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被迫入宫后她权倾朝野 > 第16章 姑姑

第16章 姑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方承礼自知有罪,不愿在朝为官,自请以死谢罪,只是当时朝廷元气大伤,百官惶恐不安,齐策新帝登基,急需一个德高望重之臣稳住朝局,在冯守源与方承礼之间,他选择了方承礼。

与满朝泥古不化,张嘴圣人言,闭嘴祖宗法,只会之乎者也的群臣相比,方承礼,竟算个能臣,是以他遇事还是喜欢与方承礼商量,只是这次,这方承礼又在跟朕打哑谜了。

“朕不知道吗?”齐策冷喝一声,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陛下新帝登基,戎狄来犯,为了给西北筹措军粮,连皇后娘娘的封后大典都没有办,足见陛下爱民之心,”这是方承礼惯有的恭维,齐策并未理会,骨节分明的食指轻巧桌面,催他快点说。

方承礼继续不紧不慢道:“老臣昨夜已与钱尚书重新核算了国库余粮,朝廷紧一紧还够西北半年用兵。”

“眼下最关键的是李太主,李太主本就旧伤未愈,入冬以来病情时有反复,定王与甘肃巡抚此轮番上书估计是李太主病逝加重了,李太主在西北领兵多年,军中威望甚高,又是您的亲姑姑,于情于理,朝廷都得慎重以待,臣奏请陛下降下恩旨,派一朝廷大员接李太主回京养病,彰显朝廷对西北大军的爱重。”

“至于西北,定王虽年轻,却是个能征善战之人,又是李太主的长子,十四岁领兵,军中威望不亚于大长公主,另外还有庆阳郡主一同料理军务,陛下不必担心。”

齐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担心的倒不是接姑姑回来后,西北无人领兵,齐观云当年时立了军令状,以他的性格除非战死,否则定能凯旋,只是他的奏疏上竟然请旨让王妃随姑姑回京侍疾,他们大婚一年无所出,他打的什么算盘,以为我不知道?思及此,齐策胸中一阵怒火中烧,一掌拍在御案上。

一声巨响,吓得方承礼浑身一哆嗦,艰难地跪地叩首请罪。

齐策摆摆手,示意许有诚扶方承礼起来,继续道:“接姑姑回京养伤不难,难的是......”

难的是阵前换将,恐羌戎趁机作乱,又怕军心不稳,如今战况焦灼,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战局,更何况是主帅负伤,此等大事,如今大辰危如累卵,他不敢赌,可是姑姑向来要强,此番请旨回京,怕是早已凶多吉少,齐策不敢细想。

方承礼同样心中忐忑,万一李太主熬不过这个冬天,薨于京都,难保定王与庆阳郡主不会与陛下离心,可是甘肃巡抚与定王连番上书,若不接李太主回京,更会使西北大军寒心,这定王与吴立民此举,岂非要陷陛下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地?

不过凡是都有有利有弊,思及此,方承礼缓缓开口道:“接李太主回京,免不了被羌戎探听,既然如此不如以为驸马重修陵寝为名,大张旗鼓接李太主与庆阳郡主一同回京,驸马病逝西北已逾两年,此时重修陵寝,使驸马魂归桑梓也可彰显陛下忠孝之名。”

“而且庆阳郡主正值桃李年华,随母入京择婿也是平常事,届时只要王爷严阵以待,外松内紧,敌军必不敢来犯。”

方承礼早就看透了齐策的心思,他之所以压着吴立民与定王的奏折,无非是担心李太主一旦薨逝,定王便再无掣肘,一旦有异心,便可打着朝廷慢待忠良,为母报仇的旗号,进可逼宫,退可自立。

至于他送回来的王妃,本就与他毫无情谊,反而借此除去了在西北盯着他的眼睛。

但是庆阳郡主不一样,他们兄妹,一母同胞,感情慎笃。

齐策闻言甚是满意,这方克忠哪是裱糊匠,简直是个老狐狸。

“不愧是徐阁老。”

接到奏疏一来,一直萦绕在齐策心头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他松了口气,下巴一扬,示意所有人起身,继续道:“既然如此,阁老,迎姑姑回京养伤一事就交由内阁与礼部全权负责吧,李太主,镇守西北数十年,位同亲王,必得以亲王礼尊之,届时朕与皇后会亲自去迎接姑姑!”

“臣尊旨。”方承礼拱手领旨,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却不想齐策突然悠悠开口道:“只是吴立民与他同时上奏,请朕恩准姑姑回京养病......”

他眸光微沉,扫视众人道:“究竟是请旨,还是—逼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