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一个小作者的升级路(系统) > 第21章 第21章 低谷

第21章 第21章 低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掉呢?”猝不及防地,宋琦听到了宋慧颖小朋友的发问。

原来以为她不懂,还跟她说宋娟奶奶的妈妈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原来,这小家伙参加葬礼的时候,就把这事听得差不多了。

宋琦郑重地蹲下身来,慢慢地给女儿进行生命教育,虽然小小的她可能还不明白死亡的意义,但她已经表现出来对这一切未知的恐惧。

这种关键的节点,更应该教会小朋友要去珍惜生命、正确面对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她搬家以后,依旧会和一开始她认识的房东阿姨娟姐联系,徐安安离开后不久,宋琦就在宋娟的朋友圈里看到了她母亲离世的讣告。

宋娟是本地人,葬礼就在她家附近的陵园,宋琦带着小铃铛去了。

她这个人就是这样,别人对她的好她都记着,总想着有机会就回报一二。

“老人家走得快,也这么大年纪了……”看到宋琦的时候,宋娟很惊喜,拉着她的手,态度平静地说。

宋琦算了算宋娟的年龄,想来老人离开的时候,应该也有八十几岁了,又是睡梦中突然走的,确实算得上是喜丧。

这边的习俗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离世,都会发一个寿碗,寿碗通体红色,上面用金线勾勒出来一个繁复的“寿”字。

这边的人相信,有福气的老人过世,发的寿碗会把福气带给更多的人,小辈用这个碗吃饭很好。

宋琦觉得这样的纪念活动很有意思,每日三餐吃饭的时候,拿着这个碗,就会想起娟姐和那个从未谋面的老人。

这种纪念活动,真的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她如今,也已经能够慢慢地去感受这生活中的种种美好,而不是疲于奔命了。

也许,一个人的经历会反应在她的文章上,因为日子过得越来越安逸的缘故,连宋琦的读者都评论说她最近的文风也有些太安逸了。

对于文章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文似看山不喜平”,太过于安逸的文字,没有办法激发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难怪说“文章憎命达”,但随即宋琦又有些失笑地自言自语道:“就你写的这点小东西,哪里就上升到这种高度了?”

她冷静下来,认真审视自己近期的作品,说白了,作为一个写商业作品的全职作者,她的创作自然不是全凭灵感,而是日复一复的坚持不懈。

她对于情节的把控,也自然不是纯粹依靠内心未完的诉求或是感情,这些可以帮助她更好地表现情绪,但是这并不是关键。

关键还是在于她对于大纲的把控。

她细细地审视文章的同时,也认真地梳理自己的细纲。

然后宋琦发现,自己在这一部分剧情的发展中对于细节的描绘还不够,对于主角的反应描写有些过于套路和模板化了。

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改正和完善。

在写了那么多年的小说,又受到朴尔敏的培训以后。

宋琦在基本功这一项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更多的是对于写作技巧的应用以及个人思想的深度挖掘。

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表达情感和兼重叙事,特别是她这样的商业小说写作。

如何在抓住读者的同时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是当前阶段的宋琦主要想去思考的。

她一边写一边复盘,这是她写了那本效果不错的古言以后再开的另一本古言,题材也是种田文。

但是区别于那一本的是,这一本的篇幅比较长,她加入了很多情节和人物。

人物一多起来,就有点超出她的能力了,她还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去兼顾到每一个人物,这是她的硬伤。

而且,因为有些人物是拍脑袋写出来的,所以在形象的塑造上难免模板化,缺乏特征。

这给了宋琦很大的教训,她太贪多了。

功底不够,再在写文章时一贪多,往往就什么也写不清楚了。

而且,这本书中间的撕扯、打脸环节也不够有爽感,有些矛盾又是为了撕而撕,对于情节的推动和发展可有可无的。

她的读者已经在评论区各种抗议了,不过,即使看到读者的抗议,她也有种无力回天的感觉,盘子铺得太大了!

最后,宋琦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把该交代的情节交代清楚了以后,完结了这本书。

最后一看数据,这本书直接扑到没边。

因为是分成的模式,这本书后期的读者流失率太高,最后这本书只给宋琦带来了两千多块钱的收益。

即使有系统八倍具现的将近两万块补充,但宋琦的心里依旧觉得很沉重。

自从得到以来,她一直都挺顺风顺水的,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这样的滑铁卢了。

她破天荒地歇了一个月的时间,没有码字,而是沉浸下来,看书和放空自己。

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她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平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