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喜村向外瞭望,最先吸引人眼球的想必就是那左右两侧一高一低的雪山了。
它们隔村相望,左有高者绿底白顶渐变有序,右有低者晶莹剔透祥云环绕,一对不染凡尘的模样着实引人心生向往。
“但是客人你别光瞧着近哦?从村里去山上可是正儿八经要赶上一天的,俗话说,看山跑死马嘛。”不过若要问当地人,她们便会从实际上给出些经验,顺带建议来客与村人结伴同行,并且一定要去高高的散絮雪山,也就是绿林雪顶的那一座。
“正好过两天村里要去散絮上采奎辣椒,不如一起吧!”也许她们还会热情介绍:“你们听说过奎辣椒吗?小小的,有青有红,好看还香,我们村儿做饭可都离不开它!正好到饭点了,不如就留下吃个便饭吧!”
而待盛情难却的客人坐上迎客席品尝奎辣椒做出的菜熬出的汤时,当地人又会继续介绍雪山上的万千风景,诸如山脚下闪烁在碧绿树丛中的青红辣椒果,半山腰参天的青苍古树与垂下的各式粗藤,其上被雪点缀风一吹宛如柳絮飘落的特有奇观。
“那树上的雪呀,在你眼前时冰晶飞舞,等落了地呀,就没啦!”武双通常是最喜欢说中段散絮的:“就跟做梦似的,只有额手一片冰冷,地上还满是绿意呢!”
“那可真不错,再往上呢?”不少客人听得起劲,自是追问再上的模样。
“再上呀,难。”村人到这时候便会开始摇头:“能去到中段的人就挺少了,再往上冷不说干粮也存不够,哪有什么人闲的没事继续往上爬。”
“就没一个人登上去过?”客人很是好奇。
“怎么说呢,近十年没有。”村人仔细回忆后摇摇头,话题又沿着实际继续发散:“爬到中段就不容易啦,那路可难走啦,还滑,跌一脚人连找都找不到……”
“野外难免如此,倒不如上去瞧瞧这世间罕见。”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几个客人难掩跃跃欲试的神情,想去看看那绿雪顶上的曼妙风景。
“那你们可得带好干粮,那边冯家的酥饼就很是不错。”于是村人也会附和着提议:“向导的话,你们可以去旁边武家找武双,她能送到你们中段。”
“而至于再往上嘛。”通常她们这时候便会对视一眼,脸上浮现出活泼的笑容来:“那就请君自便,慢走不送!”
且不说这些送不送的俏皮话,除去那些对散絮雪山心动不已的客人,自然还有一部分客人是对另一侧低矮的守绒雪山一见倾心的。
“那边那座雪山叫什么,怎么去?”他们眼见那守绒雪山不过散絮雪山的一半高,通体晶莹洁白,顶上还围绕着祥云几朵,在澄澈的天空下熠熠闪光,很是心痒难耐。
“单看景倒是不错啦,不过最好还是别去。”但是大多数村人会给出这个有些遗憾的回答。
若是追问原因,他们便会介绍说这守绒雪山固然低矮,但胜在对侧是冬岭,啊不是,是胜在天寒无路,处处隐没着断冰与山洞,不知道哪一脚便滑落冰层深处。
“刚刚不还说散絮雪山地也滑?”客人也许会追问。
“不一样啦,散絮山上可没那么多雪窟子。而且守绒雪山上面还有悍匪,吃人不吐骨头的。”随即村人就会解释。瞧着有些客人不信,她们还会补充道:“别说我们啦,就是那些个猎人团都不乐意去守绒,你们遇见了就知道了,忒危险。”
当然,要是客人暗笑她们神色夸张,还是那一副出村就直奔雪山的模样,她们也就还是那八个大字:“请君自便,慢走不送!”
“嗯……所以守绒山上真的有悍匪吗?”于是等真的有朝一日爬在守绒山上,徐一满脑子都是村里的传言,脖子也难免缩了几缩。
而他的亲爹,偶尔上那么几次守绒雪山的徐落地就没有这个疑问,因为他今天要见的就是山上的悍匪头目之一,拥有迷之称号的康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