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了一把大蒜表面。这次质地比橡胶好一点,有点细微颗粒感,像是填充了什么东西的丝绸,手感非常好,可同样细腻得无从下刀。
“要是硬砍说不定连斧头都能砍卷刃了。”就算是梅尔克菜刀,大概也经不住硬砍完这个巨大的大蒜。
“不行,可不能这么莽撞,一定还会有其他办法的。”放弃了直接上刀的想法,小松深呼吸几口气,打起精神开始想其它办法。
凑近观察了好久,要不是视力好,小松都没发现上面密密麻麻的气孔——那些颗粒上几乎都有一颗气孔。
简直是一张超级精致的大网,而且是除了细菌之外什么都过不去的……的……
“对了,细菌!”小松一拍掌心,回头喊道,“莱布贝亚拉先生,可以告诉我这里奶酪白菜的存放位置吗?”
要说最天然最无孔不漏的分解方式,当然要数细菌分解了,奶酪白菜里的微生物具有很强的酒精和生化性物质分解作用,而且微生物运动能提高保持温度,尽快先试试看活跃的微生物能不能分解气孔里的颗粒,软化纤维,减少蒜皮的附着力度。
……
涮软的大片奶酪白菜叶子,趁热贴在大蒜上。除了奶酪白菜,小松还准备了果醋和老醋。毕竟都是内含微生物的酸性液体,要是奶酪白菜失败了,也能用来试验。
贴了满满一瓣蒜的面积,小松想了想,把果醋拿去加热些许,在微生物存活的温度内,不时淋一些在贴着奶酪白菜的位置,任它流淌下来,浸润菜叶顺便增温。
“应该可以了吧。”手指捏了捏菜叶下的位置,感觉比之前软腻些了,应该可以下刀了。
可是现在的纹路细微得几乎看不见,凌乱又规律地布成一张找不到主线的网,看着相当急人。
到底从哪里切下去比较好?他刚刚看好一条纹路,但准备切时又觉得它好像和其他纹路没什么两样,逼仄蜿蜒,一旦下刀不仅不好运作,还有可能毁了里面的东西。
艳丽富贵色的陨石大蒜安安静静地躺在菜板上,等待人剥开它一层又一层细腻复杂的心。小松皱着眉,一次又一次比划着准备下刀,却又次次放弃。绕着大蒜走了一圈又一圈,每一寸的蒜皮都要记熟了,严谨又高度集中精力的状态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透支精力忘我的研究,甚至让他没注意到身后有人在靠近。
“这里……好像可以。”最终选择了一条靠近果肉的简单纹路,打算试试刀,但就在刀锋预备切入时,手腕一阵大力突然往回一拉,破坏了他酝酿的心理准备。
“这里可不行。”熟悉的,变得正经许多的粗沉声音自头顶传来。比他大出好几号的手指指着另一个位置,不起眼,而且有非常多密密麻麻裂纹一样的纹路,“要从这里开始。”
“可是那里太窄,一个不小心会毁了里面的果实。”小松想也不想地反驳。
“哼哼哼哼,那可不一定。”说着,不知何时挣脱点穴的莱布贝亚拉,引导小松朝着他指的地方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