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瞧着周家小子在教自家孩子读书,便就当做束脩了。
沈二郎是个不会说话的汉子,将手里的东西递到了周景清的面前,憨憨的说了一句:“拿回去补补身子。”
周景清没想到沈家杀猪也分了点边角给自己,要知道他可是一点力气没出,白白占了人家便宜。
他有点想开口拒绝,可沈二郎已经把东西都递到自己手里了,他想到他娘还卧病在床,瘦的脸颊凹陷的模样,最后还是咬了咬牙只说了声谢谢。
“给了东西好好收下就是了,指不定以后考了功名我们沈家还得借着你的光。”
沈婆子和沈二郎一边收拾着猪肉,一边调侃了一句。
不过这话周景清倒是当了真。
要不是有沈家帮衬着,他和他娘一定是熬不过这个冬日了,这样的恩情周景清不会忘。
不管他日后能不能考上功名,总是要报答沈家的。
而沈娇看着周景清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的面容,心中感慨了一番。
好在沈婆子是个有些眼界的,不像是寻常村里老妇人抠抠搜搜,直到舍弃暂时的利益来换取长远。
瞧着那天她三叔回来的样子,刘员外家虽说算不上顶富贵的人家,待人想必也是宽厚的。越是如此的人家,越看重的便是下人的忠心,沈三郎是个有本事的这点沈娇看得出来,若是沈家人脑子灵光些,肯舍弃一点儿暂时的利益给他多添几分助益,那么沈家去镇上便有了些指望。
这两个猪腿,便是沈家这次的敲门砖。
至于给周家,倒也不是沈家闲得发慌乐善好施。
等年节过了开春四月,便到了乡试的时候。
周景清的年岁不算小,这个年纪才参加乡试也是想着一次便中。周家这样的穷苦人家,支撑不起周景清多次落榜的负累。
若是周景清能够考上秀才,便只是免除赋税这一点便足够许多人眼红了,要知道黄石村上一个秀才早就举家迁到镇上去了,可见的秀才这个名头也是有不少用处的。
沈娇自诩有几分看人的本事,可也不敢打包票这周景清真的能够考中举人。
秀才往后的事情,暂且不想,如今不过是送出去一些对沈家没什么影响的东西罢了,就算后续周景清考不上,对沈家来说影响也并非很大。
她想的和沈婆子想的倒是没什么区别,沈婆子瞧着五大三粗的,可能在男人死了以后独自拉扯三个孩子长大,便知道是个有心眼会算计的。
当天趁着拿板车的时候,沈二郎将杀猪的猪下水拿出来给了那人,又添了几枚铜板,对方倒也爽快的答应了将人和东西一起拉到城里的事情。
那边的张玉兰一直盯着沈家这边的动静,沈大郎分了个猪腿回来她原本还挺高兴的,不过一听说沈婆子做主将两个猪腿都送到城里给沈三郎了,当即就垮了脸连连跳脚。
“好啊!好啊!”将猪腿重重摔在桌上,张玉兰面色扭曲,“我就说你那娘偏心你弟弟,你还不相信,你瞧瞧!你瞧瞧!”
“杀猪是你和二弟杀的,那沈三郎半毛子力气都没出,白得了两个猪腿!”
沈大郎不耐放听自家媳妇说这些,闷声开口劝慰:“这话不要再说了,三弟在城里总不能回家,娘记挂一点也是应该的。再说了三弟不也接济家里不少?”
“接济不少?呵呵,沈大郎,你这猪脑子怎么长的!”
张玉兰冷笑。
“说的好听,接济的是我们家吗?接济的可是你老沈家,和我张玉兰有半毛钱关系!”
“我告诉你,你要还想过日子,今儿个就去沈家再要两块肉回来!不然别想有好日子过!”
发起横来的张玉兰向来泼辣,抓着沈大郎的衣领子就又打又骂的。
沈大郎平日里从来都不还手的,今儿个实在是没脸得了便宜还卖乖,回去拿自家的东西,挥了挥手想甩开张玉兰,谁知道张玉兰却自己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墙边就干呕了起来。
这把沈大郎吓着了,他刚才一点儿力气也没用啊?咋就把人折腾成这样了?
那边的张玉兰虽然是没生养过的,不过到底也是妇道人家,月事迟了大半月不说,这几日一直都食欲不振,这会儿心中隐隐产生了个猜测,脸上不由露出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