,不止给了自己一个家,还给了踏踏一个家(虽然它现在暂时享受荣华富贵去了),相信以后她也可以买辆车,带着踏踏春游去。
于是,新的一年,买车便成了念棠的年度计划之一。
*
华宁酒店顶层,一只奶牛猫正趴在玻璃上往楼下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汽车,此刻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鱼,想到此处,它不禁“喵”了一声,留下口水滴到地板上。
桓乐丞抱起它,左看看右看看,平平无奇的长相,但想到是念棠养的猫,也觉得聪明可爱。
“猜猜你妈在干什么?热水器修好没?”
“喵~”
“叫爸爸。”
“喵~”
“真乖。”桓乐丞揭开刚送来房间的猫罐头,“赏你的。”
门铃响,绪嘉沭来了。
他一进门,就看到整张脸都快埋进罐头里的猫,“呦,你养猫了?Buddy失宠了?”
“不是我的猫。”
“那是谁的?流浪猫?看着不像啊。”
桓乐丞停顿一下,说:“朋友的,在我这儿寄养两天。”
绪嘉沭刚想问是哪个朋友能让他百忙之中抽空养猫,就看到沙发上搭着的围巾,他眯起眼睛,这围巾......好像前两天刚见过。
“你这朋友,不是一般朋友吧?”
“什么意思?”
绪嘉沭指了指沙发上的围巾,“我记得我那妹妹,也有一条一模一样的围巾。”
“嗯,就是她的。”桓乐丞大方承认,“猫也是。”
“怪不得,我说呢,好端端养只猫在这儿。”绪嘉沭八卦之魂燃起,“你俩和好了?”
“没有。”
“嘶,那你现在是先从猫下手?不过都半年过去了,你这毫无进展是怎么回事?多少有点废了。”
绪嘉沭开始念叨,嫌弃他动作太慢,不知道抓紧时间,等念棠后面再有了新欢,更不会多给他眼神了,又说他现在不应该把精力放在猫身上,应该放在人身上。
“我们昨晚睡在一起。”桓乐丞冷不丁回了这一句,在绪嘉沭震惊又疑惑的眼神中冲他挑挑眉。
“你这个禽兽。”
“怎么成禽兽了?我在你这儿能得到正面评价吗?”
“没和好就骗人睡觉,你不是禽兽是什么?”
“算了,懒得和你解释。”桓乐丞抱起猫,拿纸巾擦了它的嘴巴,“我们去找你妈去,今天元旦节,你叫她出来吃饭。听到没?”
绪嘉沭冷哼一声,“它又不是人,哪里会讲人话。”
“你是人,也没见你讲几句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