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宣庆帝一面看着折子一面跟容泽煜说话。最近的折子看起来让人很是心烦,不是没什么用的请安折子,就是这里遭灾,那里缺银子,宣庆帝快速批过一本,看着下面站着的容泽煜,随口问道。
容泽煜“噗通”一声,突然跪下,痛心疾首:“儿臣本应不该来打扰父皇,可是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若是儿臣今日不说,恐对我大坤江山都会造成威胁啊。”
听到容泽煜说得这样严重,宣庆帝皱了眉头:“起来说话,你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事,都能威胁到我大坤江山了。”
容泽煜站了起来,闭了闭眼,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儿臣接下来说的话绝无私心,但是皇兄这样做实在是太过分了!”
“你皇兄做什么了?”
“皇兄去到安城之后,联合杨家一起通敌卖国,所以才会次次战败!”
宣庆帝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容泽煜,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即便你不喜欢你皇兄,如此造谣也是不应当的!”
容泽煜马上跪下磕了一个头:“儿臣与皇兄虽然不是一母所出,可毕竟都是父皇的儿子,就算我跟大哥算不上交好,可就算是为父皇分忧,若不是确有其事的话,儿臣是万万不敢说出此话的。”
“这么说,你是掌握了一些证据了?”
容泽煜点头。
宣庆帝:“那就呈上来让朕看看吧。”
容泽煜:“父皇,儿臣今日带来的乃是一位证人,还请父皇宣召我的证人入御书房。”
宣庆帝一挥衣袖,应允了容泽煜的请求:“宣!”
看到进入御书房的人之后,宣庆帝很是惊讶:“怎么是你?谢曦昆?”
谢曦昆跪下给宣庆帝请安:“微臣在锦城的时候,因为正好遇上大殿下游历江南在锦城待了一阵子,所以对于大殿下的一些行径略知晓一些。大殿下与他的母族杨家感情很好,虽然大殿下的生母丽贵妃娘娘故去的比较早,但这并不影响大殿下与杨家的感情,相反他们经常通书信,大殿下也时不时地会给杨家送去一些东西。”
宣庆帝:“这些事朕都知晓,让他不要忘了母族,多与杨家来往,也是朕的意思,朕不想对不起丽贵妃。如果只是这些事的话,并不能说明杨家就通敌叛国了。”
“陛下高义,怜惜大殿下年幼丧母,可是杨家在西北却不知感恩。据线报称,西境国攻击我大坤的兵器几乎都是我大坤的样式,就算西境国曾经缴获了一些大坤的兵器,可若不是有内鬼,也不该有如此之多。”
这几乎是实证了,果然宣庆帝听了之后也说不出继续维护杨家的话了。虽然杨家此前连连吃败仗,让宣庆帝非常恼火,但是通敌叛国这种事他是万万想不到杨家居然敢做的。
“谢大人,你确信西境国的兵器都是我大坤的吗?”宣庆帝再一次询问谢曦昆。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属实!”
看着宣庆帝闭上眼睛,扶住额头,容泽煜就知道,他父皇的内心开始动摇了。
“父皇,此事事关我大坤安危,儿臣愿意去西北安城调查此事!”
宣庆帝用手揉着额头,似是在思考。
“父皇,若您下旨,儿臣这就马上启程赶往西北边境!”看宣庆帝不说话,容泽煜又催促了一遍。
“煜儿,你是皇子,如今西北边境太危险了,不适合你去。这样,谢曦昆!”
见宣庆帝点了自己的名字,谢曦昆赶紧上前去:“臣在。”
“朕这就拟旨,名你为钦差大臣,即刻起,马上去往安城,调查好杨家通敌叛国一事。若情况属实,马上处置。杨家若有不服从者,朕允你先斩后奏的权利。”
谢曦昆恭敬从命:“臣接旨!”
虽然容泽煜有点遗憾,不能去西北亲眼看见自己这位皇兄落魄的样子,不过见父皇信了,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容泽煜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走出御书房后,在无人的角落里,容泽煜拍拍谢曦昆的肩膀:“谢兄,这次去西北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你记住,一定要找出杨家通敌叛国的铁证,就算没有也要想办法造出一个来。这件事办好了,我给你记上一功,日后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谢曦昆躬身:“三殿下客气了,查明案子的真相本就是下官身为刑部官员的职责。”
容泽煜满意点点头,这才与谢曦昆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