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决定,哪怕刘嬛送他一坨屎,他也要把它夸出花来。怀着这样的觉悟,他看向托盘。那是一团乳白色的织物,叠得整整齐齐,看不出全貌。最上面是一对形似手掌的物件儿,五指分明,似乎是套在手上的。
霍去病迟疑了。他惊疑不定的说:“这不会是你亲手缝制的吧?”女子给父兄之外的男人缝衣服,似乎……
“做什么美梦呢?御寒的衣物,你且试试,若是好用,我要拿去卖的。”刘嬛没好气的说。
霍去病松了口气,拿去最上面的物件儿往手上套。那东西贴合手指,十分舒适,不影响手指的灵活,且暖和得紧。
“说起来,你何时在意男女之别了?”刘嬛忽然开口。往日里,霍去病好像天生缺了这根弦儿,卫长公主对他示好,他还她个诡头。
霍去病忽然满脸通红,嗫喏着说不出完整的话。
刘嬛用手指点着他,笑得不怀好意。还能怎么着?有人让他意识到男女的不同了呗。二十郎当岁的少年将军,身边没有女人才奇怪呢。
霍去病摸着脑袋,更加不好意思了。
小孩子换牙不会只换一颗,继锅盔之后,刘嬛陆续被麦芽糖、肉骨头等打败。这期间,讨人嫌的某位在屋顶越呆越久,她越发的不爱说话。幸好,汉宫中的皇帝没被诡怪困扰,没事也不爱找刘嬛嗑唠,不然以他嘴欠的程度,怕是活不到日后当老登的年纪。
等第一只小羊羔落地的时候,刘嬛已经长出了门牙,虽然不整齐,说话好歹没那么明显的漏风了。
招工的过程异常顺利。虽然当下世人安土重迁,虽然这片土地曾是诡物横行之所,虽然来这里要自己开荒,虽然免税政策只有前两年……但是,那是神仙公主的地盘哎!
刘嬛本以为这一局是封建迷信上大分,后来发现,只要肯干活就能吃上饭,对庶民来说,已是神明眷顾,祖坟冒青烟了。
很快,刘嬛的封地有了几十户,二三百人。人不多,都是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目不识丁的苦命人。要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自给自足,这些人就是这片土地的极限了。刘嬛想要打造的,是工业实验基地,能留给农业生产的土地就十分有限了。而且,眼下没有有效的避孕措施,只要食物充足,不,不需要充足,只要不是饥寒交迫,给他们十几年,人口数就能翻上一番。
刘嬛对封地的管理十分粗暴。十岁以上的,相里仲挑出机灵的,略略培训送去工坊,愚笨的去开荒,三岁以上十岁以下的扔去读书。
发现要与诡物共事,人们难免慌乱,但是,在一顿扎实有肉味的工作餐之后,他们就看不见相里仲等人的与众不同了。
比起与诡物为伍,还是让半大的娃娃去读书识字更不被接受。须知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是半个劳动力,让他们去上学而不是在家干活,他们的长辈当然不高兴。告诉他们,读书识字的好处?对于庶民来说,未来太过奢侈。他们只关心明日能不能吃上饭。
民众的想法不重要,法家有太多手段让庶民听话。等刘嬛宣布,上学的孩子管一顿饭,这群卑微的人们就只剩下感恩戴德了。
这一年,先等牛羊产子,再招收人手,之后垦荒,等能够耕种时,已经误了农时。地里刨食的庶民有自己的智慧。他们大多选择补种菽,收成还算不错。
菽,后世的大豆,能磨豆腐,能榨油,能做好多好吃的。聪明的小公主快带着劳苦大众发家致富啊!
刘嬛冷笑着表示,你看我像不像一颗大豆?她只听过“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能搞出豆腐,还得多谢淮南王。
从淮南王那边儿抄出的方子用的是石膏,更亲民的卤水版的还需相里仲研究。
相里仲:……?
当然,见多识广的小公主还是很有用的。刘嬛做到了举一反三体。她搞出了干豆腐、水豆腐和豆花。然后,她家的诡物内讧了。
刘嬛弄出的豆花有两种吃法,浇酱汁的咸豆花,拌蜂蜜的甜豆花。卫鞅、李斯和韩信都喜欢咸豆花。相里仲等人不发表意见,但只看对祭品的偏好,他们也是咸党。唯有人高马大的秦先生,竟然喜欢甜豆花。两边都觉得自己的吃法最正确。
果然,甜咸之争,古已有之。
那么大的诡,为了这么点儿事争执,幼不幼稚?
“要不加点儿茱萸、芥末,好吃又提神。”就在秦先生以一敌三之时,刘嬛提议道。
两方人马同时看着刘嬛,那目光宛如人类看诡物。
刘嬛撇了撇嘴,挽起袖子,龇着豁口的大牙,加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