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见过,就连家父也不曾。据说使臣们都住在相国寺中招待贵客之所,与客舍的方位正对着,寻常不会轻易见到。”
扶苏失望出声:“啊……”
苏轼还以为扶苏是因为好奇心没满足而不开心,便主动矮下了身子,将自己听到的逸闻说出来哄小豆丁:“但我听寺内的小沙弥说,这些使臣除了与我大宋官员商洽和谈之事以外,还喜欢与寺中高僧辩论佛法。你若是去见方丈,多半能见到他们罢?”
扶苏讶然不已:“佛法?西夏也信佛?”
转念一想,西夏的前宗主国大辽都把佛教奉为官方宗教了,西夏跟着一起信佛也不奇怪。只是没想到,这回派来的使臣们还挺有,呃,学术精神的嘛,居然还会专门跟大宋的和尚们辩经。
既然如此,说什么也要去看看了。
扶苏想道。
要是大宋辩不过,那就丢大人了。不过应该不会的,扶苏对皇家指定寺院的宗教理论水平有信心。
苏轼看出了扶苏的意图:“你想去一探究竟?”
扶苏正要点头,却听见苏轼一副真拿你没办法的模样:“那我也去看看吧!”
要说苏轼对两国辩经的活动不好奇是假的,可他全家连个官身都无,还没靠近就会被拦住。难得今天碰到个有些身份,又很有意思的小孩,不趁机跟着看热闹就不是他了。
他悠悠地打趣道:“不然你孤零零一个小童儿,要是被人当成来捣乱的可怎么办?”
扶苏呲牙:“说谁小童儿呢?你又能好到哪儿去?”
“哈哈!那也比赵小郎你好!”
扶苏气结,心里默念道:这是苏轼,这是苏轼,这是苏轼……
一旁的陈总管:???
什么叫孤零零?都当我和侍卫不存在呢?
眼见着两个人跃跃欲试就要奔向方丈而去,一直沉默寡言的陈总管,这回终于坐不住了。他拉住扶苏藕节似的小手腕:“小郎,您是要去哪儿?咱们该回、回府了。”
心中却埋怨起了苏轼,你看说什么不好,偏偏说了西夏使臣的事。那殿下能忍得住好奇心不去一探究竟么?却选择性地忽视了,“西夏”两个字其实是扶苏主动提及的。
扶苏睁大了无辜的双眼:“诶——可是阿爹他没规定我什么时候要回府呀。”
陈总管:“……”
他说不出反驳的话,也半点没有松手的意思,用实际行动说明了想法。
扶苏见状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他不是个爱为难人、让人收拾烂摊子的性格。但前面铺垫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一探西夏人的究竟?总不能功亏在自己人的一篑上吧。
“放心吧陈叔,大相国寺可是咱们大宋的地盘。又有菩萨在天上看着,方丈坐镇在寺里,西夏人还敢做什么?”
“而且,我就看一眼嘛,真的是一眼。”
扶苏已经对仁宗撒娇过一次,这次也就没什么包袱了。
他见陈总管有些松动的意思,目光又落在了此人腰间的兵器上:“陈叔,要不然你让侍卫们稍微离远些呢?身上都带着兵器的,要是西夏使臣产生误会就不坏了,我的危险性反而提高了。”
苏轼:“……噗。”
对不起没绷住,但憋笑真的很辛苦。
他算看出来啦,这位赵家小郎也不像表面上那样乖巧的。
是——同道中人!
陈总管:那我走?
但他不能否认扶苏说得是对的,还真就忍气吞声地走了。大手一挥,一群护卫离了扶苏十好几步以外。
扶苏给陈总管比了个拇指,便随着苏轼的指引,猫猫祟祟凑近了方丈日常清修打坐的院子里。
诡异的是,院中空无一人,他们凑到紧闭着大门的正堂中,隔着一扇门有隐隐绰绰的对话声传来。
有熟悉的大宋官话,还有些口音重的,扶苏听不懂的话。
他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扶苏和苏轼对视了一眼,正要把小耳朵贴上大门,试图听得更仔细一些,好确认屋子里人的身份。忽然,一双带茧的大手从后面伸了来出,把扶苏的鼻子嘴巴一起捂住,捂了个密不透风,严严实实。