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卫青后,霍去病回到书房。
他在书桌前坐下,眉头微皱,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朝堂上这帮人,不会轻易罢休。”他低声自语。
这时,副将匆匆走进来。“将军,刚收到消息,那些保守派大臣正在秘密商议,好像想联合起来对付您。”
霍去病眼神一凛,站起身来。“意料之中,他们嫉妒心作祟,容不得我立下战功。”
副将有些担忧。“将军,咱们要不要提前做点准备?”
霍去病摇了摇头,神色镇定。“无需慌张,清者自清。他们若真要发难,我自会应对。”
几日后,早朝之上。
汉武帝端坐在龙椅上,扫视着朝堂众臣。“今日有何事要奏?”
一名保守派大臣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霍去病此次出征虽有战功,但耗费巨大。如今国库空虚,百姓负担加重,恐非长久之计。”
霍去病闻言,上前一步。“大人此言差矣。此次出征,大败匈奴,斩杀单于,封狼居胥,扬我大汉国威。耗费虽有,但换来的是边疆安宁,百姓免受匈奴侵扰,利远大于弊。”
那大臣冷哼一声。“话虽如此,但军费开支庞大,且战后安置也需不少钱财。长此以往,国家财政如何支撑?”
霍去病目光坚定。“大人只看到眼前的耗费,却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匈奴乃我大汉心腹大患,若不彻底击败他们,边疆永无宁日。至于战后安置,我已有妥善计划,不会给国家造成太大负担。”
另一名大臣也站出来帮腔。“陛下,霍去病年少得志,此次封狼居胥后,声望日隆。臣担心他功高震主,日后难以节制。”
霍去病眉头一皱,心中有些愤怒,但还是强忍着。“大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霍去病一心只为大汉江山,绝无半点私心。若陛下觉得我有不妥之处,随时可撤我官职。”
汉武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听着双方争论,未置可否。
散朝后,霍去病回到府邸,心情有些烦闷。
他在花园中踱步,脑海中思索着如何应对这帮保守派大臣。
这时,舅舅卫青又来了。“去病,我听说了早朝上的事,你别往心里去。这帮人就是嫉妒你的功劳。”
霍去病无奈地叹了口气。“舅舅,我不怕他们的诋毁,只怕耽误了国家大事。匈奴虽败,但仍有残余势力,若不趁机彻底剿灭,后患无穷。”
卫青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不过朝堂之事复杂,你要学会周旋。有时候,适当退让并非软弱。”
霍去病皱起眉头。“退让?舅舅,我若退让,他们会得寸进尺。我不想看着大好的局面被他们破坏。”
卫青拍了拍他的肩膀。“去病,你要顾全大局。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稳住朝堂,再图进取。你不妨找个机会,向陛下表明你的忠心和决心。”
霍去病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舅舅,我明白了。我会找个合适的时机,向陛下说清楚。”
过了几日,汉武帝召见霍去病。
宫殿内,汉武帝坐在桌前翻阅奏章。“霍去病,近日朝堂上对你议论颇多,你可有话要说?”
霍去病跪地叩首。“陛下,臣一心为大汉,绝无半点异心。此次出征耗费虽大,但换来的是边疆安宁,百姓福祉。臣愿用一生守护大汉江山。”
汉武帝放下奏章,看着他。“朕知道你的忠心。但朝堂上众说纷纭,你也要考虑考虑其他人的意见。”
霍去病抬起头。“陛下,臣明白。但臣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彻底剿灭匈奴残余势力,巩固边疆。至于朝堂上的议论,臣问心无愧。”
汉武帝点了点头。“你有这份决心很好。不过,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让矛盾激化。”
霍去病再次叩首。“臣谨遵陛下教诲。”
离开皇宫后,霍去病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
他回到府邸,却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原来,那些保守派大臣四处散布谣言,说霍去病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
霍去病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这帮小人,竟然如此恶毒。”
副将在一旁劝道:“将军,别气坏了身子。他们就是想激怒您,让您犯错。”
霍去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不会上他们的当。我要找出证据,揭露他们的阴谋。”
于是,霍去病开始暗中调查那些保守派大臣的动向。
他派亲信四处打听消息,自己也仔细分析各种线索。
几天过去了,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亲信来报:“将军,我们查到,那些大臣与匈奴的一些残余势力有联系。他们似乎想借助匈奴的力量来扳倒您。”
霍去病眼神一冷。“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竟敢勾结外敌,这是叛国大罪。”
他立刻进宫,向汉武帝禀报了此事。
汉武帝听后,龙颜大怒。“这些大臣胆大包天,竟敢做出如此勾当。”
汉武帝当即下令,彻查此事。
经过一番调查,证据确凿。那些与匈奴勾结的大臣被抓了起来。
朝堂上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
但霍去病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那些保守派大臣不会就此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