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血,洒在军营的旗帜上。霍去病站在高台上,望着整齐排列的士兵,眼神坚定。
“将军,朝廷传来旨意。”副将匆匆跑来,单膝跪地呈上圣旨。
霍去病接过,展开一看,眼中闪过一丝振奋。“朝廷决定发动河西之战,由我指挥!”
卫青此时也赶到,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去病,这是你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霍去病抱拳,“舅舅放心,我定不负朝廷重托。”
“此战关乎大汉西疆安危,不可大意。”卫青叮嘱道。
“我定会利用系统,制定周全的作战计划。”霍去病自信满满。
两人走进营帐,摊开地图。霍去病手指河西之地,“此处地形复杂,匈奴必定有所防备。”
卫青点头,“但我们也有优势,我军士气正盛,且你有系统相助。”
“没错,系统能预知战局,我会据此安排战术。”霍去病眼神专注地盯着地图。
“后勤保障也至关重要,粮草、兵器都要准备充足。”卫青提醒道。
霍去病叫来军需官,“你即刻统计军中粮草和兵器数量,不足的尽快补充。”
军需官领命而去,霍去病又对传令兵说:“传我命令,全军停止日常训练,开始针对性备战。”
传令兵飞奔而出传达命令,营中顿时忙碌起来。
士兵们扛着兵器,整理行囊,议论纷纷。
“这次是霍去病将军指挥,肯定能打胜仗。”一个年轻士兵兴奋地说。
“那是,将军上次奇袭匈奴营帐,可威风了。”另一个士兵附和道。
与此同时,匈奴单于伊稚斜在王帐中大发雷霆。
“听说汉朝要发动河西之战,还派霍去病那小子指挥!”伊稚斜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桌子。
谋士跪在一旁,战战兢兢地说:“单于息怒,霍去病确实难对付,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优势?说说看。”伊稚斜怒目圆睁。
谋士起身,指着地图说:“河西之地我们熟悉,可设伏兵,等汉军深入,再一举围歼。”
伊稚斜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嗯,有道理。但霍去病诡计多端,不可掉以轻心。”
“单于英明,我们还可散布假消息,扰乱汉军部署。”谋士接着说。
伊稚斜点头,“就这么办,一定要让霍去病有来无回。”
这边,霍去病还在营帐中与将领们商议作战计划。
“我打算兵分两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匈奴主力;另一路迂回包抄,直捣其后方营地。”霍去病说道。
一位将领提出疑问:“将军,正面佯攻会不会损失过大?”
霍去病笑了笑,“这只是迷惑匈奴的计策,待迂回部队得手,正面部队再全力出击。”
另一位将领赞同道:“此计甚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霍去病鼓励道。
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
经过一番讨论,作战计划基本确定。霍去病站起身,“各位,此次河西之战,只许胜不许败!”
将领们齐声高呼:“愿听将军号令!”
之后,霍去病又开始检查士兵的训练情况。他走到弓箭手方阵前,看着士兵们拉弓射箭。
“力度再大些,准头再稳些!”霍去病大声喊道。
一个士兵不小心射偏了箭,低着头,满脸羞愧。
霍去病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紧张,战时沉着冷静,才能百步穿杨。”
士兵抬起头,眼中充满了信心,“将军放心,我一定好好练。”
霍去病又来到骑兵营,骏马嘶鸣,尘土飞扬。
“骑兵最重要的是速度和冲击力,冲锋时要保持队形!”霍去病对骑兵将领说道。
骑兵将领点头,“将军,我们定会严格训练。”
在筹备的日子里,霍去病日夜操劳。白天,他在军营中督促训练,检查装备;夜晚,他在营帐中借助系统分析战局。
“系统提示,匈奴可能会在山谷设伏。”霍去病自言自语道。
他连忙叫来将领们,重新调整作战计划。“我们必须绕过山谷,走山间小道。”
将领们虽有些疑惑,但还是听从了霍去病的安排。
此时,匈奴的假消息也传到了汉军军营。
“听说匈奴在河西平原集结了大量兵力。”一个士兵悄悄对同伴说。
“真的吗?那我们正面进攻岂不是要吃亏。”同伴担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