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理解您的心情,我们会尽力帮您反映问题。”覃乔蹲下去,打开录音笔,按了去噪模式,靠近这位阿姨的嘴唇,“请问您买房多久了?当初承诺的交房时间是什么时候?”
这边采访结束,覃乔又见一位老人被保安推的摔倒在地,她跑过去俯身正要搀扶,一只手攥住了她的袖子,文唐制止道,“别动,拍下来,这是证据,你去扶她,画面就没了。”
摄像师立即上前拍下来。
他们到的早,等其它媒体陆陆续续也跟着到场,他们的采访也已接近尾声。
“孩子多大了?”覃乔正在采访一位抱着孩子的奶奶。
奶奶整张脸泪水斑驳又粘满泥尘,两道法令纹成了深黑色,分不清本来面目。
怀里的婴儿小脸上戴着口罩,睡容倒是安详。
她本能地搂紧孩子,“八个月……我们买房的时候,他还没出生。”
覃乔没有立刻追问楼盘烂尾的事,而是从背包侧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递过去。
“这是给孩子买的房?”
这句话像开启泄洪阀门的钥匙,奶奶眼泪再次决堤,“给我家孙子买的,现在房子没了钱也没了。”
婴儿这时候也“哇”哭起来,奶奶顾不上自己的眼泪,抽泣的哄着孩子,“团团,不哭不哭,一定有办法的。”
这是第三位受访者,每个人都是泪流满面,只因为对老百姓而言,大几十万的购房款,就是他们的血汗钱,可能两代人也有可能是三代人才积攒下来的。
“姑姑!”一道熟悉的声音闯入进来,清朗温和,仿佛喧嚷都被他打断。
覃乔扭身,微抬眸。
陈嘉树的目光垂落下来,在见到她时,瞳眸微颤,有一瞬慌张,倏忽既逝。
慌张.....
覃乔清楚记得他前天半夜不知抽什么疯,给她发了条信息——[覃乔,你以后还是少来我这里,传出去不是很好。]
传出去?传什么?怕谁知道?
她气得一整晚没睡好。
“嘉树,我的房子没了......”奶奶的哽咽在看到陈嘉树后转为嚎啕大哭。
陈嘉树走上前,“奶奶和姑父都在找你,我们回去再说。”
“我的房子.......我的房子......”
录音笔还在记录,覃乔就这么专注的看着陈嘉树,他缓慢侧眸。
两两对视。
这大半年,她和陈嘉树维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和谐——周末去他店里帮忙,打烊后一起挤公交或她载他回家,偶尔吃顿夜宵。她送他粽子、水果、奶茶,他照单全收,却从不越界。
两月前,张爽悄悄问她,“是不打算捅破这层窗户纸吗?”
是,她还没做好心理准备。
而且这样的相处方式挺好的,像朋友又比朋友融洽,有种恰到好处的方寸感。
可前晚那条短信像盆冰水浇下来。
她没回,也没像从前那样追上门讨说法。
或许人的想法随着年龄再改变,也或许上班本身就挺累的。
“小覃!”文记者隔老远在喊她,“走了!”
*
外出回到台里,坐到工位上已经下午两点。
覃乔在电脑上整理今天的素材,她讲录音内容写成文字稿,再将音频剪辑另存为,另做他用。
包里的手机“滴滴”两声,覃乔拉开拉链取出,打开翻盖查看。
陈嘉树[前天是我胡言乱语,我点了十五杯奶茶,马上就送到,给你赔罪。]
新闻部半边隔间有十五个人,之前陈嘉树路过省台,给她发信息问她要不要喝奶茶,她想请其他人一块喝,就麻烦他买十五杯,陈嘉树服务周到的给她送到门卫室。
都过了这么久了,还记得人数呢,陈老板的脑袋确实好使。
覃乔摁键回复[感谢陈老板,我现在下来。]
她一路小跑到门卫室外,比陈嘉树早到一步。
远远看他往这儿走,覃乔走上去,问,“你没开车来?”
陈嘉树抿出一丝笑,“今天不想开车,下午坐公交车一点不挤。”
他一手拎一袋奶茶,覃乔接过去,还有点重,手臂往下一沉。
她抬眸,瞧着陈嘉树脸色不大好,眼下泛着淡淡的乌青,眼白里爬着几缕红血丝,整个人透着一股熬夜后的倦意。
“昨天你不会是喝酒了吧?”
陈嘉树嗯声,倒是诚实。
“陈老板酒品不好,少喝点酒。”她笑着揶揄,拎着奶茶转身,“走了,明天见。”
就在她到门卫室门口时,陈嘉树在她背后喊她。
“覃乔。”
声音不高,却让她驻足。
她立刻转头,“怎么了?”
他站在原处,阳光正好落在他的头顶,清水般的光在他乌黑的发梢流淌。
“没什么”他顿了顿,“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