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面上的动容褪去,卫子瑜既震惊又不解地看着凌筝,问道:“皇上为何召子瑜的师父进京?”
“子瑜做的任何事情都与师父无关,若皇上要惩罚,罚子瑜便是。”
语罢,卫子瑜起身,欲跪倒在凌筝身前。
凌筝一把拽住他,冷声道:“朕召你师父入京,是有别的事情,你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卫子瑜:“?”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有些气笑了,卫子瑜问凌筝,“那皇上为何要用子瑜的名义把师父诓来京都?”
卫子瑜的用词“诓”,凌筝非常不满。
“朕召寒山居士,他未必会来!”非要让人说得这么明白!
寒山居士是四海大陆的归隐大才,被世人追捧,即便凌筝作为大夏国的君主,也未必能将他召入京。而卫子瑜是寒山居士悉心栽培的得意门生,在寒山居士眼里,分量远比凌筝重。
凌筝把卫子瑜按回座位上,说道:“朕答应了不会责罚你,就不会责罚你,你不要总是误会朕。”
“朕寻寒山居士确实是有要事,你放心,朕绝不会为难你师父。”
凌筝话已至此,卫子瑜也不能再说什么,他问凌筝:“皇上打算什么时候去见子瑜的师父?”
凌筝挑眉,“吃完饭就出宫,如何?”
卫子瑜:“……”师父哪里是想来今日已经进京,分明是已经进京。
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答应。
用完晚膳,凌筝陪卫子瑜在菊园歇了片刻,便摆架回宫。
稍晚些时候,她飞檐走壁来到长阳宫,卫子瑜已经换好衣服等她。
嫌弃走路太慢,凌筝决定这回骑马。
凌筝携着卫子瑜刚翻过长阳宫的围墙,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便向着二人奔跑过来。
“走路太慢,骑马出宫吧。”凌筝向卫子瑜解释。
说完,不待卫子瑜反应,凌筝揽住卫子瑜的腰,将他带上马。
倏然天旋地转,骑上马背,卫子瑜惊得全身僵住,……皇上方才的动作,算、算是抱他吗?
揽着卫子瑜的腰骑在马背上,凌筝蹙起眉,失策,卫子瑜比她高出半个头,坐在她身前影响视线。
“咳,”凌筝干咳一声,状作无意地说道:“丽妃伏低一些。”
二人挨得太近,凌筝说话喷出的热气正好喷洒在卫子瑜耳后,卫子瑜刚放松的身体再次僵住。
见卫子瑜愣愣地坐着没有反应,凌筝挑眉,再次说道:“伏低一些。”这男人,怎这般高。
卫子瑜被凌筝喷出的热气激得全身一颤,忍着身体的异样,他赶忙俯身。
“皇上,要不,子瑜坐后面?”卫子瑜问凌筝。
凌筝:“不用,这样就行。”
语毕,凌筝双手拉住缰绳,“驾!”轻呵一声,她脚微踢马肚,策马奔腾。
枣红色的骏马突然奔驰,卫子瑜险些坐不稳,凌筝拽住缰绳的两只手收紧,将卫子瑜禁锢在怀中。
仿若在凌筝的怀中一般,卫子瑜一动不敢动,连呼吸都放轻不少。
风急促地拂过面颊,本该觉得寒冷,可卫子瑜却觉得身后的人仿若火炉,烫得他全身发热,燥热。
他第一次与人这般近距离接触,鼻间似乎能嗅到皇上身上若有若无的淡香,干净清冽的幽香仿若……
卫子瑜赶紧打住脑间的想法,他怎么会觉得皇上身上有姑娘家的甜香?
他、他怎可这般登徒子孟浪!
被自己的想法惊得再无旖旎心思,卫子瑜合上眼,被迫心如止水地被凌筝“揽”在怀中。
骑马的速度的确快上很多,没过多久,凌筝便带着卫子瑜出了皇宫。
出了宫门,凌筝收紧缰绳放慢速度,问卫子瑜,“你要不要先回家换身衣服,你这样见寒山居士,他怕是会起疑。”
“嗯。”卫子瑜点头,他也是这般想的。
只不过,回家?
那里是他的家吗?他从来只当那院落是一处栖身之地而已,他有家吗?
凌筝骑着马,熟门熟路地来到上次和卫子瑜来过的那处院落。
在门前停住马,凌筝翻身下马,挑眉,神色骄傲地道:“到了。”她记忆力极好。
卫子瑜坐在马背上看凌筝,此刻天色未全然暗下,他将凌筝的表情尽收眼底,非常配合地夸赞道:“皇、公子的记忆力真好。”
凌筝的情绪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体贴地伸出手,“我扶你下马。”
看着凌筝露出乖巧体贴的模样,卫子瑜心神微动,任皇上平日里再怎么故作深沉,实际也只是个少年郎而已。
卫子瑜没有扭捏,将手递给凌筝,就着凌筝的搀扶翻身下马。
奈何因为长时间的一动未动,他身体僵硬得厉害,竟是直直地扑进凌筝怀里,将凌筝抱了个满怀。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两人相拥在一起,竟是谁也没有将对方推开。
直到身后一道窃窃私语传来,“哎哟喂,真是世风日下,两个大男人在街上就抱在一起。”
凌筝赶紧退离开卫子瑜,向身后传来声音的方向瞪去。
她和卫子瑜抱在一起最多也就十五秒!
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婶正站在凌筝和卫子瑜身后不远处,看大婶的穿着打扮,即便不是权贵,家境应当也甚是优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