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曦昆亲自带着人又走了一遍,最终才勉强说服了附近的一户大户人家朱家,同意施十天的粥。
京城的回信很快,只是谢曦昆看完了袁翰林的回信之后,火气变得更大了。
袁翰林在信中告知谢曦昆,整个朝廷根本就无一人知道锦城竟然遭受了如此大的旱灾,甚至于早朝上还有人谏言,江南地区今年各种作物长势喜人,今年秋,必定会迎来一个大丰收,可以考虑增加一下江南地区的岁贡。
这下谢曦昆更加确信,这就是有人在恶意拦截锦城遭灾的消息,而且锦城受灾的消息传不上去,明年该交的银和粮交不上去,势必会受罚。
谢曦昆原本还带着一丝希望,十天施粥过去后,也许朝廷的赈灾粮就下来了,锦城的百姓好歹也能度过这段时间,现在看来这种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大人,不好了,有人在朱家的施粥棚门口抢粥闹事,现在打起来了。”
谢曦昆听闻顾不上回信的事情,马上跟着下属去往施粥棚。
到了施粥棚,谢曦昆很快就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原因最简单不过了,有人饿得不行,想要插队,可是来领粥的哪个不是饿着肚子来的,岂会容他人插队。
于是吵吵嚷嚷,变成了互相推搡,长时间的饥饿也增加了人们的暴戾,最后打做了一团。
谢曦昆来的时候,地上已经蔓延出了一摊血迹,一个人躺在那里,有人去探了探他的鼻息,摇摇头。
然而地上死去的人并没有警醒抢粥的人,此刻粥铺已经完全乱了,所有人一窝蜂冲上去全在抢剩下的粥,匆忙之间,有不少粥洒了出来,马上有小孩子爬过去开始舔地上、桌上的粥,即使这些粥已经与地上的沙砾融为一体,还是成为了不少小孩竞相争抢的目标。
“都给我停下!”
太乱了,谢曦昆眼看着这里就要演变成一场地狱,再不阻拦,怕是下一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然而已经疯狂的人群,完全听不到谢曦昆的吼声,每个人的眼里只能看得到粥。
见喊声已经没有用,谢曦昆指挥随行来的下属,强硬地分开了人群,这才勉强让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开来。
朱家的人已经被疯狂的灾民吓跑了。
谢曦昆走了过去,果然朱家人带来的粥早就已经被瓜分干净了。
有人把地上的尸体抬走,因为抢粥不少人都挂了彩,幸好谢曦昆这次带了大夫过来,一个一个看过,没有大碍,谢曦昆摆摆手,示意众人都散了吧。
虽说这帮人也可以算聚众闹事,可谢曦昆体谅他们毕竟饿久了,也就不想治他们的罪了。只是这朱家估计后面几天也不会再来施粥了,他还要想办法。
“狗官!说好的你上任之后,就会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可是你看看,如今我们连口粥都喝不上!你算什么父母官!”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了一阵愤怒的吼叫,这声音过于高亢,甚至于惊吓到了孩子,马上孩子的哭声响起。
谢曦昆试图安抚:“大家不要着急,锦城遭受旱灾,我也很心急,我已经上书朝廷了,很快朝廷的赈灾粮发下来,大家就能吃上了。”
“我们锦城以前都是好好的,就是你们这些从京城里来的官来了之后,逼得我们要么背井离乡,要么在这里遭罪,都怪你们!”又一道指责的声音响起,接着“狗官”“丧门星”的骂声此起彼伏。
好不容易遣散了这帮灾民,有人狗腿地来找谢曦昆:“大人,这帮刁民都赶走了。”
“是不是真的是我们来了以后,锦城才变成这样的?”百姓的骂声让谢曦昆心中很不好受,也许如果不是他得罪了三皇子,恐怕锦城的百姓也不用过得如此艰难。
“大人,那帮刁民的话,您不用放在心上。这天灾是谁也避免不了的事情,他们就是把气撒在您身上了,您千万别跟他们计较。”
谢曦昆没有再说什么,但是如何让朝廷才能得知锦城的情况他必须好好想想了。
若想能不被阻拦地把消息传过去,要么不能走正常上书的渠道,要么就是找一个凌驾于三皇子势力之上的人帮忙传消息。
凌驾于三皇子势力之上,谢曦昆摇摇头,那可是皇后的嫡长子,更是未来太子的最有利人选,能比他的势力还大的恐怕就只有当今的圣上了吧。
谢曦昆自嘲地想想,若他有办法能见到圣上,哪里还会如此受制于人呢。
既然这个办法行不通,那就只能想办法另辟蹊径,把消息传给圣上了。
谢曦昆思索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